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局长从海量会议中解放出来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1970-01-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落实“八项规定”是契机,更为紧要的是完善责任分担、革新会议制度,让各家种好各家的田,而不是大家一起开好会。

  ■王友文

  最近,各部门都在出台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的实施办法,能不开的会不开,必须要开的会开成短会,甚至设置无会周的规定陆续出台。此举无疑开一股行政新风,对此不少教育局长感慨,这样的规定实在必要,如果真能从海量的会议中得到解放,那实在是一件大好事!

  由于跑区域教育的关系,和教育局长接触比较多,现在局长权力不小,责任也大,现实无奈更多。一年到头,各种各样的考核、接待、会议可谓应接不暇,而各种各样、日益增多的会议更是令他们倍感头疼。

  一位做了近10年的局长告诉笔者,过去几年可以说会议是一年多于一年,每年至少要参加100多个会议,有的时候一天要开两三个会议。奔走于会场之间,很难心平气和地思考和推进教育工作。

  这位局长所说的100多个会议基本上是上级部门和跨部门的会议,并不包括教育内部的会议。不少局长坦言,其实很多会议只是和教育沾点边,但如果教育局不参加就很可能被冠之不重视,一把手局长不到场就可能伤到相关领导的面子、兄弟部门间的感情。

  为什么需要局长参加的会越来越多?说来说去还是行政方式有问题,变形的权力观在作怪。确实,不少会议已经落入一种窠臼,以会议落实会议,通过开会把责任往下传递,达到一种免责的目的。这种只传达要求,没有系统化行动的实在害莫大焉。上行下效,太多的问题最终压到了基层,而问题的解决单靠基层往往力有不逮。

  点名一把手参会更是扭曲的工作作风在作怪。部门一把手参会就是重视?答案往往是否定的。对于一把手而言,精力是有限的,本来二把手、三把手能干好的事情非要一把手出席,然后再传达、再部署,信息损耗自不必说,再说在局长以应付的心态参会的情况下,好的效果恐怕是奢望。

  局长的怨声不知相应的领导是否听到?“现在教育上的事这么多,我们压力其实很大,天天参加这些和教育关系不是很大的会议,占用了大量精力,总不能光为了别人家的事耽误耕自己的田吧。”这是不少局长发自内心的呼声,毕竟到年底或任期考核的时候,主要还是看推动教育发展的实绩。

  解放奔波于会场路上的局长,并不是危言耸听。改变,必须从转变作风开始,落实“八项规定”是契机,更为紧要的是完善责任分担、革新会议制度,让各家种好各家的田,而不是大家一起开好会。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