扬帆万里风正劲 一路前行一路歌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1970-01-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面向基层 培养应用型人才

  每年在津2800人左右的招生规模,让天津理工大学几乎成为天津生源最集中的大学。这所“最天津”的大学,自建校以来为社会培养了近8万名毕业生,遍及天津及周边地区各行各业,很多优秀毕业生成为业界佼佼者。“留得住、用得上、成骨干、有贡献”,“特别务实、特别踏实、特别肯干”、“进入状态快,动手能力强,有一技之长”成为用人单位的普遍评价。

  如此高的美誉度从何而来?校长马建标教授说,天津理工大学立足天津,面向全国,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不断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努力提高本科生教育和研究生教育水平与质量,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

  多年来,天津理工大学始终把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和职责,坚持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重点,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遵循高等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规律,确立了“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面向基层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根据社会对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科学的“顶层设计”,提出人才培养目标一要满足高等教育的基本要求,即宽口径、厚基础、强素质、重能力、求创新;二要满足对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基本要求,即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三要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即思想道德素质要过硬,科学素质、人文素质、身心素质要协调发展。经过长期实践探索,逐步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育才良策:

  第一,坚持产学研结合,培养适应基层需要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学校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与企业及有关政府机构建立长期联系,在人才培养、科技开发等各个领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先后与中国一重集团滨海研发基地、中国移动天津公司、中船重工716所、中环电子集团、天津百利机电控股集团及天津市八大企业集团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通过与企业联合开展科技攻关、继续教育培训等,为企业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企业则以自身优势和条件协助学校开展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帮助学生将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对企业的适应能力。

  第二,以科研促进教学,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他们鼓励教师将教研、科研成果与教学紧密结合,把学科前沿知识融入到教学中。同时,学校积极倡导和鼓励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在科研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许多同学发表了高水平论文并获得相关研究领域奖励。例如:材料学院研究生毛智勇同学的论文获得“第五届发光学优秀青年学术论文奖”,3篇论文被SCI收录,其中一篇影响因子达到6.169,相关成果获得第九届挑战杯二等奖。2011年,在首届“天津市大学生创新创业奖学金”特等奖的激烈角逐中,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张涛峰,从天津高校优秀的博士、硕士候选者中脱颖而出,凭借突出的科技创新成果,荣获“天津市大学生创新奖学金”特等奖。他在本科期间积极参加科学研究,进入研究生阶段后,在导师张楷亮教授指导下发表SCI、EI检索论文两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8项,授权1项。2012年,硕士研究生郭富又再度荣膺此项殊荣。两年连获两次殊荣,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学校研究生培养水平。

  第三,以课外科技文化活动为平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学校把学术科技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纳入人才培养方案,高度重视并给与专项支持。将课内外、校内外的教育活动结合起来,大力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学生科技立项、定期开展的校园科技竞赛、高水平学术讲座、学生科技社团和创新基地建设五大功能模块,正发挥出巨大能量。常态化的校内竞赛活动,吸引了广大同学积极参与。“竞赛+培训”的模式也为开展“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进行了有益的实践探索。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道格拉斯教授来访,英国牛津、剑桥、约克等著名大学的8名博士组团来校等高水平学术活动,助推了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实验室的开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学校的校园文化活动,坚持点面结合双轴联动,找准时间点,规划覆盖面,做到“阶段有主题,节点有高潮”,实现了校园文化缤纷四季的良好局面。理工学子在全国大学生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天津市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获奖59项,并涌现出大批以“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豆本加为代表的优秀学生和先进集体。

  5年来,天津理工大学始终坚持内涵式发展道路,狠抓教育质量,涌现出一大批教学成果。先后建成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3个,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成为教育部“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实施高校。获得“工程类本科生三种重要能力的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构建天津市信息产业急需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培养体系”两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两本规划教材被教育部评为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新增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新增1名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精品课程增加到3个,特色专业建设点增加到4个。

  随着承担国家级重大重点项目数量的快速增加,学校教师科研水平大幅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和规模明显提高。学校已招收硕士研究生14届,在校硕士研究生数量达到2235人。27名教授被天津大学、南开大学等高校聘为博士生导师,招收博士研究生136名,其中80人已经获得博士学位,在学博士生56人。学校研究生培养质量和服务天津市经济社会的能力稳步提升。

