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课程领导力是学校课程变革的核心
学校课程发展是一项合作的事业,需要校长、教师、专家、学生、家长和社区各方面力量的参与。构建课程领导共同体,让课程参与者共同承担课程领导的责任,分享共同的价值观,是学校课程变革的必然要求。
■杨四耕
提升课程领导力是学校课程实践的核心内涵,也是提升学校课程品质的基本保证。“课程领导”并不是“课程管理”概念的简单替换,它折射了民主、开放、沟通、合作的基因。从课程实践的角度看,课程领导是一种角色,更是一个过程。
课程领导是一个持续变化、充满活力的互动过程。其间既要关注学校领导者的专业参与、决策和发展,也要关注学校情境因素对教师和学生参与学校课程的影响。课程领导力是个体在与群体互动中,对群体提升课程品质的影响力。提升课程领导力意味着对课程的判断力、理解力、规划力、执行力和评价力的提升。
校长进行课程领导的主要措施是:厘定学校课程哲学,规划学校整体课程;健全课程开发组织,监控课程实施过程;创造自己的高效教学经验,推动以有效学习为中心的变革;组织教师团体的合作,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教师进行课程领导的主要措施是:根据课程方案,通览学段教材;参照课程标准,拟订学期教学计划;编拟学习单元,整合课程资源;充实课程内容,创造自己的课程;推进课堂教学,评价课程效能。
学生具有参与学校课程变革的能力,共享学习权力是学生参与课程变革的本质,学生成为研究者,是参与课程变革的关键。
课程领导对学校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课程领导促进学校发展的具体表现是:优质教育理念的确立、学校发展规划的制订、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教学质量的提高、学校文化的重塑、学校管理的优化以及相应课程连结的创造。
总之,探讨课程领导的理据、途径、措施和条件等问题,确立校长、教师和学生领导学校课程变革的合理性与可能性,揭示中小学课程领导力提升的基本规律,为校长、教师和学生成为真正的课程领导者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技术,是我们的共同追求。
提升课程领导力是课程研究的应然诉求,也是学校课程实践的实然状态。学校课程发展是一项合作的事业,需要校长、教师、专家、学生、家长和社区各方面力量的参与。构建课程领导共同体,让课程参与者共同承担课程领导的责任,分享共同的价值观,是学校课程变革的必然要求。着眼愿景创建、环境创设、行动创生之过程,把握制度建设、文化更新、观念变革、技术革新之取径,采取开放、参与、共享、多元之策略,是学校构建课程领导共同体的基本思路;成立课程发展委员会,加强教研组和备课组的课程慎思,强调领域和主题的课程统整,创建完全的课程连结,规划学校整体课程,创造自己的高效教学经验,是学校构建课程领导共同体的基本方法。
我们倡导校长、教师和学生共享课程权力,共同领导课程变革之观点。根据课题研究需要,我们或者“理论先行,实践验证”,或者“实践探索,总结提升”,或者“理论与实践互动,形成模式”之研究路径。
提升课程领导力是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需要,也是提升教师专业水平的需要。近年来,伴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扎实推进,在全国范围内涌现出了一大批“草根”性质的教改经验,它们为全国中小学推进课程教学改革、“理性”提升教学有效性起到了一个示范作用。我一直相信,每一所中小学都蛰伏着诗意,每一位教师都内蕴着创造的热情;每一所学校都是一个奇迹,每一位教师都是一个奇迹。我一直以为:“当你把教育理解成‘教书’时,你会自然而然地成为教书匠;当你以为教育就是‘教学’时,你会为了那些功利的目的而日复一日地消耗体力;当你把教育想象为‘教育’本来的样子时,你就会发现书香飘溢、诗意流淌、智慧碰撞、心灵相遇才是真正的教育!”我们每一个人内心的诗意和创造的热情,需要我们自己去点燃,去绽放。这样才有可能与“真正的教育”相遇!
我们从“变革”的视角,以“变革”的哲学看待课程领导的理论与实践,分析、解决中小学课程改革的系列问题,主要包括《学校整体课程规划的七个关键》、《创造自己的高效教学经验》、《百草园课程:架构与创生》、《无边界课程:框架与实施》、《阶梯式课程:设计与实施》、《课程统整:“后绿色学校”的想象力》、《磁性课程:当文化与儿童相遇》、《“更儿童”的课程:阶梯式课程的深度推进》、《特色学科建设:理论与实务》等。
在我看来,课程即想象力。课程不仅仅是确定的内容,它往往是弥漫的,具有“精确”与“模糊”的双重特性。这样,课程似乎更像一枚石子投到平静的湖面产生的“涟漪”,而不仅仅是那颗石子。课程是为了“忘却”而不是为了“记忆”。抛开了教科书,忘记为了考试背的细节,剩下的东西才有价值。知识的细节是很容易忘记的,一旦需要它们,又是很容易记取的。所以,把精力放在记住知识的细节,既吃力又无价值。那个应该剩下的、配称为教育的东西,用怀特海的话说,就是完全渗透入你的身心的原理,一种心智活动的习惯,一种充满想象力的生活方式。西塞罗有一句名言,大意是:教育让人摆脱奴役,而非适应现实。今天的教育,恰好相反,正全力做一件事,就是以适应现实为目标进行“考试大比拼”。人在社会上生活,当然有适应现实之必要,但这不应该是教育的主要目的。教育最重要的价值在于使人的天性得到生长,使人的内心变得丰盈,灵魂得以栖息。因此,我们的教育有必要让儿童做一点与考试、成绩没有关系的事,做一点跟情感、心灵和境界有关的事。无用,是让脚步暂停等灵魂跟上;无用,是不功利本真地享受学习;无用,是以快乐战胜焦虑,迎接生命的新境界。无用之用,这或许就是“变革的课程领导丛书”的价值吧。
(作者单位: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变革的课程领导”丛书(《课程统整:后绿色学校的想象力》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