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课改革的思考与实践
思想品德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是引领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载体。但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传统的思想品德课往往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行为的养成和道德的践行,其空洞说教的上课方式,照本宣科的教学范式,以及以“考试分数论英雄”的评价方式,最终导致了思想品德课育人功能的弱化和边缘化。为改变这一现状,让思想品德课真正回归育人的功能,我结合学校实际作了一些思考和探索。2012年8月17日,山东省教育厅厅长齐涛同志在我校视察时,对我校思想品德课的改革给予了充分肯定,这进一步坚定了我继续推进这项改革的信心和决心。
丰富内容和形式,为思想品德课改革注入创新活力
《中学德育大纲》要求,思想品德课应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内容体系,教学方法要适应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紧密联系学生思想和社会实际,避免空洞说教。为此,我组织研究团队对思想品德课的内容和形式进行了重新设计,形成序列,统一实施。
内容生活化。过去的品德教育存在着脱离生活的现象,往往是“高、大、全”,动机很好,效果很差。因此,思想品德课回归生活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在思想品德课改革的过程中特别注重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特别是针对学生成长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和面临的困惑以及现实生活中具体可感且大家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展开教育活动。例如每学期开学之初,我们集中开展“四不四要”教育活动,即“不说一句脏话,不丢一片废纸,不随地吐痰,不大声喊叫”,四要,即“要说普通话、要写规范字、要做文明事,要远离网游”。
目标序列化。思想品德课的教育内容必须体现层次性和教育的连续性。为此,我们改变了过去“层次不清,单调重复”的现象,对各年级思想品德课的重点和目标进行了梳理和定位。初一学生强化学习习惯、礼仪习惯和自理自立习惯的养成教育;初二学生加强集体主义教育、青春期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初三学生进行公民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法制观念教育;对初四学生开展理想教育、成功教育和法制教育。同时,我们提出了不同年级学生的自主发展教育目标。初一是“培养习惯,快乐成长”,初二是“呵护青春,绽放美丽”,初三是“把握自我,追求卓越”,初四是“励志勤学,走向成功”。
活动主题化。学生的道德观念和道德情感需要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来感悟、巩固和深化,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因此,思想品德课应该通过各种活动为学生开辟舞台,让他们在展现自我中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逐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我们跨年级跨学科整合了课程内容,形成了4大系列16个主题的思想品德课活动。
渠道多元化。我们依托学校“套餐式课程、走班制运作、学分制管理”的生本课程体系,努力实现以艺养德,以体健德和以美益德。在开全音体美课的同时,先后开设104门选修课,其中包括版画、剪纸、二胡、古筝等26门艺术类学校课程。打破级部、班级的界限,让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课程去学习。学生在动脑、动手的同时,受到了美的熏陶。同时,要求学生每天跑步不少于1500米,蹲跳起不少于40个,立定跳远不少于20个。另外,我还专门组织教师自编了理想大课间操,丰富多彩的健身活动,培养起学生强健的体魄、坚毅的性格。学生在健康向上的活动中找到了兴奋点,自觉远离了低级趣味。
集聚育人合力,为思想品德课改革提供人员保障
在思想品德课改革的过程中,随着研究和实践的不断深入,思想品德课的内涵和外延不断丰富,已远远超出传统意义上思想品德课教学的范畴。而长期以来所形成的思想品德课教师与班主任“各自为战”,学科教师“袖手旁观”,家长“盲目期待”,特殊学生得不到关爱的不利局面,又常常令思想品德课教师处于“手大不能捂过天”的尴尬境地。为改变这一现状,我们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
实行全员育人导师制。通过建立全员育人导师制,让全体教师都积极参与对那些行为有偏差、心理有障碍、学习有困难、家庭教育环境不良等重点学生群体的帮扶,实现了教书与育人的结合,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了人员保障。全校建立起了“四进”“五导”“六关注”工作机制,使工作内容和方式更加明确。“四进”即要求导师走进班级、走进宿舍、走进家庭,并最终走进学生的心灵;“五导”即思想引导,学业辅导,心理疏导,生活指导,成长向导;“六关注”即关注细节,关注身心,关注变化,关注交友,关注能力,关注全面。为了真正发挥导师的作用,我们组织开展大量的亲情活动,让导师与学生在活动中充分接触,拉近彼此距离,培养师生之间的信任和感情。全员育人导师制的实施,极大地转变了教师的教育观念,使每一位教师都成为了育人导师。
开展“家教升级”行动。为了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真正形成教育合力,我校通过定期召开全员参与的家庭教育研讨会、编印发放《好家长胜过好校长》家教系列丛书、制作家校沟通的“连心卡”等多种形式,有计划、有目的地影响和干预家庭教育行为,为学生成长创设更加健康的家庭教育环境。这些措施有力地促进了家长素质的全面提升,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社区教育环境的优化。周边社区也开始积极行动起来,为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搭建平台,越来越多的志愿者走进了校园,参与到了学校德育工作中。
完善评价机制,为思想品德课改革提供评价支持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传统的思想品德课往往是通过书面考试来对学生进行评价,其评价的不是学生的道德水平,而是道德认知。而学生具有正确的道德认知,并不等于就具有相应的道德水准,道德知识的多少不能与一个人道德水平的高低画等号。因此,我们积极探索新的评价内容和方式,为改革提供评价支持。
一是从引领学生道德内需入手,逐步建立“多元、量化、适度”的学生管理评价体系。靠读读写写、背背记记的老方法可能换来学生的成绩,但高成绩绝不等同于好的思想品质。因此,我们取消了原来的教材内容考试,通过建立“多元、量化、适度”的学生管理评价体系,对学生日常行为进行科学且有针对性的测查。评价体系共分学习、常规、活动、考勤、附加五个方面。在坚持公正、公平的前提下,注重学生的发展与进步,让每一名同学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使优生有压力,差生有奔头。这一评价体系的建立,使思想品德课教师和导师的评价都与学生进步情况挂钩。
二是从激发学生集体活力入手,全面开展“缔造完美小组”活动。针对学校班额较大的实际,我们将学校管理的重心,由班级下移至小组,开展了“缔造完美小组”活动,使小组成为学习的单元、活动的细胞和组织的载体。小组的建立让人人都有展示的舞台和发展的空间,学生在小组中产生了归属感和受关注感。每一个小组建立一个《小组日志》,由小组成员间互相监督,轮流记录,它集学生档案、过程评价、自我约束、激励成长等多种功能为一体,成为班主任的好帮手,成为学生成长的风向标。
经过我们不断的探索与实践,思想品德课的内容和形式不断丰富,机制与评价日趋完善,逐渐形成了全员、全程、全方位的育人体系,形成了“大思品课”的新格局。现在,“大思品课”已经成为撬动我校德育改革的杠杆,德育工作由静态化转向了活动化,由“远、大、空”转变为“近、小、实”,由“各自为战”转变为全员参与,真正把“育人为本”落到了实处。
(作者张伟,系年山东省莱芜市口镇初级中学校长,中学高级教师,全国课改名校长、山东省首届齐鲁名校长、山东省先进教育工作者)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