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人者应储备“糊涂偏方”
■贾宪章
学生崔某在开学第一天就迟到了,班主任刘老师严厉地批评了他。第二天他又迟到了,刘老师让他在全班同学面前检讨。第三天他再次迟到,他急匆匆地跑到教室前门,不禁在门外犹豫起来。这时,他发现刘老师正向教室后面走。机不可失,他从前门一下窜到了自己的座位。刘老师转身回到讲台接着上课,不仅没有发现教室里的变化,还在下课前“糊涂”地表扬了崔某的进步。当崔某说出了实情后,刘老师马上表扬了他的诚实,检讨了自己的“糊涂”……从那以后,崔某再也没有迟到过。
问题学生需要育人者貌似“糊涂”的教育智慧
刘老师的这种“糊涂”是一种必要的教育智慧。在许多时候,教师的“糊涂”不仅是自身气度和修养的显露,也是对学生宽容和尊重的表现。学生是有差异的,这就需要育人者时时储备一些“糊涂偏方”。很多时候,教师的聪明、才干、博古通今等各种“不糊涂”的素质会淋漓尽致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一方面会让其滋生“心敬仰之”、“心向往之”的情感,另一方面距离感也会不可避免地在一些学生心中悄然而生。要想消除这种距离感,教师必须明白“宽容的糊涂”、“激励的糊涂”、“尊重的糊涂”的魅力所在,发挥“糊涂”的特殊价值,及时创设“糊涂的情境”、“糊涂的环节”;更要巧妙施展自己的“糊涂教法”,让问题学生既觉得周围的人会相信他所炮制的“乌龙事件”,又要让问题学生能够品味出教师“糊涂”背后的意味,唤醒他们自我规范的意识和动力,抓住机会,用好台阶,走向正常轨道。
教育实践需要育人者展现“糊涂魅力”
一是教师施展“糊涂魅力”时,要假装不明白学生的小心思。多数学生为展现自己的风采总会找到一些站不住脚的理由,此时,育人者不仅不要说破,还要“糊涂”地鼓励他们,帮助他们,“糊涂”地参与其中,尊重他们的设想,配合他们的行动……让自己尽可能多地看到学生真实的想法。二是教师施展“糊涂魅力”时,不能无视学生的反应。只要学生愿意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即使他们的观点根本站不住脚,教师也要耐心倾听,不随意打断,不轻易评价,鼓励他们尽可能多地展现出自己本真的一面。三是教师施展“糊涂魅力”时,要真诚包容学生的不足。面对不断犯错的学生,教师不要只有刺耳的批评、严厉的眼神和面孔。即使面对恶劣的事件也应尽量保持心平气和,这样的“糊涂魅力”可以使犯错的学生从不安中归于平静,在平静中反思自己的过错,改正自己的行为。反之,针锋相对的“明白做法”只能让学生的注意力盯着各种批评,身陷错误的泥潭而难以自拔。
教育情境决定育人者如何取舍“糊涂模式”
首先,教师对真相的掌握程度是取舍“糊涂育人”的前提。教师在施展“糊涂”前不仅要备足观察的功课,练好调查的功夫,还应充分考虑各种生成因素,策划好具体过程,设计好相关情节……这样才会让自己的“糊涂”尽展魅力,否则一定会弄巧成拙。其次,教师正确判断学生的自律状况是“糊涂育人”的关键。“糊涂的魅力”不可能适用于所有的学生,不可滥用。只有对育人者的暗示或者提醒具有观察和理解能力、又具有初步自我规范能力的学生,才可以尝试“糊涂方式”,否则,只会适得其反。再其次,教育事件的具体性质应该是教师取舍“糊涂育人”方法的底线,“糊涂的魅力”同样不可能适用于所有的事情,只有一些无伤大雅、无碍原则的小事情,冷不防装装糊涂,可能让惊喜不断呈现。如果是一些性质严重的事情,就必须及时表明立场,及时给予合理的评判。
“糊涂”也是一种教育智慧,如果教师精心构思,灵活运用,“糊涂”也会成为教育实践中一种不可或缺的策略,进而成为一种温暖人心的“风景”。
(作者单位:山东省枣庄市中区实验小学)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