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百花绽放校园
为促进农村中小学内涵发展, 整体提高城乡学校教育质量,从2009年开始,由重庆市教委管理、重庆市教育评估院指导、上海方略教育机构提供智力支持,重庆市选择城镇优质学校和农村学校建立发展共同体;并以“课堂教学改革、校本课程建设、养成教育、校园文化建设”为四项主要任务,实施了以“新学习”为核心理念的农村中小学“领雁工程”。
学校文化是学校理念和精神由内而外的自然呈现与自然生成,是凝聚和激励学校群体成员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精神力量。2010年,重庆市“领雁工程”开始实施,在专家引领与示范学校的结对带动下,用文化引领、激励、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
重庆市大渡口区茄子溪小学围绕“德文化”提炼出以“润德教育 爱育人生”为主题的文化特色;重庆市九龙坡区驿都实验学校让川剧进课堂,传承了艺术的历史重任;南岸区教师进修学院附属小学提炼出“书鼓和鸣”的办学理念,努力追求“书”与“鼓”的交融共生,让“书”的文化内涵与“鼓”的精神气质和谐共鸣,显示出强劲的生命活力;南川区鸣玉中学结合“石牛”地域文化形成了“不等扬鞭自奋蹄”的“牛文化”,将“厚道为基、勤耕为径、牛人为果”逐渐发展形成“惜时、服务、进取、创新”的学校文化;武隆县仙女山镇中心小学利用独特的自然风光造就了不一样的“百花校园”,勾勒出百花齐放、百花同盟的文化景象。
大渡口区茄子溪小学
润德教育 爱育人生
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学校发展的重要基础,优秀的文化品位是现代学校持续稳定发展的灵魂和不竭动力。2010年9月,茄子溪小学作为一只雏雁加入到雁阵中,以重庆市“领雁工程”计划为指导,结合学校“以爱为魂,树德立人”的办学理念,以“外显文化形象,内秀文化品质”的思路,在寻觅中,明确了方向;在风雨中,磨砺了意志;实现了“文化立校、课程更新、课堂高效、养成育人”的发展目标。
文化凝练:以爱为魂 树德立人
校园文化乃“立校”之魂、“立校”之气、“立校”之力。茄子溪小学创建于1964年,前身为大渡口区树德小学分校。传承树德小学办学宗旨,茄子溪小学以“立德”为本,“厚德载物”,认为要“育人”,必先“树德也”。在传承和创新的基础上,学校进一步提炼出“以爱为魂,树德立人”的新理念,由此拉开了“润德教育”的序幕。
学校在“德”字上做文章,围绕德文化打造学校特色。德文化,即树润德精神,办润德教育,立“崇尚美德、爱育人生”的学校精神,建“德艺和美,润泽人生”的课程文化,达“谦逊和德,纯真善雅”的育人目标。
文化塑造:外显形象 内秀品质
茄子溪小学修改完善学校制度,形成了“以人为本,和谐激励”的制度文化。从2011年起,学校致力于环境文化和行为文化的打造,努力建构多维校园文化体系。
一是环境文化,德意情韵。依靠全体教职员工的集体智慧和团队合作,邀请“领雁工程”专家和示范学校入校指导,确立了打造以“德文化”为主体的校园环境。老师们亲自为茄子溪小学作赋,亲自利用校园的空间、角落,将诗文融入环境,采用现代工艺,将大书法家、名人碑帖和经典传诵的书法小故事制作成展板融入围栏。学校挖掘校徽文化,由三部分构成:紫色的圆,像字母“a”,象征茄子溪小学“以爱为魂”办学理念的“爱”;也像字母“Q”,代表着茄子溪小学拼音的第一个大写字母。中间的绿色溪水象征教育是源头活水,滋养着祖国的未来。嫩芽整体似“子”字形,象征着茄小学生朝气蓬勃、健康成长。从更深一层意义上说,圆形主体也象征社会、家庭对学校的大力支持与爱护,体现了学校办和谐教育、努力办人民满意教育的理念。未封住的口有海纳百川之势,象征着教育要有包容之德,教师要有容错之心。一棵绿绿的嫩芽象征新课改犹如破土而出的新苗,在广袤的新天地中茁壮成长。将它倒转又似一个“人”,寓意教育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发展,辉映了办学理念的“树德立人”。标志的主色采用紫、绿两色,紫色代表老师对教育和学生热情、和蔼的态度;绿色代表生命,体现一种顽强浓郁的生命活力,象征学校活泼向上的精神。
