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公共接受到主体表达
■潘涌
舌尖上的“软实力”有多强,对于多元文化之间的博弈有什么影响?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以母语为载体和象征的多元文化之间的深度博弈已经不可回避。正是在此背景下,国外学界已经提出了以充满活力的新概念“核心英语(Nuclear English)”作为多元文化博弈的核心竞争力。对此,中国的母语教育范式该怎样发展呢?
长期以来,受中国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在母语教育中,学生的视野被局限在统编的狭隘公共课本选文内,其母语语用能力的训练则拘囿在对既定“字词句篇、语修逻文”这八字宪法的全盘承纳中——久之,必然铸成“公共接受”的教学范式。在学校课堂上,随时可见的是教师沿袭教学参考基本思路的言语灌输和学生无休无止的、味同嚼蜡的机械背诵,以致渗入师生口头书面表达活动、俯拾皆是的克隆话语以及暴露在外的集体无意识“准失语”。国外母语教育中习见的那种独立评论、个性表达在大陆课堂上异化为罕见的“稀缺品”。在美国学术能力评估测试(SAT)中,中国学生在写作中过多套用预制的“写作模板”和“万能例子”、“名人名言”等,导致作文惊人相似,此即为明证。小而言之,“公共接受”束缚了未来公民个人思想力和表达力的发展;大而言之,这种以接受为本的指令性课程范式,抑制了以母语为载体和象征的国家文化创造力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从“公共接受”到“主体表达”,无疑是母语教育领域一场意义深远的变革。其中包含了四个子命题:
从“类主体”到“个人主体”的转换。这是最核心的命题,其他子命题皆由此派生。只有强调“个人主体”,才能逻辑地凸显出人之言语智慧的根本价值及其个人化、动态化和生成化诸特征,学校教育就理当呵护和发扬每一位学习者的言语个性或潜在的言语个性。
从“公共语用规则”到“个人语用能力”的转换。当我们关注并唤醒每位学习者的个人主体意识且弘扬个人主体价值,就势必要打造建立在“公共语用规则”基础上的“个人语用能力”:从输入型的听、读、视到输出型的说、写、评,从以思为本的内语用到调动诸感官的外语用。
从“接受性语用”到“表达性语用”的转换。力促母语教育以炼就学习者完整、深刻、个性化的表达力为最终目标,实现数千年母语教育历史上一次空前的价值升华。
从“单一语能”到知、情、意、能四者相融的“综合语能”的转换。凡属具体个人主体、源自心灵的母语表达行为和活动,是投入激情、融进意念、迸发活力的智慧生命之酣畅表达乃至充分展示,是大写之“我”通过母语而对现实世界的心灵感光、精神闪电和情感海啸。唯有如是,才将完成母语教育观念上的一场哥白尼式的革命。
确立“个人主体”这个人学领域的关键词,创新从公共接受到主体表达的母语教育基本观念,这自然有助于构建以积极语用为核心的母语教育新实践。
积极语用教育就是以培养表现性言语能力和表现性言语品质为最终目标,并以此贯穿课堂活动的母语教育新实践。它将阅读、口语交际与写作这三种基本课程模块有机融入一个完整的课程空间,其中以养成输入性的听、读、视接受能力为基础,以提升说、写、评表达能力为指向,以主体独立思考和自由体验为内核与中枢。
如是,将促使母语教育范式发生一次革命性的变化,其价值重心必然从机械、单一和偏狭的“接受本位观”转换到洋溢语用智慧和活力的“表达本位观”,即母语教育目标由重在养成认知、记忆、复述等的再现性语用能力,升华到以个性言说、独立评论、审美表达直至创意表达为指向的表现性语用能力。这种百年母语教育的蜕旧更新,将能锻打未来公民的“言语童子功”,孕育中国文化源源不断的后续创造力,有力应对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以“语言软战争”为焦点的多元文化的深度博弈。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