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进高校,能否站稳脚跟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1970-01-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付业兴 绘

  ■刘文骁 孙雨田 黄伟

  1月7日,中国戏曲学院招生办发出通知,请参加戏曲文学等专业考试的考生在本月20日前上网打印准考证。1月底,新一年的全国艺术考试陆续拉开序幕。

  另一所知名艺术院校,其受追捧程度之高也令人生畏。据中央戏剧学院介绍,2011年有4000人参加该校表演系初试,七成考生在初试中被淘汰;2012年20537人次报考该校,最热门的表演系招生50人,报考超过8400人次。表演系的考生中,不少人手里的底牌就是戏曲。

  而在日常生活中,一个城市可能有数十个电影院,但难见一家对公众开放的戏剧院。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瑰宝的戏曲,正遇到传承困难、受众锐减的严峻考验。

  戏曲传承与保护,是一个老话题,却是一个亟待给出解决办法的新课题。近年来,一批高校正在探索依托高校传承戏曲,有收获更有辛酸。戏曲进高校,能否站稳脚跟、辐射到社会,能否为传统文化传承保护探出一条新路?

  喜欢戏曲的学生还是小众群体

  何时鼓掌叫好这个小细节,反映了目前很多学生还不太懂戏。不知晓、不懂得,自然就谈不上欣赏、传承了。

  “书房门前一枝梅,书上鸟儿对打对,喜鹊满树喳喳叫,向你梁兄报喜来”……一位大学生正在表演越剧《梁祝》。时间已过3个月,湖北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周丽玲经常会看看比赛的视频,选手们的精彩表演总让她倍感欣慰。

  2012年9月—10月,借首届湖北艺术节举办的契机,周丽玲向湖北省文化厅申请举办第一届湖北大学生戏曲大赛,得到支持后由湖北省文化厅、湖北省教育厅联合主办,她成为这项大赛的具体承办人。

  大赛分初赛、复赛和决赛3个阶段,先由湖北省内各高校选拔,优秀作品的视频资料报送大赛组委会后由专家评审,晋级选手到武汉现场表演一决高下。大赛吸引湖北省内120多所高校学生参与,60多件参赛作品进入复赛,涵盖京剧、黄梅戏、昆曲、越剧等10多个戏曲种类,其中还有一些不为人知的地方剧种,最终25位选手晋级决赛。

  京剧《赵氏孤儿》、《捉放曹》、越剧《山河恋·送信》、《血手印·花园会》、黄梅戏《天仙配》、《碧空秋燕》……去年10月21日,决赛在湖北大学礼堂举行,或身着便装反串清唱选段,或穿上戏服粉墨登场。“90后”唱起戏曲,也颇有味道,丝毫看不出紧张与怯场。上场之前,黄冈师范学院大一学生周佳洁穿着行头,在走道里“咿咿呀呀”地吊嗓子。勒头很难受,可踏着碎步上台,水袖一甩,唱起《贵妃醉酒》,她立马精神起来。

  “想不到身边有这么多会唱戏的同龄人。”第一次看大学生表演戏曲的湖北大学大二学生罗坤成惊讶地说,“现在每个学校都有‘十佳歌星’、‘十佳舞星’、‘十佳演绎之星’,以后得评选‘十佳票友’了。”大赛评委、湖北省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李兰萍也欣喜地说:“选手们的表演完全超出预料”。

  台上,传统戏曲似乎“驻颜有术”,受到大学生追捧;台下,笔者采访却发现热爱戏曲的大学生仍是小众群体。

  大赛一等奖得主之一、华中科技大学传播学大四学生洪峰,在比赛中表演京剧《生死恨》选段,但他第一句还没唱完,现场就响起了此起彼伏的掌声和叫好声,第二句一开口就淹没在一片嘈杂里。“大学生喜欢唱戏的越来越多了,但总体来说学生们看戏还是少了,鼓掌时间应该在演员的气口处,不能在唱的时候鼓掌。”李兰萍指出。

  “虽然整体水平还不错,但地方戏尤其是湖北本土的楚剧、汉剧在比赛中所占比例太低。”大赛评委、楚剧表演艺术家彭青莲有些失望地说,“参加决赛的25个节目中,京剧占比最高,其次是越剧、黄梅戏,楚剧、汉剧各只有一人参加”。

  比赛反映的只是“冰山一角”。此前,周丽玲曾在湖北省18所高校近千名大学生中开展戏曲认知程度调查,在回答“您喜欢哪些剧种”时,有46.8%的人喜欢东北二人转,55.4%的人喜欢京剧,楚剧、昆曲、秦腔的粉丝均只有两成多。同样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采茶戏、花鼓戏、南剧(均为湖北地方戏曲),分别有超过三成、接近六成和超过七成的受访学生不知道。至于兴于明朝的荆河戏、流行于湖北恩施土家族地区的柳子戏等,因为地域等因素限制,其知名度就更“惨不忍睹”。

  不知晓、不懂得,自然就谈不上欣赏、传承了。在此次戏曲大赛的决赛现场,不少学生坦言,很多曲目听不懂。

  学生文艺社团重“现代”轻“传统”

  小剧种还停留在靠民间艺人口口相传、靠老年观众捧场的生存状态。相比其他动辄上百人的社团,戏曲类社团在大学校园里绝对算是冷门。

  为什么学起来有语言障碍的越剧、粤剧都有人学,地域优势明显的楚剧、汉剧却不受大学生待见?参赛选手、华中师范大学学生丰小凤说,自己学越剧是因为几年前一个浙江籍学长在校创办了越剧社团,这是该校唯一一个地方剧社。