二是课堂文化,德艺和美。课堂教学是体现师生行为文化的重要阵地,建“德艺和美,润泽人生”的课程文化,打造“心动课堂”、“高效课堂”是学校的另一个亮点。学校积极开展心动课堂研究,紧紧围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这一主线,与育才小学开展同课异构活动。以“选定一课题——个人教学设计——同课异构付诸实践——课后再议互助提高”的形式开展活动,初步形成了“激趣导入——初读感知——细读品味——诵读悟情——方法运用”的语文教学模式,“情境引入——自学提问(低段:引导质疑)——合作探究(低段:主动探究)——交流分享——运用创新”的数学教学模式,“组织热身——导入揭示——情景操练——归纳小结——交际运用”的英语教学模式,使教师在潜心研究教材、理解教材、激活教材,解决教学实际困难能力上得到全面提高,真正实现同伴互助,领雁齐翔。
(陈宏)
九龙坡区驿都实验学校
传承历史重任 让川剧进课堂
文化需要去传承、需要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去沉淀,以散发出更浓郁的味道。驿都实验学校位于重庆十大风貌镇之一的白市驿,以其独特的驿站文化为名,而驿站文化最大的亮点就是川剧文化。驿都实验学校是一所以农民工子女和本地留守儿童为主要生源的学校,面对地域文化的传承重任和特殊的生命群体,驿都人思索、寻求、丈量着一条既能提起传承历史文化重任,又能弘扬博爱办学理念的办学之路。
温暖人心的理念文化——博爱暖人心
学校的理念文化是一所学校办学思想、价值追求、育人特色的集中体现,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驿都实验学校提出了“博爱驿都,阳光幸福”办学愿景,让广大农民工子女和留守儿童享受来自各方面的爱,让每个孩子都能快乐健康地成长。学校立足博爱教育的文化内涵,以川剧文化作为校本特色表现形式和载体,让每一位师生都成为能够享受关爱、感悟爱心、富有爱心的人。
独具特色的课程文化——川剧进课堂
课程文化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内容,课程文化建设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首先,学校构建了反映川剧文化的校本教材体系,将“川剧”引入了课堂。学校邀请川剧协会的艺术家,一起把唐诗宋词、经典歌谣、精彩故事等编进川剧的唱词,把川剧特有的脸谱、服装、道具等编进了教材,用川剧艺术中的“忠、孝、礼、仪、信”等优良的传统文化,对学生进行“尚善”、“尚爱”、“尚美”教育,形成川剧特色的校本教材——《学川剧》。学校还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把教材编成了初级本、中级本和高级本。在重点依靠白市驿川剧联合会老师的基础上,学校的艺体教师也跟班学艺,逐步介入,并定期组织参加专业培训和到市川剧院观摩专业演出,身体力行去感受川剧文化的魅力,构建一批特色鲜明的教师队伍。其次,学校将川剧这一校本文化与现行课程进行有机融合:小学部3-6年级每周一节川剧课,教授学生的唱腔和形体动作;在美术课上,穿插介绍川剧的脸谱、服装、道具等特色元素;在社会或历史课里穿插介绍川剧的发展史,让学生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特有魅力,在一招一式中受到美的熏陶。再其次,作为“乡村学校少年宫”的驿都学校,设立了川剧、鼓乐、指挥等特长培训社团,为有各类兴趣和特长的学生提供平台,促进其全面的发展。
缤纷绚烂的校本实践——文化得传承
学校把“以爱为源、人人发展”作为校园活动的宗旨,以川剧文化为载体,开展一系列的特色活动,为学生搭建川剧艺术展示的平台,提升学生艺术活动品质。学校每年组织一次大型川剧艺术节;结合学校的“2+2”项目,将川剧新唱等集体项目融入其中;组建驿都川剧社团,进行川剧绘画、剪纸等项目的训练;打造一批经典剧目,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演出。
博爱造就幸福,特色伴靓精彩。驿都实验学校师生学会了“尚善”的品德与认知,塑造了“尚美”的人格,学习了传统文化精髓,感悟了传统文化的韵味,感受到了幸福!
(王小龙)
南岸区教师进修学院附属小学
书鼓和鸣 以文化人
文化犹如学校的空气,让师生品味文化的芬芳,接受文化的洗礼,浸润文化的温润,鲜活生命的成长。南岸区教师进修学院附属小学在学校在办学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以构建和培育学校核心文化,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历经14年的不断探索实践、传承创新、整合提炼,确立了“书鼓和鸣”的办学理念。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