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系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五四讲话精神座谈会发言摘登
职业教育助青年圆梦
上海信息技术学校校长 邬宪伟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职业院校担当着造就各行各业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重任,帮助他们缔造什么梦想,怎样实现梦想,是我们的责任。从这个意义上说,职业学校是广大师生“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的“梦工厂”。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青年提出的五点希望,为我们进一步做好职业学校工作指明了方向。
一是要通过三管齐下,让学生坚定理想信念。上海信息技术学校五十多年的建校历程中,始终重视对全体师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我们通过德育课程让学生明理;通过党建、团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办学理念、育人宗旨,落实在主题党(团)日、志愿者服务、青志队等活动中,让学生体验;通过每学期举行“创、建、做”表彰,树立起个人和集体的榜样,让学生“追梦”。
二是举办“博学节”,让学生练就过硬本领。我们设立“博学节”,围绕专业和综合技能开展竞赛活动。每年“博学节”的主题既体现传统文化的传承,也跟随时代脉搏的跳动。每一届“博学节”都是全校师生的追梦活动,追学校之梦——造就一大批技能精湛、习惯优良、品格高尚的技术技能人才。
三是推行双重学分制,让学生勇于创新创造。创新是我校师生梦想的共同基调。这源自我们在办学中坚持变“教育的选择”为“选择的教育”。融合了课程和德育的双重学分制,彻底将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除了专业有必修课、限定选修课、选修课,德育也有自主发展的课程、活动,并可以转换为学分。学生不仅可以决定学习的内容,还可以自由选择学习的时间乃至时段。
四是强化专题教育,让学生矢志艰苦奋斗。在学校办学中,我们凝练出“树信、乐业”的校训。在校内,我们将艰苦奋斗解读为对业的坚持、执着和恪守。新生入学前,有一周的入学教育;开学后有一周行为礼仪教育、一周素质拓展教育;专业学习前,有为期一周的入门教育;实习前有一周的职业准入教育。每学期还将劳动教育和实习都纳入教学实践周。这些都是为了让学生在劳动中体验劳动的价值。
五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学生高尚品格。教育不是制造标准化产品,育人的过程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份美好塑造另一份美好的过程。师资队伍的建设是这个“梦工厂”最具竞争力的软实力,有好的老师才能造就好的学生。上海信息技术学校教师中有名师、有劳模、有金牌指导教师。我校黄虹老师是上海市班主任带头人,以唯一的职教教师身份位列全市8个班主任工作室榜首。我们把师德放在首位,用高尚的师德感染学生,影响学生,造就学生优良的品德。
职业教育是一项崇高的事业,立德树人任重而道远。探求共同发展的出路,寻找个性化发展的突破,开辟人本化培养的途径,是一个缔造梦想、实现梦想的过程。我们将继续努力,为托起每位学生的成才梦想而努力奋斗。
培养具有理性与人文精神的青年
北京市第四中学校长 刘长铭
94年前,爆发了震惊中外的“五四运动”。也是在这一年,北京四中首任校长王道元先生撰文,告诫学生要“自食其力”、“协同尚义”、“贡献群众”,要“厚其积储、大效于世”。北京四中始终将培养“以天下为己任、同人民共呼吸”的有为青年作为教育使命,形成了优秀传统,代代相传。今天,北京四中的培养目标概括为培养“杰出的中国人”,即:“培养忠诚和服务精神,以及追求卓越的职业与生活态度……”这些已经内化为四中人的理想与行为准则。
——2008年汶川地震后,北京四中毕业生李赛从国外直接飞抵灾区,从废墟中救出7名幸存者,随后又建起帐篷学校……
——2009届学生丁艺莎在成为高考状元后对师弟师妹们讲:“母校能给我们什么?首先,是一份纯洁与安宁。其次,是一份求索真理的热情与对真善美的坚定信仰。再其次,是一种忧国忧民、重担在肩的责任与使命感。经过在四中的学习生活,一种被称为最高理想的社会理想会在你心中滋生,并成为你一生的航标……”
——2011年,北京四中毕业生杨临风向甘肃农村学校捐出了第一批1000台自行设计生产的平板电脑。他从哈佛大学毕业后,全身心投入改善我国西部农村教育的公益事业当中。他写道:“当我每每向别人自豪地提到毕业于北京四中的同时,也会想到还有千千万万上不了四中的孩子……我真的非常希望能让中国农村的孩子都有机会接受到母校的教育,做合格的中国人和世界人……”
——去年,北京四中道元班学生李江、王诗毓先后深入北戴河和贵州山区,追踪调查尘肺病病人的生活状况和医疗状况,完成了38分钟的纪录片《不能呼吸的痛》,呼吁全社会关注并救助这一弱势群体……
近年来,北京四中每年组织上百名学生赴农村贫困地区支教,让学生体验生活,了解国情。这一活动深刻影响了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强烈激发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学生发自内心地写道:“从此以后,消除贫困成了我一生的追求。”从今年开始,赴农村支教将成为北京四中学生的全员行动。
