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货”校长张伯苓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1970-01-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从1904年到1948年,张伯苓担任南开校长长达40余年。张伯苓曾总结南开发展的原因在于“能务实,不尚空谈”,其实这也是作为教育家张伯苓一生的行为准则。

  1950年5月,张伯苓将重庆南开中学交给国家后北返,在北京小住后回到天津,直到1951年2月病逝。

  由于担任过3个月的南京政府考试院院长,张伯苓这位在南开校长任上40余年的老教育家,解放后却一度成了不受欢迎的人。张伯苓的名字,一度被人们遗忘;他的许多教育思想,直到今天也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生平

 张伯苓(1876-1951年),名寿春,天津人,是我国近代著名爱国教育家。1894年毕业于北洋水师学堂。1898年在天津爱国士绅、清末翰林严修家设馆,1904年,在严修的协助下,创办了南开学校(南开中学前身),1919年创办了南开大学,以后相继创办了南开女中、南开小学、重庆南渝中学等,使南开成为一个系列完整的著名学府。1948年辞去南开校长。后来将私立南开全部交给国家。

 语录

 南开学生能去在西南做事,四川的机会真多,聚住了别散,够咱作的,能在那销“货”,使人承认我们的“货”;塘沽永利、久大已经承认我们的“货”了,印象就很好,我们创出牌子去得叫人能用。

  教育家之施教育,亦曰顺其自然之性而已。欲顺其自然之性,必先知受教育者之心理、能力及缺点。善者发达之;缺者弥补之。若此方能使之感化。不然,直一机械教师而已,何足贵哉!

  德智体三育之中,我中国人所最缺者为体育。欧美之道德多高尚,公德与私德并重。我国人素重私德而于公德则多疏忽,近则于公德亦渐知讲求矣……至体魄,则勿论欧美,与日本人较,已相差远矣!

  中国教育之两大需要:一为发达学生之自创心;一为强学生之遵从纪律心……中国教育今之最大问题,即为解决如何可以此两种似相抗触之性质,灌入此未来之时代中。

  吾常言,读书可赚钱,只不可赚混账钱;读书可求个人之生活,要更求大众之生活。

  本校之创立,亦即期以教育人才为目的,期引全国人民皆能觉悟。学校正如一小试验场,场内之人皆有信心具改造社会之能力,将来入社会改造国家,必有成效。

  前些年,国人太浮,嚷嚷“打倒帝国主义”。嚷什么?这么大的国,还受人欺负,是自己太没出息。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