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起古典的美:北京大学昆曲传承计划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1970-01-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带妆示范课《牡丹亭·游园》 大王 摄

  ■本报记者 齐林泉

  3月22日下午,北京大学燕南园51号院,几朵国色天香的牡丹花被插进花圃。手持它们的主人是著名华人作家白先勇,北京大学资深教授叶朗等五年前共同发起“北京大学昆曲传承计划”的人。这是一个深具古典美的仪式,标志着这个计划第一个五年(2009-2013)即将结束,又步入了一个新的五年(2014-2018),也标志着北京大学昆曲传承与研究中心宣告成立。

  北京大学一直有着美育、艺术教育的传统。自从20世纪初,蔡元培校长、吴梅先生等大批挚爱昆曲艺术的学者将它引入讲堂,揭开北京大学与昆曲之缘的序幕,其后几代师生薪火相承。教授俞平伯先生、林焘先生等学者与曲家文人都曾在校园内不遗余力地研习传唱昆曲。校园中众多的昆曲爱好者也组织了学生社团,成为学校艺术百花园中魅力独具的一枝。进入新世纪,北京大学更关注古老的昆曲艺术,致力于在昆曲的大美至美中,探寻民族艺术形成、发展、生存的土壤,重拾中华民族传统美学,重树中华民族传统自信。

  2009年,北京大学昆曲传承计划由北京大学校长周其凤,华人作家、青春版《牡丹亭》、新版《玉簪记》总制作人白先勇,北京大学资深教授叶朗等共同推动启动。该计划从“学研”、“新知”、“推鉴”三个方面入手,通过开设昆曲课,举办昆曲文化周和优秀昆曲项目展演、推动数字昆曲工程等内容,保护昆曲文化、培育昆曲传承新生血液,推动这一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经五年,该计划成功在北京大学开设了四期《经典昆曲欣赏》课程,并由全校本科生公选课升级为通选课;开设了昆曲表演工作坊,由昆曲表演艺术家、青年演员与大学生一对一教学,并排演了校园版《牡丹亭》,让青年人亲身体验到了昆曲的魅力。2011年,该剧作为文化部2011全国昆曲优秀中青年演员展演周交流演出作品,在上海戏剧学院举行了公演。同时,这些精彩剧目每年也在北京大学和周边高校上演,获得了青年学子们的热烈欢迎。而一直在不断推进的数字昆曲计划,则会突破地域的限制,与全球昆曲爱好者分享该计划的数字资源。由于这样的努力,该计划吸引了各大高校不同专业学生自发参与,“北京大学昆曲传承计划”在广大青少年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北京大学学生陆佩这样谈自己的学习感受:“叶朗教授在课上说,美会催生人的责任感。昆曲之美、艺术之美想必更是如此。学习昆曲的时候总会不自觉地萌发对美的感恩,对守护的感恩。谁能忍心看这样的美丽失落?为什么要让前辈们孤独那么久?我同样惭愧于自身与美的差距,并且想为了回报这样的美丽而做些什么。这样想来,美是最励志的了。我依然觉得生活如此美好,依然值得你为之热血、为之奋斗。昆曲于我,是美妙的馈赠。”

  如今,该计划将在现有五年计划成果的基础上,继续深入推进《经典昆曲欣赏》课程精品化,推进将表演带入校园的昆曲传习工作坊,推进数字昆曲艺术档案的建设等。同时,推出“青年昆曲人才培养计划”,针对各高校戏剧戏曲专业优秀学生和青年昆曲演员进行深造,培育昆曲艺术的未来。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