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翁故里育桃李 风采独具杏坛春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1970-01-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淄博师专附属学校边廷涛校长与学生们在一起

  悠悠淄河水,郁郁杜坡山,曾是“世界短篇小说之王”蒲松龄先生神思古今、舌谈笔耕的乡梓故地。就在这片人杰地灵、崇文重教的教育热土之上,一颗璀璨的教育明珠正在冉冉升起。她就是——山东省淄博师专附属学校(以下简称附中)。

  走进这所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学校,国旗下回荡着庄严的宣誓声,教室内传递出琅琅的读书声,器乐排练厅琴瑟悠扬、沁人心扉,运动场上群情激昂、充满阳光,一行行、一队队学子舞动着青春的旋律,宛如一曲和谐动人的乐章,在这里吸取营养、展翅高飞、尽情翱翔……

  春的旋律——舞动绚丽青春乐章

  走进附中,这里如春发于轫,生机盎然。在这个教育的百花园里,每一名充满青春活力的学子,每天都沉浸在春的海洋,演绎着春天的故事。“我最爱铜管乐这门选修课,因为它让我心境愉悦、激情高扬。每当吹起萨克斯,那悠扬的乐声就使我精神振奋,充满力量。”这是2012级赵彦丞同学参与“我最喜爱的选修课”活动时,发自内心的独白。

  用边廷涛校长的话说:“作为教育只有成功地解决了‘教什么’,育人工作才能获得科学推进的基本保障。走进附中的孩子,通过四年的课程学习,不仅可以获取丰富的学科知识,更能够促进其生活学习能力的提升与完整独立人格的形成。这就是我们学校全力追求的办学特色。”

  据边校长介绍,在课程建设过程中,淄博师专附中严格执行上级课程管理规定,根据现有师资力量,开足开全国家与地方规定课程,学做真人,教人求真,维护教育诚信,坚决杜绝“两张课程表”。

  在实际工作中,学校以“情智并育”为指导思想,加大校本课程建设力度,推进校本课程布局谋划,完善学校课程体系。一方面开发完善了《国学》、《积极心态》、《家政课》等有效实用、高质量的校本必修课程。根据学生的年龄与认知特点,在四个级部分别以“中国传统文化”、“学生综合实践”、“走进淄博,探寻齐鲁文化”、“未来人生规划”为专题,展开富有针对性和特色的授课,为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奠定了课程基础。另一方面形成了第二外语、体验式心理团体、播音主持、模拟机器人、民乐等40余门层次多样、类别齐全的选修课课程,真正让生活走进了课程,让课程承载起生活,实现了课外教育活动课程化,得到了家长和学生的普遍认同和支持。

  伴随着“教什么”趋向于规范创新,学生们的成绩不仅稳中有升,而且通过“天南地北”让他们进一步开阔了视野,通过“吹拉弹唱”让他们进一步发展了特长,通过“四菜一汤”让他们进一步收获了成长。校本课程自成体系成果斐然,得到同行和教育管理部门的认可。2012年4月,淄博市初中地方和校本课程研讨会在附中举行。会上,学校所做的《完善课程体系建设,彰显特色学校文化》典型经验介绍,博得了与会领导的高度好评。

  和谐乐章——映射璀璨思想火花

  “学生们今日在课堂上的表现,往往是明朝在社会中的展演。如果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热情与兴趣,让他们在课堂上尽情释放。那么,我们的课堂就是失败的课堂,就是失责的课堂,就是失味的课堂。”教学与教师发展部赵红霞主任,在全校教学工作会议上对“怎样教”给出了这样的阐释。

  改革是真功夫,发展是硬道理。几年前,该校在启动课堂教学改革之初,不少人是持怀疑、观望态度的,甚至有人怀着“你有千变万化,我有一定之规”的态度消极对抗。面对此种情况,对于改革道路深怀自信的学校领导班子,苦口婆心地帮助教师们廓清内心对于教改的疑虑。学理论、看实例、访名家、树榜样、抓交流、促反思,踏踏实实,狠抓不放,终于换来了大家对于课改理念的同声相应。

  为充分创设高效课堂,学校领导班子因势利导,乘势而进,在落实上狠下功夫。建立校领导挂包教研组等管理制度,不断完善教学工作事前、事中、事后督察机制。大兴研讨交流之风,组织“4+2”教研组赛课、“课堂开放周”、“青年教师研磨课”等多项教研活动,构建专家引领、校本研修、互助交流、自主研习的教改共同体,细化信息化条件下的新授课、复习课、讲评课的操作流程,引入分层授课、分层作业、分层评价的分层教学思路……

  越来越多的教师们将“以学定教,生本高效”,转变为教学自觉同步,学校教学工作进入了内涵提升的轨道。近年来,学校教学质量始终稳中有升,连年被淄川区教体局评为教学工作先进单位,向济南外国语实验学校、淄博实验中学等重点学校输送了大量优秀学子。

  据社会各界的反响表明:附中毕业生升入高中后,大都表现出优秀的发展潜力,多名同学就考入“211”工程大学及国外知名高校。现在就读于悉尼大学的蒲莹同学曾写下这样的赠言:“感谢母校,是她培养了我与人交往的能力、良好的学习习惯、扎实的知识基础,让我能够在高手如林的竞争中游刃有余,尽情地展示自己的青春风采!”