  集聚人才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有一流的教师队伍才有一流的教育质量。天津理工大学一直视师资队伍建设为“强校之基”,始终坚持把师资队伍建设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他们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按照用好现有人才、稳定关键人才、引进高端人才、培养未来人才的思路,采取多种措施,加大培养和引进高层次人才力度。坚持把引进、培养高层次人才和建设创新团队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完善了进一步加强引进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专业优秀博士毕业生工作的实施办法,制定了“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优秀青年骨干教师选拔(或引进)培养工程实施办法”,设立了引进高层次人才专项资金,到海内外高水平大学广纳高层次人才。

  学校现有国家级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教育部新(跨)世纪优秀人才8人,以及天津市授衔专家、天津市特聘教授和天津市千人计划等一批天津市人才计划的优秀中青年人才。聘请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为名誉校长,聘任欧阳自远、徐叙瑢、赵连城、孙九林、姚建铨等院士及一批国内外知名专家为学校客座教授和兼职教授。

  学校坚持引进与培养并举,尤其注重从海外引进优秀人才,优秀人才数量快速增加,师资队伍水平显著提升。目前全校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达到33%,具有教授、副教授职称教师522名。师资队伍的职称、学缘、年龄结构不断优化,高水平学科团队、精品课程团队大量涌现,为学校事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天津理工大学紧紧抓住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战略机遇,依靠科学的规划、有效的机制和卓越的实践,加速由教学型向教学研究型大学转变,持续增强广大教师投身“科教兴市”行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力,催生出服务天津经济社会发展和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一系列成果。机械工程学院王收军教授带领其研发团队,先后为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院、中交天津港湾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海洋技术中心等多家天津的科研院所、高校及大型企业研发了多种设备,研发经费总额达到3600万元。去年他们又承接了交通运输部“十二五”重点建设项目“大型水动力实验室二期工程大比尺波浪水槽造波机的设计与制作”,研发经费3312万元,该项目建成后,将坐落于滨海新区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院,成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海洋与港口工程动力环境实验设施。

  学校积极推进产学研结合,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与企业及有关政府机构合作搭建科技创新平台和研究生培养基地。正在积极筹备与滨海新区人民政府、中科院半导体所、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中环电子集团等单位合作组建天津市光电信息处理与系统集成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与德国西门子公司合作建设了控制与传动实验室;与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建立了嵌入式软件联合实验室(研发中心);加入了科技部组织的中国维生素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与天津市发改委共同建立了天津市循环经济促进中心。积极融入滨海新区建设,派出一百余名科技特派员深入新区企业开展企业服务和技术攻关。一大批具有国内外领先水平的项目研究成果大量涌现。与航天部8358所、天津光电通讯公司、航天部长峰声表面波公司共建“光电器件与通信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形成了从应用基础研究到产业化的科技研发体系。参与完成的“天津市循环经济试点城市发展规划”,为滨海新区华明示范镇、西青区、蓟县、静海县等区县园区拟制了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规划;与天津市天发重型水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合作承担的“低水头灯泡贯流式水轮发电机组及其数字化励磁控制系统”项目中,近3年创造产值12.7亿元,实现利税2.6亿元,市场占有率达到同类产品的45%以上,基本替代了进口设备,获得天津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由国家级教学名师尹贻林教授带领的工程造价学术团队,为5·12汶川地震灾后重建提出了又快又好的代建管理程序与办法,为天津巿援建陕西灾后重建提供了决策支持,得到了有关领导的高度评价。他们研发的深圳地铁五号线投资控制研究,获得全国优秀工程项目管理一等奖,受到深圳市人民政府的嘉奖。

  三十多年来,天津理工大学历经了三迁校址,两次重组,闯过了四校合并、大学更名、新校区建设、教学评估、学科建设等一道道关隘,一路艰辛,一路凯歌,赢得了今天的蓬勃发展。每一次跨越,无不渗透着一代代理工人的心血和汗水,无不体现着理工人坚忍不拔的创业精神、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和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