今天我讲这些,是要表达我们对中国梦的理解。就知识传授与技能训练的水平来讲,我国的基础教育是世界一流的,但教育的终极追求还不仅于此。教育离不开训练,但训练不是教育的全部。教育更重要的使命是思想、文化、精神和价值观的传承。这需要学校教育工作者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教学观和人才观。国家振兴,教育为本。中国梦的实现,不仅需要千千万万术业有专攻的人,更需要千千万万甘于为这片土地付出汗水奉献青春的人。培养青年一代具有人文精神和理性精神,具有良知、信仰、崇高、尊严、使命、责任感和博爱精神,应当成为我们的教育价值追求,成为我们的中国教育梦。只有当我们的教育梦实现的时候,我们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才能最终实现。
青年要继承五四精神奋发有为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师 梁振华
历史充分证明,青年是社会上最有梦想、最富活力、最善创造的群体。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民族就有前途、有希望。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五四重要讲话,高度概括了青年一代在实现中国梦这一伟大历史愿景中的地位和任务,强调中国梦属于青年,并终将在一代代青年锲而不舍、驰而不息的奋斗中变为现实。习总书记对青年提出的五点希望,言语温暖平实,却掷地有声,催人奋进,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中国梦不仅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更是青年的梦。实现中国梦的过程,就是青年成长的过程。而唯有将个人梦想融入中国梦,才能在实践中有发展,获得人生价值。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五四讲话精神,就是要坚定理想信念,凝聚爱国主义的强大动力。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94年前,青年学生面对民族耻辱、家国危难,决然高呼“还我青岛”、“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口号,誓与民族共存亡,爱国之情昭古砥今。在新的时代下,圆复兴之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爱国主义最生动的实践目标。如今的青年生活富庶、衣食无忧,缺乏艰苦环境的磨炼,缺乏对国情和历史规律的深刻了解,易存浮躁、功利心理,易在爱国观念上存在困惑,更需要在爱国主义精神的感染和砥砺下,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作为青年教师,帮助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增长知识,锤炼意志,是我们实践中国梦过程中义不容辞的责任。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五四讲话精神,就是要高扬科学、求实的思想之光,立足本职岗位创新创造、有所作为。习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在今日,革故鼎新、追求真知的“新青年”精神仍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作为高校青年教师,作为学术一线的青年知识分子,要做有热情、现代意识和公共关怀的主体,敢于求实,勇于创新,像我的学生们一样如饥似渴、只争朝夕地学习,既扎实打牢基础又及时更新知识,既刻苦钻研理论又积极掌握技能,不断提高与时代发展和事业要求相适应的素质和能力,努力研究、创建融合民族性与现代性的先进文化体系,成为科技创新的生力军,在推进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和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中有所作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贡献。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五四讲话精神,就是要走与群众相结合的道路,躬身实践、甘于奉献。“走向社会、深入群众”,这是五四时期青年学生的行动口号,冲破狭小圈子,放眼广阔天地,他们誓将“小我”融入“大我”之中。习近平总书记在五四讲话中亦教导广大青年“青年时期多经历一点摔打、挫折、考验,有利于走好一生的路。”作为青年教师中的一员,我们要将“为学术”与“为人生”、“为社会”结合起来,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增益其所不能;发扬“学为人师 行为世范”的精神,勇于到条件艰苦的基层、国家建设的一线、项目攻关的前沿增长才干、建功立业,到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实现自身价值和人生追求。只有这样,才是对百年五四精神最好的继承。
创新创造与艰苦实干成就梦想
南开大学2011级本科生 郭鑫
我是南开大学的一名大二学生,很荣幸地参加了5月4日“实现中国梦、青春勇担当”主题团日活动,现场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总书记对我们青年提了五点殷切希望,对广大青年认识中国梦、理解中国梦、如何奋斗并实现中国梦做出了详细的阐释,他还在讲话谈到“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总书记对青春如此温暖的解释令我感动。下面我结合个人经历,具体谈谈如何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对我们的要求。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