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科技学院五位一体打造实践育人新平台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1970-01-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设施先进的实训工厂

  “对学生负责,就要让他们学到真才实学”,黄河科技学院创办者、董事长胡大白这样说。在近30年的办学经历中,黄河科技学院大担探索,针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脱节、人才培养规格与用人单位不相符的问题,不断创新,围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个核心,着力打造以优化实践课堂教学、实现校企零距离对接、引导学生参加竞赛和各类资格证书考试、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组织校外社会实践活动“五位一体”的实践育人平台,形成了“本科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培养相结合”的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十万余名学生,受到用人单位的高度评价。

  变革课堂,提升学习能力

  “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主持人文丽……”这是黄河科技学院《电视播音与主持》课堂的情形。在整堂课中,主讲老师没有任何生硬的理论灌输,而是以学生在演播室实战演练结合师生点评来教学。

  这样的授课方式很受学生欢迎。播音与主持专业的学生们丝毫不掩饰自己的兴奋:“一想到每次上课就像在电视台的演播厅里一样,要么做主持人,要么做导演或是嘉宾,就觉得劲头十足。”

  类似的实践课场景在黄科大还有很多。

  学校引导教师研究认知规律、课程特点和教学艺术,深入开展教学改革,探索适应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特色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先后形成了过程体验式教学、项目驱动式教学、“问题-探究”式教学、仿真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实现了“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为了保证学生能够真枪实战地练兵,黄河科技学院还不断加大校内外实验及实训基地的建设力度。学校建有工学、理学、医学等学科的实验(实训)室84个(实验分室240个),校内实训基地15个、校外实训基地208个;现有教学用计算机6668台,多媒体教室和语音实验室座位数17808个。教学科研仪器设备39816台(套),设备总值1.64亿元。已建成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市级重点实验室8个。

  学校还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从2012年9月开始,学校探索实施“毕业生强化训练营”培养模式,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实训等封闭式强化训练。2012年,学校还实施了“五个一”工程,目前“一本经典著作”已经开始实施,首期试点开设31门经典阅读课,约3500名学生修读,学生反响良好。

  校企对接,增强动手能力

  2013年3月20日上午8点,在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二研究所济南项目区,一个小伙子带着测试仪器,开始一天的网络优化工作。他是黄河科技学院大四学生郭立辉。

  他已经在这里工作了半年,再有两个月,他就将和他的29名同学一起成为集团的正式员工了。这30名同学是黄河科技学院订单式人才培养的又一批受益者。郭立辉满怀感激:“真的非常感谢学校,我还没毕业就能到这么好的单位来,集团为每个人都安排了导师,发现问题随时指导,这半年来,我已经系统地掌握了所负责板块的所有操作技术。”

  订单式人才培养已成为黄河科技学院的一大特色和亮点,学校、企业、学生签订订单培养协议,校企双方根据企业岗位需求和学生发展需求,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采用工学交替、项目驱动、任务导向、现场教学等教学模式,联合开展人才培养,学校企业双重考核,实现学生与企业零距离接触。

  除了上述“中电班”之外,近年来,学校还与苏宁电器、郑州宇通重工有限公司等联合办班。校企双方根据企业岗位需求和学生发展需求,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联合培养,实现学生与企业零距离接触。

  为了实现毕业设计环节与行业(企业)的有效对接,学校还推行毕业设计“真题真做”,由企业结合企业实际问题进行命题,学校导师和企业工程师共同指导,成果鉴定合格后直接应用到企业生产实践中。学生设计的16吨起重机械已投入使用,作品“‘布·伊’礼服设计—民族服饰设计”、“永达食业VI设计”、“王守义十三香形象整合”等均被相关企业采用。

  学校与企业还合作建成校外实训基地,包括中国船舶重工集团第713研究所、河南生茂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共208个。其中,学校与郑州宇通重工有限公司联合建设的校外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每年可接纳机械类相关专业12000人进行实习,已通过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评审。

  此外,学校与企业合作创办经济实体。如与河南交通建设有限公司合作,成立河南路建路桥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在公司正常运营时,吸纳学生做相关实验,参与技术革新。

  参赛赴考,培养创新能力

  逢一必争、逢金必夺,学校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类竞赛活动,并以此作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载体,这已成为学校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要突破口。

  不管比赛的级别是高是低、规模是大是小,学校鼓励学生抓住每一个机会。在全国电子设计大赛、数学建模大赛、齐越朗诵艺术节等各种竞赛中,都能看到黄科大学生的身影。为了帮助学生做好参赛准备,实验实训室全天开放随时给学生提供方便,指导老师牺牲休息时间手把手地教。

