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的责任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5月15日,国务院决定,提高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比例,将去年面向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1万名重点高校招生计划增至3万名,让更多勤奋好学的农村孩子看到更多希望。
面对寒门学子,高中何为?日前,福建省福州一中推出“追梦计划”,招收家住非县城区所在地的农村初中学生。这催人思考在教育现代化背景中高中肩负的使命与责任。——编者
■赖配根
今年4月10日,福建省福州一中推出“追梦计划”,面向福州市区附近的7个县以及平潭综合实验区非县城区所在地的农村初中进行自主招生。目前,已有30名农村学生进入面试。该校希望“追梦计划”今后逐步扩展到福建省23个山区扶贫开发重点县和22个原中央苏区县。
一所历史悠久、在全国享有一定声誉的高中,竟主动到农村初中招收学生,且只招收家住农村的学生,这也许不是什么爆炸新闻,却引发我们思考一个沉重的命题:在走向教育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中,高中肩负何种使命与责任?
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是人民的精神圣地。学校,尤其是高中,应该拥有自己的教育理想、社会担当,自觉担负起为社会秩序和民族文化建树新风气的精神使命。高中,要自觉做时代文明的建构者。
天下情怀
高中要有“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大胸襟、大情怀。高中是培育未来公民和社会栋梁的“公器”,尤其是优质高中,更应以天下为己任,向不同背景、家庭的学子敞开大门,给不同阶层的优秀分子向上流动创造平等的机会。可是许多高中,尤其是优质高中,视野越来越窄:一味盯着高分孩子。由于城乡二元体制制约,教育资源过度向城市集中,高分孩子往往来自城市家庭,乡村孩子天然处于劣势。高中迫切需要走出“唯分数论”、城市化倾向的狭隘视野,重温以“得天下英才而育之”为大乐的教育良知,为社会进步提供正能量。
11年前,时任福建省省委副书记、省长习近平到福州一中视察,特别指出:福州一中的教育资源应让全省学子受益。福州一中牢记习近平同志的嘱托,坚持教育服务社会,一直向福州市以外的学生敞开大门。今年,“追梦计划”开始实施。“为天下人谋永福”是学校的办学宗旨,该计划就是要超越城市高中的视野局限,放眼天下,民胞物与,为卑微者带去希望,为困厄者点燃梦想。
实际上,大胸襟、大情怀一直是这所学校的精神气质,校长李迅在今年福建省政协会议上直接向省领导“进谏”:恳请省委、省政府多关心全省农村、山区、海岛3504个小规模学校和教学点的教师,多关注目前还在各乡村高中学习的4.5万多名孩子。诗人食指的那首《相信未来》,一直在李迅心头萦绕:“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 两个多月后,“追梦计划”正式实施。李迅说:“生活中总有一个惊喜等着你。”让古老的乡村惊喜,让贫穷的家庭惊喜,让寒门学子惊喜,是一件多么美丽而高尚的事业。中国梦,教育梦,就是要让每个人心中的梦想熊熊燃烧,让无力者坚强,给无望者希望……
教育良知、天下情怀,不应止于一所学校,希望有更多高中向广大农家子弟、寒门学子敞开怀抱,使他们成长为社会有用之材,让中国梦更灿烂。
文化自觉
高中要有文化自觉,做乡村文明的欣赏者、呵护者,城乡文明的融通者。乡村文明是中华文明的根。费孝通说:我们民族是和泥土分不开的,“从土里长出过光荣的历史”。但多少年来,我们习惯以城市文化的视角去批判乡村、鄙视乡村,不仅城市学校对乡村有优越感,就是农村学校也以“泥土”味为耻。
