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世界传递中国话语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1970-01-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于虹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与中外记者见面时,说了一句“很接地气” 的话——“打铁还需自身硬”。国人一听便会明白其中之意,但当场被同声传译后,这句似乎与“打铁”有关的话,在会议现场显然无法被国外媒体所理解。之后英国BBC照搬为:The metal itself must be hard to be turned into iron。中文译为:“打铁还需要铁本身硬”。这样的翻译似乎大致传达出了基本意思,但细想,“打铁还需自身硬”中的“自身”,是指“铁”本身吗?英国《每日电讯报》在引用这句话时做了些改动,译为:To forge iron, you need a strong hammer,即 “想要打铁,你得需要个硬铁锤”。这两种翻译方式均体现了英国人的严谨,而美国CNN以及《纽约时报》的翻译是:To forge iron, one must be strong, 意思是“为了打铁,打铁的人得强壮”。这种翻译也比较接近原意,同时也体现出美国人对“英雄和力量”的崇拜。

  同是一句“自身硬”,不同的翻译手法,得到的结果却各不相同,即“铁硬”、“铁锤硬”和“铁匠身体硬朗及技术过硬”。这句话原本出自“打铁还需自身硬,绣花要得手绵巧”,意思是作为一个铁匠必须“自身硬”,才能打出坚固耐用的铁器;绣花绣得好看,手必须要灵活灵巧。但若以此来翻译,也是直译,根本无法理解习总书记党内反腐宣言的决心。事后新华社播发的官方英文版本将整句意译为:To address these problems, we must first of all conduct ourselves honorably,即“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首先要做到自身廉洁”。

  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需要生长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中。语言的翻译不仅是两种文字的转换,更是两种不同文化的沟通和移植,可谓“翻译之为用大矣哉”(季羡林语)。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通过翻译在对外传播的过程中既丰富和发展了世界文化,也使自身在异国他乡获得了新生和一个重新审视自己的契机。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得到国际社会对中国现代文学的肯定,其中,翻译的作用功不可没,因为翻译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外国评委对作品的判断。亚洲很少有作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其中一个重要原因还是翻译问题。作品不是英、法等语言,根本无法被外国评委阅读,何谈获奖?曾获老舍文学奖的长篇小说《受活》,早在2004年底就分别与日、法、意、英四国出版机构分别签订了出版权输出合作协议,可是因为翻译的缘故,这四个译本至今无一问世。可见,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翻译是一座桥梁,但同时也是一道屏障。中国文化到底能否走出去、走多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翻译能否取得多大进步。

  那么,如何在文化全球化的今天,更好地发挥翻译的文化影响力,把中国文化的内涵与底蕴更好地对外传播呢?

  首先,不断提高译者的语言素养,注重英语学习者跨文化意识以及文化创造能力的培养。据统计,我国现阶段高端翻译人才的缺口高达90%以上,由于中西方文化存在巨大差异,译者必须具备良好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很强的文化意识,对于母语社会的文化有较深刻的理解,同时又熟悉目的语社会的习俗和文化特征,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宣传效果和交流效果。为此,要做到语言移植和文化移植并重,不仅要译出其基本含义,更要译出其民族色彩和地域色彩,保证民俗文化词语的内涵得到最为充分的传递,以达到文化交流的最佳程度。

  其次,中国典籍的跨国合作翻译及出版。翻译不仅促使中国文化与异域文化的相遇与相知,赋予了中国古典作品在不同历史时空中的崭新生命,也为世界文学作品的书写创造了新的契机。但即使上千种如《论语》、《逍遥游》、《墨子》等典籍被译为英文,最后往往只在国内发行。国外汉学家中深入了解中国文化的毕竟还是少数,所以只有合作翻译,才能用外国人可以理解的方式更加贴切地表达中文原著,使西方世界深入了解中国文化的本源,从中国的典籍中汲取创作的养分。

  再其次,中国特色词汇翻译。越是全球化,越要有自己的民族特色。随着中国文化对西方乃至世界文化的影响越来越强,反映中国文化的词汇也应该越来越多地融入到西方和世界话语中去。在翻译过程中,我们既要符合目的语的表达方式,又要最大限度地保存“中国特色”。现在有很多词的意义在英文中很难找到对应的表达,如“红歌”和“红色旅游”。此时的翻译就可采用异化的翻译策略,就是译者故意打破译入语的语言习惯,保留原语的异域特征,突出两种文化中内涵相差较大的词语,使读者产生异域感,以便吸引读者的注意。“红”这个词在中西文化中意义是完全不同的,在英语中形容精力充沛、极端热情、有潜在的危险,然而在汉语中红色是指热烈、欢乐、喜庆、革命等意思。异化的翻译策略极大地丰富了目的语文化,同时也更准确地将中国文化所包含的信息传递给了西方读者。这样的“中国英语”逐渐成为了一种既能忠实地反映原文,又能真正成为世界了解中国的纽带;既保留了中国文化的原有韵味,又不失异国情调与吸引力;既有中国特色,也符合英语标准的国际语言。

  当今世界上“汉语热”和“中国文化热”日渐盛行。中国文化的对外翻译也日益凸显出无可替代的重要性。翻译工作者要担负起弘扬中华文化的使命,把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和当今社会的发展现状,及时、有效地传递给世界。

  (作者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公共英语教研部)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