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师德师能的一体化塑造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1970-01-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课余时间,南昌市百花洲小学的周明玉老师在和学生进行交流。袁长新 摄

  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处于主导地位,直接决定着教育的生命力和学生竞争力。为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我们主要在引才、育才和用才三个环节下功夫。

  编者按 “一位优秀的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我们的教师不仅教书,还要育人,要成为塑造灵魂、立德树人的教育家”。南昌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魏国华向记者摆出了他在教育人才培养上的观点。魏国华希望,每天与学生直接接触的教师,能带着大爱走向学生、带着感情走进课堂、带着使命从事教育,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关爱每一名学生,以真情、真心、真诚教育和影响学生,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围绕如何强师德提师能,走教育家办学之路,魏国华阐述了他的判断和思考。

  ■本报记者 徐光明

  记者:在这个价值多元的年代,如何才能做到让教师牺牲小我,沉下心来教书育人?

  魏国华:教师是立教之本、强教之根,教师在某种意义上决定了一个地区的教育水平和活力。

  要实现教师沉下心来教书,应注重实施价值引领,重塑教师职业理想。南昌市坚持把师德建设放在师资队伍建设的首位。孔子所说的“教学相长”,原本是指教师与学生在教学互动过程中,其学识得到促进和提高。而新时代的教师,在其职业生涯中,不仅其自身学识要得到增长,其人生品味和境界更要得到提高,并且要通过自身努力和相应培养,逐渐成长为一名优秀教师。

  去年,南昌市教育局与市委宣传部、市广电局联合启动了“感动洪城”教师评选活动,教师节当天对他们进行表彰,全市近百万中小学师生、广大市民通过电视收看了颁奖盛典。当选教师当中,有刻苦钻研、勤奋不已,屡获国家、省教学竞赛一等奖的教师廉爽;有一片丹心为学子,积劳成疾,倒在工作岗位上的教师胡德华;有扎根孤岛,一生坚守鄱阳湖中僻远岛乡的“文明摆渡者”柏宗材等,他们展示了南昌中小学教师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无私奉献的良好形象,对广大教师触动颇大。

  今年,我们还将出台《南昌市中小学教师师德考核试行办法》、《南昌市中小学“师德师风示范校”评估标准》,开展“尊师爱生”主题教育活动,并组织首届“感动洪城十大教师”巡回报告活动,构建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开展市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师德标兵、优秀班主任的评选表彰活动,做好第二届“感动洪城十大教师”评选表彰和宣传工作,让评选和表彰形成常态,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记者:师德高尚、师能出众是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和追求,南昌市在有效提升师能上是如何下功夫的?

  魏国华: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处于主导地位,在学习过程中是引领者,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教育的生命力和学生竞争力。为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我们主要在引才、育才和用才三个环节下功夫。

  一是严把教师入口关,多渠道引才。我们改革新教师录用机制,将社会公招与专场选聘相结合。赴教育部直属师范院校华东师大、东北师大、华中师大等高校专场选聘优秀应届硕士研究生,采取面试考核的方式,直接选拔人才,用人学校反映良好。探索中职专业课教师“编制分类管理、经费总额包干、人员自主聘任”的管理新模式,目前已向南昌市政府专题报告,争取政策支持。

  二是建立健全骨干教师培训和教师全员培训制度,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师的学历层次和整体素质。2012年,我们开展了教师技能大比武暨第三批优秀骨干教师评选专业能力测试,共有1163名教师参加;3.4万名教师参加了远程培训,使“学在远程,用在课堂”的氛围日益浓厚;完成了3.5万名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还培训了300名中小学班主任、237名心理健康咨询师、400名农村紧缺学科教师。

  此外,我们还启动了“全省著名特级教师”和“全省骨干教师”培养工程,打造一批全省有重大影响的学校管理人才和学科领军人物,着力为南昌教育打造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均衡、素质一流、特征鲜明、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

  三是建立保障和激励机制,用好、留住人才。为此,我们编制了教育人才发展专项资金使用预算计划,将人才引进保障资金、发展提升培训费用、课题科研经费、激励奖励基金等所需资金列入年度财政预算。同时,加强对教育人才流动的引导,积极推动教师在校际、区域之间合理流动,使有能力、有水平的教育人才工作有岗位、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

  记者:你曾在多个公开场合表示一位优秀的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南昌在提升校长队伍上有哪些举措?

  魏国华:我们始终以人才强教战略为引领,通过科学规划、完善制度、强化管理、加大投入、全面实施培养培训等措施,希望能培养一批有思想有追求、管理理念先进、办学思路清晰、勇于创新和实践的学校管理人才,走上教育家办学之路。

  校长要做有先进教育理念的管理者。为了引进优秀的校长,我们开辟了绿色通道,面向全市、全国甚至面向国际公开招聘学校管理人才,加快实现教育管理人才由“组织配置”为主导向“市场配置”为主导转变,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同时,积极选拔推荐教育系统副校级后备干部,将年龄在40周岁以下、本科以上学历、具有一定的管理经验的市直学校(单位)干部教师,通过“三差额”的方式,充实到副校级后备干部队伍中来。这一举措使一批青年干部和专业技术骨干脱颖而出,实现系统内领导干部后备人才库在数量上有新突破、结构上进一步优化。

  2012年,我们启动了“全国知名教育家型校长”培养工程,对27位全国知名的教育家型校长进行了实地考评,确定为培养对象;开办中小学校长资格培训班、校长提高培训班及校长高级研修班,通过选派培养、国际交流等方式,对校(园)长分类进行培训,打造一流管理团队。

  推动教育家办学,不仅是政府的责任,也与全社会的支持密切相关。只有社会各界摒弃把升学和考分作为惟一评价标准的教育观、成才观,积极理解和参与教育改革,校长和教师才能在宽松的社会环境中大胆探索,以改革创新破解各种教育教学难题,也只有如此,教育家办学才能真正落到实处。今后,作为教育行政部门,要用心营造环境、积极创造条件。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