学校是乡村文明的“堡垒”。只有乡村教育生机蓬勃,广大乡村才可能充满生命活力。但是今天,乡村教育日趋凋敝。调查显示,2006年至2011年,农村初中减少了1/4强,县镇初中只减少了2.5%左右;农村小学减少了近1/3,县镇小学却增加了近5%。一些地方以优化布局为名,明确鼓励和引导普通高中向城市、县城集中办学。李迅曾到过一个历史名镇,从宋朝至清代出了100多个进士,新中国成立后人才泉涌,可是近20年来却很少出大学生了。乡村教育的没落,一时也许不会影响什么,但终将拖现代化的后腿。教育的现代化,不是看城市学校比拼豪奢,而要看乡村学校的复兴、乡村文明的觉醒。一方面,乡村学校应该像陶行知所倡导的那样,融入乡村生活,成为改造乡村的知识中心、文化中心;另一方面,城市学校尤其是高中要学会理解、欣赏乡村文明,融通城乡文明,并由此创生出根植中国土壤、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新文明。当前,随着城镇化脚步的加快,高中学校迫切需要这样的文化自觉。
“追梦计划”招进来的学生,都有别样故事。福州市永泰县第二十二中学的郑开欣所在学校的初三年级只有70多人,“要走几十里山路才能坐上车”。永泰县葛岭中学的侯晓峰,来自农村低保家庭。平潭屿头中学的周怡第一次走出海岛,“我们那里只有下午才能乘摆渡船出岛”。有的孩子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与祖父母住在一起,课余时间要干农活。李迅从他们身上,看到了城市孩子所缺乏的优秀品质:对父母、老师的深厚情感,还有谦逊、勤奋、坚毅、独立的品格。这种别样的精神力量,通过学生之间取长补短,“将更有利于学校立德树人工作的开展”。这是一所高中具有文化自觉的体现。
持守公正
高中要让公正成为学校教育的精神基因。教育腐败是社会最大的腐败,因为它戕害未来公民的良知。为谋取暴利,个别地区把盗版的字典卖给学生,这只是有形的腐败。更可怕的是无形的腐败,比如不公正的教育行为。一所全国知名高中,教师对学生迟到违纪的惩罚——父母官高者有“豁免权”,官低者则必遭严厉呵斥。这哪里是教育,这分明是在制造无法无天的横行物!
入围“追梦计划”的学生,对新老师最深的印象就是幽默、可爱、亲切与和蔼。教师的人格魅力与学校一直秉持的教育情怀分不开。一次偶然的机会,李迅听到一位高中生说,当初之所以报考福州一中,是因为学校处事公正,不畏权贵、不惧关系。李迅甚是感慨:哪里有公正,哪里就是学生向往的圣地,一所学校最该坚守的是公正。实际上,“追梦计划”不就是在播撒社会公正的种子吗?高中阶段是一个人特别富于正义感的人生阶段,如果在高中生心里种下公正,我们未来的天空将多一分晴朗。公正,应该成为高中的精神基因。
止于至善
高中要激励每个学生成为“无限完善的人”。曾经有一位高中生问老师:人活着为了什么?师曰:为了更像人的样子。是的,高中教育应引导每个孩子像人一样活着,并努力成为“无限完善的人”。在哲人费希特看来,人性的完善是难以企及的目标,是“人的使命”。教育的使命亦如是。先贤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高中虽非大学,但好的高中要有大学气质,这是许多校长的共识。激励每个学生成为“无限完善的人”,是高中尤其是优质高中应自觉肩负的时代使命。
从教育的角度看,“追梦计划”就是要鼓动更多的孩子不断接近“完善的自我”。该计划的选拨是笔试加面试,笔试分三门:数学与逻辑、阅读与写作和英语,英语成绩仅作参考。有的孩子英语考试不及格,李迅不以为然:“我们将请优秀的英语教师和外教为他们充实英语教育。”他看重的是能否选出德行和智商、情商皆优的孩子,并为他们打开人生的大门。他认同马丁·路德·金的名言:“我梦想有一天,我的4个小女儿将生活在一个不是以皮肤的颜色,而是以品格的优劣作为评判标准的囯家里。”
初到校园,这些孩子讶异于学校设施之完善,图书之丰富。来自福清东翰中学的林小燕说:“到这里之后才知道自己以前的视野太狭窄了。”自己的人生梦想是什么?这些孩子可能还说不清。高中就是要让他们去仰望星空,不断去发现更美好的自己,去展现人性的完美。
习惯于应试“厮杀”的高中,能担负起这样的责任吗?
“仓廪实而知礼节”。进入后4%时代,尤其是一些地方的高中硬件设施已达到世界一流之后,社会必对学校责以“大义”。如今,关于高中多样化、优质发展的热烈讨论,就是其表现。的确,没有一流的精神品格,就不会有一流的高中。但现实中,许多所谓名牌高中的校长,勇于为学校、教师争取各种特殊条件、待遇,热衷于争夺高分生源,却对学校的道义责任、教育良知漠然置之,这是不正常的。费希特说:“我的本分就是把我这个时代和后代的教化工作担当起来:从我的工作中产生出未来各代人的道路,产生出各民族的世界史……我的生命和我的命运都微不足道;但我的生命的影响却无限伟大。”愿更多的高中,尤其是优质高中的校长、教师,能够拥有这样本分而伟大的情怀。
(作者单位:中国教育报刊社新闻研究中心)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