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教学原创成果南丰小学:“新角色”成就新师生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9-07-03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在“五学式丰润课堂”的教学理念指引下,江苏省无锡市南丰小学通过构建新型师生关系,以不同角色实施不同学习方式,让课堂自由而开阔,让每个生命体自主又自由。本期特别关注南丰小学以“新角色”推动课改的新经验。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在江苏省无锡市南丰小学,课堂是自由而开阔的,甚至不局限在教室内。课堂中的教师和学生也不仅是师生关系,还承担着各种各样的角色。“不同的角色代表着不同的学习方式,也蕴含了南丰小学‘五学式丰润课堂’的教学理念。”南丰小学校长方晓明说道。

    方晓明口中的“五学”,包括情境导学、质疑问学、同伴互学、展评激学、实践用学等环节,“我们要千方百计构建真实、灵动、自然、生态的民主课堂,让教学回归本真”。南丰小学副校长姚冬兰强调,“课堂要注重学习者与教师、文本、学生等一切可利用的学习资源的多元互动,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让每个生命体自由、自主成长。”

    那么,南丰小学的师生在“五学”流程的指引下,是怎样转换角色的呢?

    导学:教师做好“指挥棒”,学生当好小老师

    南丰小学的课堂理念是:教师通过自己的教学智慧把“想”的时间留给学生,把“问”的权利交给学生,把“讲”的机会还给学生。“教师引导方向,这是当好‘指挥棒’,学生成为课堂主体,这是当好‘小老师’。”学校教导主任祝泳洁介绍道。

    祝泳洁在执教《人类的“老师”》一课时,先引导学生说:“人类最初的飞行梦想就是从鸟儿身上产生的,可以这样说,鸟儿是人类飞行的启蒙老师。”在此基础上,学生再学习别的生物特点,就逐渐会体会到自然界中的生物都是人类的好“老师”。课后,一个学生深受启发,找到祝泳洁:“老师,我产生了一个奇妙的想法,我想当发明家、设计师,我觉得人类太了不起了,我要多搜集一些这方面的资料。”

    学生在课堂上怎样当“小老师”呢?学生陈佳莹说:“我们的课比较自由,老师会让我们自己对课文提出质疑,尝试自己解决,然后再帮助其他同学。”

    语文教师王婷告诉记者:“在课堂上,我喜欢创设各种情境和途径,让学生与我‘角色互换’。对他们来说,这是一种极具感染力和吸引力的学习方法。”

    执教《开天辟地》伊始,王婷就问学生:“你们觉得神话故事应该怎么学?”

    “要认识本课的生字”“要绘声绘色地朗读”“要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学生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王婷接着问道:“故事要怎么讲才能生动呢?如果你是老师,你可以交给学生哪些方法?”有的学生建议把文章内容读熟,讲的时候带上感情;有的学生建议借助课文加入自己的想象,这样可以让故事更生动;有的学生建议根据不同的听众,使用不同的讲述语气。王婷根据“小老师”给出的建议,继续推进教学。

    快下课时,王婷发给每个学生一张“自我评价表”,请“小老师”自己写“教学反思”。

    这张“自我评价表”包含:我勤于思考,勇于提出疑惑;我善于合作,表现大方;我对自己今天讲的故事满意;我乐于做小老师,表现积极自信;我在课堂上给出的建议很实用,同学们能运用我的方法把故事讲生动。学生自己给自己打分,综合评判课堂表现。

    师生之间的角色置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师生双赢的效果,这也正是南丰小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初衷——以丰富的内容呈现教学,让课堂丰满而有张力;给学生丰足的课程营养,达到丰美、充盈的状态。

    合作:教师做好“店小二”,学生当好讲解员

    课堂教学离不开合作交流,在交流过程中,学生对知识或活动内容的理解会更深入、更全面。因此,南丰小学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会努力给予学生畅所欲言的平台。

    章莲君在执教《圆的面积》时,首先引导学生回忆三角形、梯形的面积是如何推导的。她手拿圆片问道:“圆的面积公式能不能通过我们学过的图形面积公式推导出来呢?”这个问题立刻引起了学生共鸣,他们开始分小组合作探索,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在“剪一剪、拼一拼”的过程中,有的学生拼出近似的三角形,有的学生拼出近似的平行四边形,有的学生拼出近似的长方形……

    学生沈弈轩发现: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拼出来的图形就越接近于长方形。这一“成果”得到其他同学的补充,也得到了章莲君的点拨。通过一系列的引导,学生陈炳胥惊奇地发现,将圆的周长转化为长方形的周长,从而推导出圆面积公式的方法。陈炳胥高兴地说:“这些知识不是老师直接告诉我们的,而是我和同学一起推导出来的,数学真是有意思!”

