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劝阻帖”风行折射出啥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1970-01-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沉石 绘

  高考临近,一则关于志愿填报的新闻引发热议。新闻中提到,到学校采访志愿填报的记者,被学生问及学新闻学专业怎么样时大摇其头,学校的教师则对学生报师范专业持保留态度。记者和教师同时“吐槽”自己的职业,引得网友们纷纷参与其中,借“志愿劝阻帖”大叹自己专业的“苦经”,奉劝考生慎重选择。“志愿劝阻帖”到底是经验之谈,还是信口雌黄?这样的“志愿劝阻帖”究竟在劝阻什么,又折射出什么?

功利选专业只能培养“精致利己主义者”

  ■汤嘉琛

  每年这个时候,孩子填报高考志愿时该选择什么专业,都是家长们最关心的话题。由此衍生出的两个小问题,分别是“哪些专业就业前景好”以及“哪些专业最好别考虑”。很多家长就像鲁迅笔下的祥林嫂,只要逮着“过来人”就赶紧征求对方的意见。职场人士也乐于分享自己的经验,并给出一些填报志愿的建议。

  高考填报志愿时选择什么专业,直接决定择业时的备选方向,尤其在就业形势一年比一年严峻的当下,选择专业已被很多家长视为一场“输不起”的博弈。从这个角度看,父母在子女选择专业前开展充分的“前期调研”,正是源于一种非常朴素的趋利避害心理,以及“好专业更容易找到好工作”的传统观念。

  我们能够理解家庭的焦虑情绪和家长的良苦用心。但不能否认的是,这种信息咨询明显带有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的色彩。借用北京大学教授钱理群此前抛出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概念,我们甚至可以预测——过于功利的专业选择,最终培养出来的可能并非社会发展亟需的栋梁之才,而是一群“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怀着功利心态选择专业,虽从个体角度而言能实现预期收益最大化,但当众人都怀着同样的功利心态时,最终的结果却可能适得其反。前些年,经济、法律、计算机等专业备受家长追捧,很多学生都在家长的指导下盲目选报了这些“热门专业”。家长们原以为,选择“热门专业”意味着孩子今后择业时拥有更多砝码,但几年后的事实证明,“热门专业”的毕业生严重过剩,就业形势反倒不理想。

  怀揣功利心态选择专业,最终遭遇理想与现实“南辕北辙”的尴尬,还只是“精致利己主义”的潜在危害之一。更值得警惕的是另一种危害——这种功利行为会扭曲青年学生的价值观,让他们迷失在功利主义和实利主义的泥沼里,失去对未来生活的想象力和对公共生活的道义感。谋求一份待遇优厚的工作,成了“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人生追求,青春理想、公共责任、人生价值则成了奢侈字眼。

  谈论专业选择的问题,绝对绕不开的一个话题是“大学之道”和“大学精神”。很多人都知道那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里的“大学”虽非是我们今天所指的大学,但“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却依旧是大学精神的旨归。我们发展大学教育,最终目的并非是想培养出一批“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或粗鄙市侩,而是要通过系统的知识启蒙,来为社会进步培养出一批知识精英。

  大学自诞生以来,一直都是知识精英和精英文化的大本营,而大学教育培养的知识精英的素养,决定一个国家的走向。如果在功利主义的裹挟下,青年学生一开始都奔着“钱途”而去,一窝蜂地选择所谓的“热门专业”而非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专业,最终很有可能会适得其反,整个社会的“智商”也将难有显著提升。

  当然,大学教育既不主张极端的功利主义,也不鼓励盲目的理想主义。毕竟,大学教育既不在污泥之中,也不在白云之巅,它真真切切地存在于我们生活的“人间”。通俗一点说就是,大学教育并非完全追求理想,也不是全然为谋求一份好工作,而应该是理想和现实兼而有之。就专业选择而言,比较靠谱的做法,其实还是高中生先理性地审视自己的兴趣和人生规划,再进行综合考量。(作者系《新华每日电讯》评论员)

劝阻志愿是牢骚非诤言

  ■刘继忠

  “计算机专业:有限的青春无限的代码;医学专业:我的生命里全是标本;数学专业:学欧几里德学到做梦打嗝;会计专业:少写一个零,计算到天明;土木专业:读前高富帅,读后又土又木……”高校学生和各行职工纷纷“吐槽”自己的专业,期待后来者不要“入错行”,折射的是他们对自身专业、工作现状的焦虑感、无奈感。这种焦虑感、无奈感的生成,可能是“少出力、多享受”的惰性心理和“这山望着那山高”的专业或职业心态所致,也包含了发泄对现实的不满。

  惰性源于动物节省生命能量的本能,人人均有惰性,只是程度不同罢了。但人毕竟高于动物,知道用“一寸光阴一寸金”等箴言勉励、反省自我。然而,惰性又会滋生攀比。对比自身劳累的现实体验与想象中他人的轻松生活,人们总以为他人的东西是最美的,他人的专业或职业是最好的。这是人性中矛盾、庸俗的一面。与工作一天回家后向家人唠叨,不愿做家务一样,网友在虚拟网络中倒自己专业或职业的“苦水”,是借此纾解工作压力、寻求心理安慰而已。

  人人都知道,世上任何一种成功,都是勤奋、天赋与机遇的有机结合,均需付出一番辛苦。因此,在事业打拼的征途中,偶尔的牢骚、悔意是不可避免的。但大可不必为之忧虑、伤心烦恼。把不满发泄出来总比埋在肚子里好。霍桑效应揭示了一个道理,让工人将不满发泄出来后,工作干劲会高涨起来。风雨过后是彩虹,辛酸过后是喜悦,挫折过后是成功。暂时的职业挫折是“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的必经阶段。但若牢骚过盛,整日唉声叹气,那还需防“肠断”,要及时调整心态。

  现实是骨感的。网友“吐糟”专业或职业的现象,并非空穴来风。当前,我国收入分配改革不到位、官本位思想长期存在及垄断行业收入过高的恶劣效应,致使许多人产生了被剥夺感,失去了职业成就感、自豪感。“志愿劝阻帖”风行的社会心理根源就在于此。

  在功利主义择业观的支配下,不少家长、亲朋奉劝高三学生填报那些能看得见高收入、好就业的热门专业,某些家长不顾孩子意愿强行为其填报某专业。一些人扭曲个人兴趣爱好,热衷于考证、考研、考公务员,掀起了考证热、考研热、考公务员热,并催生了相关的培训机构,养肥了相关出版行业。

  不可否认,在这种大氛围下,确实有少数投机者成功了,他们轻松地获得了高回报,成为所谓的社会成功人士。但是,大部分跟风者却由于盲目和冲动,选错了专业,混过了大学,陷入了无奈、无趣的“挣钱”之旅。

  大学是为人生事业打基础的。人虽有贫富,职业也有收入高低,但在兴趣爱好、人生理想上,专业或职业只有分工不同,没有贵贱之分,每个职业都应有自己的职业自豪感。因此,面对风行的“志愿劝阻帖”,高三学生在各种喧嚣、浮躁的声音中听从自己内心的召唤,选择自己最喜欢、最擅长的专业才是上策。做自己喜欢的事,是快乐的。相信经历一番风雨,即使不会成就一番大事业,也能在人生旅途中少些烦恼,多些快乐。(作者系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