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后教育国外如何作为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1970-01-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掌握谈话技巧。教师可以设置一些规则,例如把上课开始的10分钟专门用来谈论灾害创伤但不要超时,以避免不幸的阴影笼罩课堂。教师应注意控制任何助长恐怖情绪的谈话,保持冷静并向学生传达明确的信息——危险已经过去,现在的任务是重建生活。

  分享经验和感受。教师可以和学生谈起自己的创伤经历,向他们演示应急情况下的恰当处理行为。

  寻找积极的变化。可以让学生谈起灾害如何影响他们的家庭,注意寻找积极的变化以及学生在这段时间里展示出来的勇气和力量。应让学生看到教师在关心他们,有人在支持他们。

  对学生提出清楚严格的预期和行为限制。学生面对自然灾害和心理创伤时可能会出现宣泄或错误行为,对此教师要有清楚的行为预期和要求。向学生提出的要求应前后保持一致,并告诉学生合乎逻辑的行为后果而不是惩罚性的后果。这些行为后果应予以兑现,例如没有完成作业的学生让他午饭时间在老师那里写完作业。

  发挥伙伴机制的作用。让学生互相结成对子,保证每个学生在学校都有可以得到伙伴的帮助。学生还可以通过伙伴获得精神上的和学业上的支持。

  安全的放松空间。在班里设置一个特别的安全空间,让学生在感觉难过时加以利用。可在教室隔壁设专门房间,或在教室外边摆放一些椅子。学生可以利用这些空间在需要时让自己平静一下,教师也可以在这里跟学生进行单独交谈。

  提供选择机会以恢复心理控制。通常年幼学生在遭受创伤之后会产生一种无力或失去控制的感觉。可以提供一些需要做出选择的机会或是让他们投入班级活动当中,这对部分学生会产生有效的作用,使他们恢复自我控制的感觉。例如,就参加读书还是参加科学实验等做出选择,或是就不同的作业题目进行选择,帮助组织募集基金的活动,等等。

  提前计划困难时刻的帮助。学生可能在特殊时刻重新体验创伤心理和悲痛情绪,例如灾害纪念日,已故亲人的生日,复活节,圣诞节等节日,这时他们可能会表现出强烈的情绪或问题行为。对此应提前做出计划以便给予援助和干预,例如在纪念日搞一些活动,让幸存者谈心得体会,等等。

  对可能引发学生应激反应的情况预先做好准备。例如,组织学生进行消防演习以及拉响警报的训练,让学生知道在紧急情况时关闭所有照明设备或是大声求救,等等。

  帮助学生建立援助体系。教师应帮助学生确认谁是可以帮他们解决困难的人,包括学校咨询师、年轻助手等工作人员,让他们知道在必要时寻求援助。

  德国青少年红十字会致力于向学校提供急救方面的教育支持——

  德国:对学生进行急救培训

  ■秦琳

  德国社会、教育机构和家庭非常注重儿童的灾害预防和安全教育

  在德国的幼儿园里,四五岁的儿童会跟随老师参观警察学校,了解警察的职能,学习基本的交通规则,认识重要的信号路牌。他们也会去消防局参观,学习基本的防火、防灾、防电以及报警知识。幼儿园还会为小朋友播放有关自然灾害的科普电影,引导他们认识自然灾害的存在及其危害性。

  急救培训也是德国安全教育的突出特色,其中,德国青少年红十字会扮演着重要特色。多年以来,德国青少年红十字会一直致力于向学校特别是小学提供急救知识方面的教育支持,并设计适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的急救和危机应对教学方案及课程资料。这一教学方案贯穿一年级四年级,并循序渐进地教授相关知识。例如,一年级学生学习小外伤的自救处理;二年级学生学习求助、报警、救援的相关知识,以及中毒、吞咽异物引起的急性腹痛的处理;三年级学生学习止血知识以及骨折的处理;四年级学生学习头部受伤和休克的处理。