  来自中国地质大学的王钰莹是第一次参加大型戏曲比赛,虽然没有系统学过戏曲,但小时候奶奶常带她看豫剧,耳濡目染间有了兴趣,后来自己经常跟着网上的视频学习。“得知有这样的比赛,我就报名了,没想到还入围决赛了。”王钰莹兴奋地说。

  “其实学生不是没兴趣,而是缺少接触的途径。”周丽玲曾带领学生观看楚剧《三月茶香》的排练,“很多学生感慨,‘原来我们看的是这么精致的艺术’。”在上述调查中,喜欢二人转的学生多过喜欢湖北地方戏,恰恰就是这个原因。近年来,在赵本山、潘长江等一批表演艺术家的带领下,二人转表演上春晚、进电视剧、举行民间艺术大赛,频繁出现在公众面前,认知度不断攀升。

  湖北是楚文化的发祥地,蕴育了汉剧、楚剧、荆州花鼓戏、南剧等22个地方戏剧种,还有从外省市流传进来的豫剧、曲剧等。2006年,汉剧、楚剧、荆州花鼓戏等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是,这些剧种的处境并不太乐观。

  湖北仅存的汉剧院——武汉汉剧院,不久前一位青年演员离开后,剧院便陷入小生缺位的窘境。“不仅是汉剧,楚剧、荆州花鼓戏、黄梅戏等数十种地方戏的生存状态都不容乐观。”著名剧作家、湖北省文联名誉主席沈虹光曾长期关注地方戏曲传承。2011年5月,她在湖北大学“地方戏曲高校大讲堂”上忧心地表示,“不少地方戏曲还停留在单纯靠民间艺人口口相传、靠老年观众捧场的生存状态,像汉剧这种延续了400年的地方戏还能存活多久,我不敢说”。

  洪峰是华中科技大学京剧队的队长,他坦言,自己学校的京剧队目前有20多名骨干成员,能够登台演唱并参加比赛的有6名成员。这放在一所拥有几万名学生的大学里,显得微不足道,相比其他动辄上百人的社团,戏曲类社团绝对算是冷门。

  的确,话剧、舞剧、童话剧、音乐会、演唱会……近年来的演出市场,无论在形式还是内容上都丰富多彩,让观众应接不暇。而对于戏曲,年轻观众的认知却显得少之又少,一位学生表示自己最喜欢的演出是明星的演唱会。当被问及是否看过京剧时,他茫然地摇摇头,“从来没看过京剧,我对京剧唯一的印象就是,听爸妈说京剧是国粹。春晚播放京剧节目的时候,也是我趁机做些其他事情的时候。”

  对此,湖北省京剧院院长朱世慧表示:“京剧盛行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现在的中老年戏迷多于年轻戏迷,就是因为这些中老年戏迷在儿童时期受到极大的影响。年轻观众也是这样,为什么他们喜欢流行歌曲?就是因为他们是听流行歌曲长大的”。

  “戏曲作为一个艺术门类,具有很强的文化底蕴,需要有一定的积累和较高的素养才能看懂。现在的学生从小就缺少接触戏曲的机会,戏曲对他们来说完全是陌生的,看不懂和没耐心是正常的。”李兰萍表示。

  “青年态度”是戏曲传承的正能量

  任何一种表演艺术,如果没有年轻观众尤其是大学生的积极参与,是没有生命力的,其前途堪忧。

  传统戏曲到底该如何传承呢?“任何一种表演艺术,如果没有年轻观众,尤其是大学生的积极参与,是没有生命力的,其前途堪忧。”台湾当代著名作家、青春版《牡丹亭》总制作人白先勇曾表示,前些年当他听说大学生不看昆曲时既惊讶又忧虑,“大学生已有一定的审美修养,应该是当今昆曲最合适的观赏者”。

  “在世界上每一个角落,充满活力和激情的年轻人都最受关注。大学生文化素质好,将来是社会的中坚力量,在校期间受到艺术熏陶,将来分布到各行各业,他们的影响可以为戏曲争取到更多的观众。”周丽玲同样坚信,“青年态度是戏曲传承的最大‘正能量’。”在调研的基础上,周丽玲于2006年向湖北省文化厅递交了推动湖北地方戏曲进高校的报告。

  为什么要依托高校?除了青年的未来影响力外,还有哪些现实基础呢?周丽玲提出了3点理由:一是高校教师。他们本身就有一部分是地方戏曲艺术的戏迷、票友或研究者,可以视为地方戏曲艺术的间接继承者和兼职传承者。同时,多学科的科研优势也为地方戏曲的传承、保护提供了保障。二是大学学生。相比中小学生,大学生的文化知识和艺术素养积累更加扎实,自由支配的时间较多,主观能动性更强。三是地方戏曲。对于来源构成十分广泛的大学生而言,很多地方戏曲的唱腔、语言表达就是他们的方言、家乡话,学习、传承地方戏有亲切感和认同感。湖北大学作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高校,师生已自发成立京剧社、新梨园社、司南剧社等戏曲社团,开设了“戏曲鉴赏”等选修课,该校的地方文化史研究也颇有特色,在传承地方戏曲方面有较强的优势和较好的基础。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低碳电热板教室真暖和     下一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