筚路蓝缕不止步 特色立校敢为先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1970-01-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温州大学服务地方的脚步不仅限于企业,其触角也在慢慢向政府层面延伸。温州大学正以此为契机,努力打造政策研究的智囊团、创新基地和人才摇篮。许多政府产业发展规划“出炉”,均可以看到温大在背后支撑的“身影”:

  2008年,学校与温州市统战部门联合打造世界温州人研究中心。研究永嘉学派如何发展成现代社会发展的动力,研究温州人的国际形象,研究温州的商人文化、特殊的创业模式。

  2011年,温州市决策咨询委员会成立,第一批有20多位专家,其中来自温州大学的就占了11人。不仅如此,该决策咨询委员会下设的公共政策研究院就直接放在了温州大学。两年来,学校获得了34项直接委托研究课题,包括温州社会建设与管理问题研究、建设“世界温州”研究、杭甬青厦温发展比较研究等。

  2012年3月,国家决定设立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实验区,为全国金融改革提供经验。温大为对接这一国家战略,精心挑选了商学院金融学、法政学院金融法、人文学院金融史研究人员成立了温州大学金融研究院。随后,温州市政府部门在温大建立温州市金融研究院,并聘请了中国金融改革著名专家谢平担任执行院长,来自厦门大学、西南政法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以及金融相关机构数十位专家组成了专家团队。半年多来,该院已开展了13项研究,并产生了一批研究成果。其中,《关于利用跨境金融创新产品促进温州本土制造业升级的建议》已获得市领导批示。

  人才强校

  引来源头活水 打造人才高地

  如果把高校比作湖泽的话,人才就是水源。没有源头活水的死湖最终将难逃干涸的命运。为了学校的持续发展,温州大学在“十一五”期间制定了人才强校的建设、发展主战略。

  要实现“人才强校”,首要的任务是引进人才。如何增强学校对高水平人才的吸引力是决定引进人才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为此,温大一方面争取市政府配合,拿到房源,为引进人才预留的80平方米以上房子还有120余套,还承诺解决引进人才的家属工作安置、孩子入学、落户等问题,彻底打消了外来人才的后顾之忧。在经费方面,学校给予引进人才安家费3万-10万元、科研启动费3万-100万元(不含研究室建设经费)。

  学校在促进人才个性化发展的同时,侧重创新团队的发展。在师资总量扩大的基础上,确保师资队伍结构优化、质量提升。在这一方面,温大的战略是重点抓好高端人才、创新团队引进,大幅提高具有博士学位师资总量;严格调控师资队伍的学缘结构,不断优化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和年龄结构;围绕“学科带头人+创新团队”基层学术组织建构方式,建立有序的团队协作模式和合理的业绩分配机制,提高团队创新活力。

  在青年教师培养方面,温大除了有青年教师博士化计划外,还特别制定了被称之为“上山下乡”的国际化计划和实践能力提升计划,即每年派出一定数量的教师出国深造,每年派出一定数量的教师在企业挂职锻炼,并承诺脱产期间,待遇不受影响。能上天、能入地,既有学术水平又有实践能力是学校对青年教师提出的要求。

  在人才激励制度建设方面,温大进一步完善了专业技术职务评审、聘任办法,逐步形成了重实绩、重贡献的激励机制。参照省内高水平大学的评选标准,适度提升职称评审条件,严把评审关,近年已形成新晋高级职称教工平均业绩不断提升的良好态势,在教师中形成了“比赶超“的健康向上的竞争氛围。为进一步体现对优秀人才的重视,学校推出了《温州大学人才、团队资助和奖励办法》等文件,分别从教学和科研两方面入手,重点培养和奖励做出优异成绩的团队和个人,营造有利于促进优秀人才成长的政策环境。

  2006年以来,温大新增国家教育部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人选3人,国家特殊津贴获得者4人,3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浙江省千人计划人才8人,27人次入选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

  “把温州大学建设成为一所教学研究型大学,这是学校‘十二五’的建设目标,这个目标既是社会对学校的需要,也是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全校教师发展的需要。学校在师资力量建设方面出台诸多措施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打造一个有利于人才快速成长的环境,让更多的青年才俊脱颖而出。”温州大学校长蔡袁强说。

  创新管理

  探索学区制改革 拓展育人空间

  如今,高校学生生活区逐渐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载体,承担着学生生活、学习和社会活动的重要职能。然而,受制于学生生活区的服务场所、活动设施、休闲场地、宣传阵地等不足,难以开展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达不到育人效果。学生工作总体依然重“管理”而轻“育人”。

  从2010年起,温州大学从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高度,开始对学校学生教育管理模式进行全面的反思和有益的探索,创新性地推出了“学区制”学生教育管理模式改革。