  授之以渔——明德之道放飞梦想

  For great teachers,you all make a difference.这是美国“总统国家艺术奖”、全美最佳教师奖获得者雷夫·艾斯奎斯先生在了解附中教师热爱教育、主动发展的群体事迹后,对教师队伍素质的高度肯定。

  目前,这所年轻的附中已有山东省教学能手、淄博市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骨干教师10余人,淄博市优秀班主任2人,淄川区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先进工作者30余人。还有200余人在国家多媒体教学实验课、山东省教师基本功比赛、山东省优质课评选等各级各类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而且承担起了语文经典诵读与弘扬传统文化等多项国家、省级课题研究工作,逐渐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教师专业成长之路。

  ——以“师德培养为根”突出专业成长的核心导向。学校坚持“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师德标准,树立“闻道敏事,明德润行”的教风,结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文件要求,完善了《淄博师专附属中学教师“十不准”》等多项师德考核制度,组织了“感动附中校园人物”等师德建设活动,引导全体教师努力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敬业爱生,甘于奉献。

  ——以“理论学习为轴”营造求真向学的良好氛围。精心组织“读书富脑”工程,制定了“读书富脑”奖等教职工读书学习奖惩办法,调动了教师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开展了“校长每月荐读”、“教师读书论坛”等活动,引领教职工阅读了《第56号教室的奇迹》等多本教育教学经典书目,促进了教师理论素养提升。

  ——以“环境建设为基”搭设业务能力拓展的平台。推进了教师岗位设置改革,强化了班组教师成长共同体建设,完善了校级领导挂包教研组制度,通过校内赛课活动、“青蓝工程”等举措,形成了比学赶帮的良好教育生态。

  ——以“实践反思为梯”构建校本联动的养成机制。要求教师结合自身工作实际,从班级管理、师生关系、课堂教学等方面撰写教育日志,引领教师通过总结问题、思考对策,加强实践探索,不断校正方向,实现自身综合素质提升。

  ——以“科研探究为径”深化教学深层的专项研究。学校全体教师结合自身教学实际,加强了以课堂教学改革为主题的微课题研究。认真做好《合作教学中教师角色有效转变的实验研究》等多项重点课题研究工作,促进了教师综合教育素养发展,一群教师在这里放飞青春梦想,几多新星从这儿冉冉升起……

  真情投入——呵护百花竞相绽放

  挥洒青春为底事?呵护新苗谱华章。正是附中广大教师群体的真情投入,才引得百花竞相绽放。

  为了突出外语教育的特色品牌,学校与山东大学、美国ASA大学等国内外高校联办了多项英语教学项目,积极组织了英语文化艺术节等多项旨在激发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校园文化活动,促进了学生英语素质的提升。2011年,英国波恩茅斯市议会主管教育议员、议会内阁成员罗德·库博博士访问该校,对学生出色的英语交际能力交口称赞。该校自建校以来,共有10余位来自美国、加拿大的外籍教师在该校执教,为学校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春风先发苑中梅,樱杏桃梨次第开。在做好英语教育的同时,学校又创新性地开展了以学生礼仪教育、创感培养、积极心态构建等为主要内容的情商素养教育。学校还开发了丰富多元的课程资源,并邀请省内教育专家领衔授课,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例如,学校民乐团在淄博市小百灵艺术节上连续蝉联团体一等奖,学校合唱团在省市多项艺术节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作为山东省体育项目传统校,以乒乓球为特色的体育教育强势发展。在淄博市第十五届运动会上,附中学生获得乒乓球甲组混双第一名等多项优异成绩,会后学校获得了区委区政府的隆重表彰。在此后举行的22届省运会上,冯文宝等同学取得3金1银的优异战绩。2010年学校申请的淄川区阳光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正式得到国家体育总局的认可。这标志着附中的体育教育工作跨进了历史发展的新纪元……

  璞玉之美——开凿诗意育人空间

  在附中的校园内,有一块石头颇有来头。这块石头是2006级全体毕业生捐赠,它取自于滔滔黄河入海口处。石长约4米,高近3米。灰白的石体上,镌刻着淄博师专张洪亮书记的手书“直、方、大”三个大字。内容出处原自《周易》中的“直方大,不习无不利”。它预示着走进该校的学子“内直外方”,达内心盛大之境地。关于这块石头的身份,人们给她一个响亮的名字——“校训石”。

  走进附中,会“说话”的不仅仅是“校训石”。清丽雅致,博雅静谧的校园内,可谓无处不育人,无景不怡人。木瓜树、无名岛、雕塑“翥”、“兰蕙圃”等等校园景观,含义隽永,故事感十足,在不经意间对学生的形神气貌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便从此写就。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