  德国青少年红十字会所宣扬的理念是“没有人因为年龄小而不能施救”。除了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应对事故和突发事件的能力、尽可能减轻可能发生的事故或灾害的后果之外,急救培训还能帮助孩子更好地建立安全和自我保护意识,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社会责任感。年龄大一些的学生在接受了一定时间的急救培训并考核合格后,还可以担任校园医疗服务志愿者。除了红十字会外,德国还有很多卫生学校向中小学师生提供急救和安全教育培训。

  可以看到,德国的校园安全教育不仅是教育机构的工作内容,更是社会各个部门——政府、安全和医疗部门、公益组织、安全部门共同参与的社会事业。德国社会的共识是,保障少年儿童的安全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安全教育和急救培训是教育过程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

  在智利中小学教学中,一直都有针对地震的预防和减灾课程——

  智利:培养地震专业人才

  ■方勇

  智利位于南美洲西南部,由于其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境内多火山,地震发生频繁。虽然智利的国土面积还不足76万平方公里,但是全球约1/4的地震能量是从智利释放出来的。

  2010年,智利发生8.8级特大地震。尽管被称为人类有记录以来的第五大地震,但这次地震在智利仅造成500多人死亡,只有0.1%的1985年以后的建筑物遭到损坏。

  智利作为一个多地震之国,却能把地震的破坏减轻到最小,这得益于智利制度化科学规范的防震减灾教育。智利宪法规定,各大区区长和省长具有采取一切必要措施防范和应对突发灾害的权利和义务。

  智利非常重视本国地震专业人才的培养,该国建筑系的学生进大学第一年就要重点学习抗震设计,而且房屋抗震设计成为智利各大学建筑系课程中最重要和最基础的一课。经过多年的人才培养,现在智利人均拥有全世界最多的地震学家和地震工程师。

  早在1940年,智利就颁布了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并将不合规范的房屋强行拆除。在智利,只要是经过规划和批准建设的房屋,必须要通过8级抗震检测,并且有严格的法律条文规定。

  从1977年开始,智利每年都会举行多次不同规模的地震模拟演习。各级学校也每年定期举行防震演习,并且人手一本关于地震应急逃生的手册。

  在智利中小学教学中,一直都有针对地震的预防和减灾课程。这些课程包括防疫、自救、心理、生理等内容,指导学生如何面对自然灾害,在灾害来临时如何处理危机和自救,在灾害发生后如何面对伤亡等。课程不只是课堂上的照本宣讲,还经常临时性地安排突发事件的演习,以训练学生的临场应对和自救能力。

  同时,小学在开学第一天就进行地震疏散演习。警报拉响时,小学生们迅速躲到教室承重墙边的桌子下。警报停止后,小学生们在教师的引导下快速疏散到操场上。经常性的演习让小学生们从小就学会了与危险共处,并在地震来临时不惊慌。 

 【链接】 

  世界灾后教育一瞥

  联合国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制定了紧急状态下的教育手册,并及时向受灾国家派遣心理专家,对受灾儿童进行危机干预,帮助他们尽快回到学校。同时,其还制作漫画、动画片等,对受灾害影响的儿童进行心理援助。

  美国 美国政府特别强调对儿童等高危人群进行灾后心理辅导。灾后儿童心理重建是一项需要持续进行的工作。美国研究表明,灾难之后,多数群众的应激反应会在1至3个月内逐渐缓解,但仍有少量人群继续保持症状,而且有人最初并没有表现出症状,在事件发生数月后才出现延迟性的创后反应。

  印度尼西亚 印度尼西亚政府重视灾后的教育重建工作,包括学校重建和学生的发展。同时,政府重视发挥自身教师发展体系的作用,寻求教师发展的持续性,从而完成灾后教育的长期规划。(黄金鲁克 辑)

  (本版文章除《世界灾后教育一瞥》外,作者单位均为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国际比较教育研究中心)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