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特色化发展利于大学人才选拔培养
■韩震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走过了十多年风风雨雨的路程,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基础教育下一步改革将走什么样的路?如何使基础教育的改革与高等教育的改革衔接起来?都促使我们必须重新思考。例如,高中教育如何改革就是值得重新考虑的。如果说义务教育的发展更应该是以均等化为价值取向的话,那么高中教育反而应该走特色化发展的道路。
高中特色化利于提高竞争力
高中、大学之间加强联系,才能为高等教育多元化选拔人才创造可能性,促进高考制度的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从高校的角度看,不同的学校有自己的学科特色和优势,除了综合性大学的不同学科之外,还有农、工、医、商等行业性大学,还有语言类院校、艺术类院校、体育类院校。这些院校对生源的要求有很大差异,但是目前除了艺术和体育院校的选拔单独进行之外,其他院校都纳入到统一高考的体系之内。如果高中特色化发展,不同的高等学校就可以到符合自己需求的高中去自主地选拔人才。例如,可以给外国语学校与外国语大学之间更多生源衔接的可能性。
从学生的角度看,不同的人有自己的学习兴趣和特长。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持续动力,特长是学生获得成功的一个基础。高中在一般教育的基础上,通过特色化而吸引具有兴趣和特长的学生,也可为高等学校提供更合乎需要的生源。
从高中的角度看,特色化发展是一所学校获得比较优势和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如果都是同样的课程、同样的教育理念、同样的教学方法,就很难在众多的普通高中当中脱颖而出。但通过特色化发展可以提升自己对某些学生的吸引力,培养的学生也可以为某些特色高校和高校的特定学科所青睐。
现在,社会上多是以学校能够让多少学生考上大学、考上什么样的大学来评判学校的工作状态和教学水平,教师不得不全力让学生准备应试,而不是投身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探索。高中特色化发展、多元化评价,将有利于素质教育和教育改革。
大学主动进入高中开设课程
高中和大学之间可以在某些课程方面加强衔接,从而为许多特色大学、行业大学和地方大学的发展提供机会。
高中和大学之间的衔接可以采取许多形式:如鼓励大学在中学开设某些课程,以便为大学的某些课程和教育提供准备;也可以在特色化发展中,开设一些让有兴趣、有能力的高中生选修的高校课程,以便使拔尖创新人才有超常发展的机会;高校可以让专家到高中开讲座或开设课程,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这种设计不仅支持了基础教育改革所提倡的研究性学习,也会把自主学习和探究精神注入到创新性人才的培养之中。
高中和大学之间的课程衔接能够给特色大学、行业大学和地方大学提供难得的机会。大学主动进入高中,鼓励高中的特色发展,这就为自己的发展培育了人才培育环节的战略性盟友。尤其是地方大学,可依靠自己的地缘优势,把自己的触角渗透到高中之中,为地方高校开辟和建立人才来源基地。
大学衔接性介入高中评价
高中和大学之间的课程衔接要与高考改革结合起来,使二者相互促进。
目前,高等学校的录取仍然主要以高考的分数来确定,即使有一些自主招生也要由某种考试来确定。尽管引入了平时的表现、面试、校长推荐等方法,但社会对选拔公平的要求仍然使考试的权重过重。既然升学和高考已经成为课程改革深入推进的瓶颈,那么从抓主要矛盾的角度看,我们就必须下大力气解决评价问题。通过高中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衔接,有利于改革评价方式和高考方法,推进素质教育和教育改革。
通过高中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衔接,有利于落实道德品德标准的权重和实施。人的道德素质是最根本的素质,我们不能将这个素质变成空洞的标准,必须让其真正成为可评价的素质。既然我们一直强调“德育为先”,那么我们就要在评价和选拔过程中落实学生品德素质的评估与权重。大学衔接性介入中学,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通过高中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衔接,有利于减轻高考的难以承受之重,消解“一考定终身”的魔咒。考试录取本身没有错,错在一考定终身使考试压制了素质教育的空间。通过高中与大学的衔接,高考录取时高校可以参考学生平时的成绩。
通过高中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衔接,有利于学生的综合素质的考察,譬如体育特长、艺术特长、特殊才能、创造力,等等。
高校帮助高中特色发展
高校也应该有所作为,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高等学校可以主动出击,不仅帮助高中特色发展,而且可以根据自己的特色选拔录取学生。
在社会所需求的特殊人才的培养上,政府应该给学校更多的探索权利。譬如,第一,国家急需而人们又不太愿意从事的艰苦专业,如地质、探矿、石油、农业推广、农村教师、乡村医生,在这些方面进行高考改革,给特色学校考生一定的优惠,公众应该不会有反对意见。只要签订协议,完成自己的义务,都可以到国家急需的艰苦行业为国家服务。第二,必不可少而又属于冷门的基础学科专业,如哲学、历史、天文学、考古学等,因为属于冷门且需要特殊的兴趣才能支撑持续学习的热情,这些专业也可以通过高中与高校的衔接发现人才。第三,需要特殊天赋或才能的专业,如数学、文学、艺术、体育等,这些也是能够用特殊的标准加以测定的,通过高中与高校的衔接的培育与选拔也将会取得很好的成果。
(作者系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