  在学校的推动下,温州大学的学生宿舍群被分成了三个学区,分别以温大历史上三位名人黄溯初、苏步青和谷超豪来命名,即“溯初学区”、“步青学区”和“超豪学区”。每个学区内住着来自不同院系、不同专业的学生。

  温州大学学工处处长王定福说:“学区制改革打破了学生生活区与学院之间的界限,实现思政工作的全覆盖,把学生的教育空间从课堂延伸到公寓,使学生教育和服务实现网格化管理。”

  在学区制管理模式下,传统的“校-院-系-班”的管理层级逐步向“校-学区-宿舍”的管理层级转变,管理的终点直接指向学生宿舍这个最基本单位,管理层级的扁平化和管理中心下移的趋势明显。与传统的学生教育管理实行以条为主、条块结合的行政管理体制不同,学区制管理模式下,学院与学区之间、学区与后勤之间、学区与职能部门之间工作的横向联系增多,不同工作内容的交叉融合增多,工作信息的双向反馈增多,管理的网格化表现突出,随之而来的是各有关职能部门和学院工作运行机制的调整和工作方法的改变。

  学区制改革同时也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教学、科研和思政工作是密切相关的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学区制改革还要处理好学区事务性工作与学院学术性工作之间的关系以及专业教师、寝室导师、班主任等参与公寓育人工作实践之间的关系。

  一方面,通过抓硬件设施建设,改造学区学生服务大厅,配强配齐学区思政干部队伍等;抓软件建设,进一步细化学生的服务管理,完善制度建设,营造学区文化建设等,扎实推进学区制改革。另一方面,根据在校生活区的分布情况,在三个学区设置了三个学生服务大厅。服务大厅设有综合办公室、党团建办公室、学生心理与资助发展中心、学生宿舍管理与服务中心4个科室,为学生日常事务的办理提供一站式的服务。与此同时,在每个学生楼栋设立了党员活动室、自习室、朋辈辅导室等便于学生学习交流的硬件设施。

  在软件建设中,学区注重服务育人的作用,将教育管理与学生生活指导相融合。学生遇到烦心事可以去学区的“朋辈辅导室”和谈心室;寻求生活上的帮助可去“学生资助中心”和“党员之家”;综合办公室、党团建办公室、学生心理与资助发展中心、学生宿舍管理与服务中心等处可办理一系列党员发展、助学解困、评奖评优等事务。学区辅导员在宿舍楼与学生们同吃同住,开通并公布学区事务服务热线。

  学校出台了学区制改革的配套规章制度,促进学校组织部、团委、保卫、后勤、学院、学区间形成工作合力。成立学区党工委,由分管学生工作的党委副书记任组长,指导学区的具体工作开展;制定《温州大学学区学生工作联席会议》,以加强学区与学院之间的信息沟通和协调等。

  路漫漫其修远兮,温州大学将继续上下求索,努力将学区打造成为融“思想教育、行为指导、生活服务、文化活动、道德实践”等功能为一体的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德育阵地、学生学习生活的成才基地和校园文明建设的道德高地。

  爱心满园

  围绕志愿服务 浇筑校园文化

  大学精神是大学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它与校园文化交互激融、互相影响,引领着大学发展。校园文化作为大学精神的具体载体,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高校的人才培养特色。在温州大学,十余年来的志愿者工作已经形成一股清新之风,无论是在校园里,亦或是温州、浙江、乃至全国,都能嗅到。

  80周年校庆志愿者招募,800个名额,3000多人报名;“小浪花”(第八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志愿者昵称)招募,40个名额,600人报名;“两项计划”志愿者招募,温大报名及参加人数多年位列省内高校前列,学校也因此多次获得优秀组织工作奖……不仅在校园活动中“抛头露面”,在世界温州人大会、中华龙舟赛、温瑞塘河环境治理等校园外的活动中,都不乏温大志愿者的身影。再比如,在公共事件中,勇于担当和奉献的志愿者也从不缺席,“7·23”动车事故中,百余名志愿者迅速反应,第一时间投身于抢救伤病员的志愿活动中,受到社会的高度赞誉。

  然而,温大的志愿者文化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是“坚持”二字。以数学学院“洪殿敬老”志愿服务为例,坚持了22年时间,现在最早的那批志愿者的孩子都上大学了,但志愿服务的接力棒却一直未间断,并不断加以提升拓展,由关注老人的物质需求向关注精神需求转变。2012年重阳节前夕,志愿者与温州市文明办一同举办“金婚圆梦、爱满温州”大型公益活动,帮老人们找回相濡以沫的点滴记忆。另外,教育学院“知心姐姐”志愿服务队用了18年的时间,以志愿之光照亮孩子的成长和前行的道路。2012年被共青团浙江省委授予“浙江省级示范12355青少年服务台基层工作站”荣誉称号,温州市仅2家单位获此荣誉。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