    “教师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知识的发现者,并将学习和发现的快乐分享给其他同学,这就是‘讲解员’的意义。”方晓明解释道,“至于‘店小二’,表示教师要做好服务工作,为学生搭建两个平台。”

    方晓明口中的“两个平台”分别是“公共服务平台”和“成果交易平台”——前者针对一些自身能力不足的学生,他们在发展过程中需要教师的支持,教师会进行个别指导,做好服务工作;后者鼓励学生将自主搜集到的需要讲解的内容发布、分享出来,形成实际意义的合作学习。

    在学习《树叶中的比》一课时,教师陈婷通过两次小组合作,让学生探究树叶的形状和树叶长和宽之间的关系。第一次合作让每个小组测量丹桂叶,并计算出长和宽的比值;第二次合作让每个小组测量两片不同的树叶,并计算出长和宽的比值。

    陈婷询问学生的发现,大多数学生能发现每个小组丹桂叶的比值都很接近,但拓展到“不同树叶”时却无法发现、表达其中的规律。于是,陈婷进行了个别指导,将所有树叶的比值从小到大排列后,再让学生进行研究。学生的思路马上打开了:有的学生发现树叶的形状与树叶的长宽比值有关;有的学生发现树叶的长宽比值越大,树叶就越狭长;还有的学生发现,树叶的长宽比值越接近1,树叶就越圆……一节课的时间很快结束了,但学生研究的问题没有停止,他们在陈婷的启发下,提出了更多问题。

    六年级学生在学习《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一课后,教师巩金铭布置了一个任务,让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绘制从无锡崇安寺到南禅寺的路线图,并设立“地图绘制组”“故事记录组”“出行方式记录组”等小组。活动结束后,巩金铭将学生的活动成果在微信群里展示,还让每个小组长再次进行成果分享。

    “地图绘制组”的讲解员之一丁宇在吸取其他小组意见的基础上,绘制了一幅精美的路线图,得到巩金铭的正向评价。“故事记录组”的成员与大家分享了一些小故事,如学生王豫的《崇安寺小记》,学生袁锦瀚的《徒步旅行》,学生宋思雨的《一个小角的感触》等。“出行方式记录组”的讲解员之一黄家璘从省钱和环保方面进行思考,建议大家“骑单车既能省钱,又能消耗一定的卡路里”。

    学校副校长费连荣表示:“学生的获得感不仅是主讲人自信的提升,也有全体参与热情的提升。学校要推动全体学生共同发展,尤其是注重把优质服务的机会向中等生、潜能生延伸,要搭建一个所有人都能参与的生态系统。”

    实践:教师做好“贴心人”,学生当好实践者

    学生在课堂上不仅是学习者,更是探究者。“不禁锢学生的思维,不设置统一的答案,满足不同程度学生的需求”,南丰小学的教师设计了不同层次的实践作业。

    实践作业主要采用延伸型设计法。教师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和学生能力差异的实际情况,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学生自觉地运用学过的知识进行观察、分析、探索,甚至提出与教材内容不同的见解。

    以《办一张自己的报纸》一课为例,为了解报纸的种类,教师张艳提前设计开放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分组利用网络进行搜索,将报纸的名称一一记录,并进行一次问卷调查。学生通过采访家人和朋友,了解报纸在满足读者不同兴趣和需要方面发挥的作用,从而明确不同身份、不同年龄的人与报纸的接触程度,体会到报纸与生活之间的关系。

    学生王心怡说:“通过调查,我发现老年人比较喜欢看报纸,最喜欢报纸上的一些新闻栏目。”学生阙笑语则在调查中发现:“无锡人喜欢看的报纸主要是《江南晚报》《无锡日报》《现代快报》等,许多年轻人都不太看报纸,他们大多通过手机来关注、了解新闻信息。”

    “层次作业要满足学生的个性差异,更要关注学生自身发展的需求,从而采用不同的分工策略。”张艳说道,“学生在真实的生活背景中去活动、去冲突、去体验,才能逐步探究有效的操作方法,这样才能将知与行坚实地统一起来。”

    为了帮助学生办好自己的报纸,张艳在教学结束后设计了“体验办报”活动,引导学生成立“编辑部”,分设“总编辑”“文字编辑”“美工编辑”等岗位。作为总编辑的学生朱子清自豪地说:“我根据同学的特长进行规划,确定好各自分工,然后组织讨论、选定主题,我觉得自己的领导力还是挺强的。”美术编辑华晔烨觉得,她的绘画功底在编辑中得到了验证,写、画、贴这些技能正好让她一展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