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教育:开启未来之门
在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教育成为优先行动领域和决定成败的关键因素。目前,国际教育改革的方向已经指向“塑造未来的教育”。北京市准确把握国内外教育变革的先机,率先在一批中小学校开展了长达十余年的可持续发展教育实践。作为首都教育新的名片,可持续发展教育正成为基础教育改革创新的源泉。
■罗洁
可持续发展教育本质上是可持续发展与教育之间的关系问题。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建设生态文明的时代背景下,基础教育理应明确为可持续发展服务的方向,将“尊重当代人与后代人、尊重差异与多样性、尊重环境与尊重地球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价值观全面融入素质教育,并将其作为课程目标的重要价值导向。
可持续发展教育是一种义务
在对可持续发展教育的认识和实践逐步深化的基础上,2007年12月,北京市教委正式下发《北京市中小学可持续发展教育指导纲要》。作为国内首个省级可持续发展教育行政文件,明确了教育为可持续发展服务的时代功能,倡导将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融入首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全过程之中。这使得可持续发展教育从少数人承担的研究课题转化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普遍参与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
2010年,可持续发展教育写入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成为新时期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战略主题。随后,北京市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培养青少年形成可持续发展需要的学习能力、科学知识、价值观念与生活方式。在素质教育中强化可持续发展价值观教育,在基础教育课程中强化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文化多样性等内容。
这些顶层教育政策设计意味着可持续发展教育已经从边缘走到中心,成为课程和教育规划的重点,它为广大中小学校长、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创新提供了制度保障。可持续发展教育已经不是一种选择,而是一种义务。
学习成为一种责任和生活方式
可持续发展教育重视引导受教育者关注与解决可持续发展的实际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它对学习的解读是“学习以批判方式提出问题、学习阐述本人的价值观、学习整体性地思考问题、学习如何通过实践来应对可持续发展实际问题、学习探索传统与创新的辩证关系”。换言之,可持续发展教育让学习成为一种责任,一种生活方式。
北京可持续发展教育工作者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即开始了将可持续发展教育融入整个教育教学过程的实践探索,鼓励教师在完成学科教学任务的同时,适时引导学生关注与可持续发展紧密相关的现实问题,注重培养学生批判性思考和解决可持续发展实际问题的能力。2004年北京市组织相关专业人员研制了“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专题教育”等市级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引导学生探究身边的交通拥堵问题、人口问题、北京的世界遗产、都市型现代农业等可持续发展的典型现象。
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唤醒、学生的全面成长,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独特需要,关注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的形成,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正成为首都教育新的追求。
资源开发实现“跨界”新格局
可持续发展教育倡导利益相关方的合作,因为只有各方广泛参与进行全系统调整时,才能以最佳方式实现突破和进步。每个人都是教育者,同时又都是受教育者,每个人都是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利益相关者,都会感受到这一教育的影响。
学校教育应突破课堂教学的空间束缚,把学习环境从学校延伸到校外教育机构和社会,拓宽学生的成长空间,扩大他们的交往空间。北京市实施的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就是推进可持续发展教育“跨界”实施的一种探索。北京市通过整合丰富的自然人文资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公益性文化设施、科研院所等社会资源,通过免费或优惠的场所,安全的活动环境,适合的教育教学内容,为学校集体组织和学生个人开展课外活动、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以及学科教学活动等提供平台。从课程管理、课程资源开发、教学等方面整体构建促进教师和学生有效参与的课程开发实施框架,充分满足了学生学科拓展、主题教育、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等多方面的需求。
正在北京市中小学校蓬勃开展的可持续发展教育,将成为广大中小学生手中掌握的一把打开通向未来世界之门的钥匙,教会人们如何可持续发展。
(作者系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