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新型工业化的冲天之翼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1970-01-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教育对信息化与工业化“两化”融合的“智撑”作用早已显现。

  洪荣晶是南京工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的教授,他参与创办的“工大数控”发展迅速,不仅图纸、报表、产品零部件设计全部采用计算机完成,其在齿轮加工上优先采用的干式切削法,还比传统方法更为高效、低耗、环保,在国内制造业得以快速推广。

  “归根结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核心要求。我们要抓住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带来的战略机遇,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加强关键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攻关,力争在高端装备、信息网络、系统软件、关键材料、基础零部件等重点领域取得新突破。”这段话在多个关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报告中,被反复提及,成为教育“智撑”产业升级的精彩注脚。

  金碚也直言不讳地指出:“当生产规模迅速扩张,技术模仿取得普遍成效,从而成为世界制造业规模最大的经济大国后,科学技术的作用将变得越来越具有决定性,技术模仿的空间将越来越窄,技术创新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鼓励科技创新,在创新体系发挥大学和科研机构的重要作用,成为全国上下的共识。

  2012年,教育部推出的“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就旨在建立一批“2011协同创新中心”,加快高校机制体制改革,转变高校创新方式,集聚和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产出一批重大标志性成果,充分发挥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重要结合点的独特作用,以在国家创新发展中做出更大的贡献。

  “工厂不会为工业化研究打乱现有的工作节奏,导致工程应用上很多研究被耽误,国家一旦提出需求,发现高校实验室的成果用不上,只能从国外进口。”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学教授钟掘日前表示,因为过去国家创新链是不完整的,高校实验室研究出来的成果仅基于理想状态,可是工业化生产必须经过工业化研究阶段,而“2011计划”的提出,将彻底改变企业与科研院所和高校分割的现状。

  支撑:培养创新人才,教育“智育”现代工业文明

  在西方工业强国,很多家庭以培养出工程师为荣,工业化强国的决定因素是观念文化

  3月2日,全国人大代表、常州工学院副院长张红再一次到北京履职,这是她担任全国人大代表的第11个年头。作为一名在校分管科技工作的副院长,张红对教育与科技有着双重的敏感。她说,随着国家科技投入的增长,今后要更加注重应用型人才培养,“国家现在短缺大量面向生产一线的技术型人才,这对新型工业化进程极为不利”。在她看来,在新型工业化进程中,教育要优先发展,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曲维枝则根据新型工业化要尤其重视与信息化结合的这一特点强调,要培养开发和运用信息技术能力强且具备专业工业生产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为“两化”融合提供人才保障。建立“两化”融合的人才战略和培养体系,建立人才配给机制、竞争和激励机制,并通过提供良好的网络环境和适当的宣传激励机制,加强“两化”融合培训,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知识的传播,提高全民的信息素养。

  文化观念,看不见、摸不着,却在新型工业化发展进程中尤为重要。有专家指出,高校的人才培养要配合新型工业化的需求进行调整,也要为现代制造文明的积淀与工业文明素质的根植把握方向。

  纵观200多年来的世界工业化历史,只有美国、德国、日本、瑞士等少数国家成为名副其实的工业化强国。金碚强调,其长久的决定因素就是社会观念文化特质。金碚举例说,在一些西方工业强国,民众对工业的认可度颇高,很多家庭以培养出工程师为荣。而在我国,往往越好的学生距离工业生产前线越远,好学生的目标往往是从政与从商,只有职教学生才会走向工业生产。“教育不仅促进技术创新,也承担着引导社会风气的历史使命。可以说,愿意为国家培养工程师的家庭教育尤为重要。学校、家庭与社会都要引导这种意愿的形成,以培育现代工业文明。”金碚说。

  还有专家表示,实现工业化与信息化的互动,不仅需要关键技术的集成,更需要观念的转变,即使工业企业和相关产业具有采用信息技术的迫切欲望,使企业和消费者对信息技术和信息产品的需求意识大幅提高。

  此外,通过产学研合作、由企业来转化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技术成果,往往是最有效的方式。但长期以来,我国企业大量依靠的还是技术引进、模仿。日前,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新材料实验室主任宋延林向媒体直言:“这其实也是观念问题,需要高校与企业共同转变理念”,高校向“下”一步,将实验室技术发展为工业技术;企业向“上”一步,帮助解决转化过程中的各种问题。

新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