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与健康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1970-01-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健康作为人类永恒的追求,不但是经济发展的资源,更是经济发展的目的;一个人如果失去了健康,再多的物质财富对他来说也就随之失去了意义。

  ■刘金祥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这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这一核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我们加深对建设小康社会与提高人的健康素质相互关系的理解,进一步确立“要小康,先健康”的思想观念。

  健康是人从事生产劳动的前提。对个人而言,良好的健康状况是智力、体力、心理发育能力的基础;对社会而言,人们良好的健康状况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研究证明:健康就是生产力,保护健康就是保护生产力。世界银行研究表明,近50年里,世界经济增长大约8%至10%是通过提高人类健康水平实现的。另据哈佛大学的研究,亚洲近20年经济奇迹,有30%至40%源于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的提高。

  劳动者健康水平提高也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促进健康是消除和减少贫困的重要手段。疾病与伤残会给人民群众带来痛苦,造成劳动力损失和高额经济负担。疾病与贫困往往联系在一起,健康水平低下使人们丧失了改善自身境遇的机会,造成收入减少,而贫困的发生又进一步制约健康水平的提高,形成“健康水平低下—贫困—健康再度恶化”的恶性循环。卫生与健康状况也是一个地区投资环境好坏的重要方面。实施公共卫生优先策略,控制疾病流行,创造一个有利于改善全民健康的环境,是发展经济的必然要求。一个地区如果劳动者健康素质低下,即使政策再优惠、基础条件再好,投资者也会望而却步。进一步说,投资于公共卫生,不但能产生社会效益,改善经济发展环境,而且还能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

  健康作为人类永恒的追求,不但是经济发展的资源,更是经济发展的目的。健康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人们最基础的生理需要,也是满足其他需要的前提。如果一个人失去了健康,再多的物质财富对他来说也就随之失去了意义。在经济不断发展的基础上,人们身体健康,才可能使自己获得自由的全面发展,真正过上幸福的生活。对社会而言,人民健康是社会发展的标志。现代社会发展模式已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转向追求社会整体发展,强调以人为本,以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为核心,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为了让人民群众过上富裕、安康的生活,包括生活条件的改善和生命质量的提高。有了健康的体魄,人们才能享受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成果。同时,人们健康状况改善后才能安居乐业,保持社会安定。一个污染严重、居民惶恐的地区,能有一个稳定的社会秩序吗?目前,许多地方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制定本地区建成小康社会规划时,都已认识到一个地区的人民健康状况也是衡量其小康建设水平的重要标准,因而将健康与卫生指标纳入了小康评价体系。

  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不仅仅是指不生病或长寿,其内涵已扩展到身体、精神和社会上的完满状态。现代健康要领要求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相互依存与和谐发展,它澄清了“驱体无病等于健康”的认识误区,促使医学模式由单纯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医疗方式也从以往单纯的治疗型转变为预防、保健、群众主动参与的方式。这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人们越来越重视自身发展的必然结果。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的价值越来越被社会所重视,群众对卫生服务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要求我们进一步控制和消除不利健康的因素,为全体居民提供高标准的卫生保健,提高生活质量。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人民健康需求会进一步增长,这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增加健康投入,培养健康行为,也是公民个人的责任,是现代社会公民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按照经济学的观点,对个人来说,健康既是一种消费品,可以使消费者感觉良好,同时也是一种投资品,可以增加自身人力资本的积累。如果人们将收入中的一部分用于医疗保健支出从而使自己保持健康状态,那么人们就可以得到丰厚的回报,如增加用于工作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获得新的工作机会等,这种投资的收益就是疾病损失的避免、收入的增加和个人福利的改进。因此,我们在强调政府责任的同时,还要强调个人对健康的责任,鼓励健康行为,增强人们自己改进和处理健康问题的能力。

  (作者单位:哈尔滨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