  除了精心准备、悉心指导以外,学校还实施“以赛促学”工程,承担所有参赛经费,设立奖励基金,鼓励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和技术技能大赛。3年来,各类竞赛经费和奖励金额达158万元。仅2012年,黄河科技学院学生在学科竞赛中就获得160个国家奖项,其中一等奖23个,在502个省级奖项中获一等奖121个。

  学生杨震虎发明的“山地自行车强制定位V闸”、杨潇发明的“节能减震道轨接头”等获得专利;

  学生陈飞,在第九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跆拳道男子84公斤以上级比赛中问鼎金牌;

  ……

  在这一连串的荣誉和数字的背后,是黄河科技学院对以竞赛和考试为平台,不断提高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探索和践行。

  学校的学生在参加各类职业资格证考试方面也有着便利条件。2011年,黄河科技学院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正式获批成立,这是一所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管理部门批准成立的国家职业技能考核鉴定机构,对在校学生提供建筑类、计算机类等三十多个工种的职业技能鉴定,确保学生一人多证,一专多能。学校医学院国家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连续5年通过率达到90%以上,2011年执行新考试大纲后,考试通过率仍然保持在90%以上(本科95%,专科91%)。2012年,09级法学专业96名毕业生共有67人参加国家司法资格考试,通过率达40.3%,远远高于全国司法资格考试A证平均10%的通过率。据统计,黄科大毕业生的职业资格证持有率达到80%以上。

  校园活动,锻造综合素养

  2012年12月,学生李燕凭借实力,在全国青联的选拔中,脱颖而出成为河南省仅有的学生代表,参加了全国百名青年出访泰国活动。在访泰的十天内,李燕出众的沟通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博得了团员们的一致认可。

  翻开李燕的履历,这个文静秀气的姑娘是学校广播站旅游组组长,在校内外多个活动或比赛中担任过主持。她说,是黄科大给我提供了实践锻炼的平台,没有在黄科大的经历和收获,就没有我的访泰之行。

  学校开办有青年志愿者协会、电子协会、大学生文联等近30个社团,为学生们提供一个提高综合素质的平台。学生们可以凭着自己的喜好,在多种类型的社团中,找到发展兴趣、展现才华、拓展专业、自主成长的舞台。2012年学校举办了社团文化艺术节,将28个社团的成果在文化广场集体展示,还开展了简历制作大赛、微电影大赛等活动。在一个多月的活动中,有近两万名学生踊跃参加,展示才华。

  同时,学校每年还坚持以校园文化艺术节为龙头,开展多种校园文化活动,不断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和人文素质。如开展“我的青春故事”主题团日活动,“秋韵杯”演讲比赛、“七人制”足球赛、周末文化广场等活动。特别是学校精心打造的“黄河讲坛”,自2007年开播以来,已举办了一百多期,先后邀请诸如中国工程院院士戚发轫、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王百姓等专家学者和英雄模范来校作报告,在学生中引起很大反响,已成为学生竞相参加的文化盛宴。

  校外实践,提高责任意识

  2012年12月12日,黄河科技学院环保绿色营活动荣获河南省优秀志愿服务项目。

  消息传来,在黄河沿岸的村村落落里留下足迹的师生们都倍感振奋。环保绿色营项目是黄河科技学院2009年7月发起策划的,也是国内首次徒步调研黄河活动,已成功举办四届。4年来,每年的7月,黄河科技学院的志愿者们组织全国其他高校的志愿者一起,开展黄河调研、民间走访等活动,旨在呼唤更多人保护母亲河。志愿者张亚利同学在日记本上写道:“在中牟万滩镇的黄河湿地回访中,在感悟自然魅力的同时,我也暗下决心,无论以后从事什么工作,都要利用节假日时间为母亲河奔走呼吁、保护母亲河是我一生最重要的事业!”

  黄河科技学院高度重视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多年来,学校积极组织学生参加了《保护母亲河》、《行知大河》等多种志愿者活动,成立了智援西部、大学生志愿服务中部计划支教团队等重点志愿支教团队。

  学校每年坚持组织“三下乡”、“四进社区”等活动。仅2012年暑期,就设计哲学社科、经济建设、教育文化等调查报告题目89个,组建22支社会实践服务团队到全省各个地方。同时,首次引导团队将社会实践与各种竞赛相结合,鼓励学生带课题、立项目地进行实践。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