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交大就业服务平台高效运转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3-07-02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本报讯(记者 施剑松)截至6月中旬,北京交通大学今年3500余名本科生和1700余名研究生超八成已确定升学或找到了工作。在当前就业形势趋紧的情况下,这一成绩着实令不少高校羡慕。

    北京交通大学党委书记曹国永说:“近年来学校高标准打造就业平台,充分整合校内外就业资源,探索出了一条将就业平台效能转化为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有效途径。”

    走进北交大,在食堂、图书馆等学生出入频繁的场所,随处可见正在播发就业讯息的电子大屏幕。学校就业中心大厅还设置了触摸屏查询系统,为毕业生获取就业信息提供便利。主管就业工作的学校党委副书记高艳说:“就业工作目前还在进行,部分毕业生就业手续还在办理中,预计今年全校毕业生就业率将保持过去3年的高标准,达到98%左右。”

    高艳说:“就业工作要取得好成绩,学校就业平台必须能够高效运转。”据介绍,北交大就业中心自主研发了校就业资讯网,全年日均访问量达6000余人次;就业信息专用短信平台及电子邮件信息系统,可确保重要就业信息20分钟内通知到学生。就业平台每年举办就业专场讲座40余场,各类供需见面会300余场,向用人单位发送毕业生信息6000多份。

    北交大就业中心还承担了全校就业课程的研发和开设,为全校学生开设“专业导论”8学时必修课和“学业、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与设计”、“大学生就业指导”、“大学生KAB创业基础”选修课各16学时,每学年选修学生达3000余人次。

    为了保障就业平台高效运转,北交大按高标准为就业中心配备人员和场地。学校就业中心现有专职工作人员12人,办公用房面积600多平方米,就业指导、招聘专用教室面积900多平方米,就业工作经费每年达140万元以上。

    高艳说,学校在组织和机制方面建立了一系列制度,确保校内外资源在就业平台协调下发挥合力,并根据就业调研报告调整招生计划和修订培养方案,确定了拔尖创新型、工程型、复合型等多样化的人才培养目标,设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围绕学生创新能力、创业和管理能力、学习和教育能力等综合素质培养,把职业环境引入教育环境,培养学生的创业创新能力,增强了就业竞争力。

    在稳定传统专业就业优势的基础上,北交大还开拓了电力、航空、核电等新的就业市场。在一些重点就业领域,学校每年邀请30多家核心就业单位到校交流,并由校领导带队,让毕业生到企事业单位现场观摩、现场签约。此外,还积极引导学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促进毕业生合理、充分、优质就业。4年来,北交大共有104名毕业生到京郊农村担任村支书、村长助理,17名毕业生参加了支教计划,25名毕业生参加了西部计划。

    据悉,北交大还设立了“奋飞奖”,表彰到西部和基层就业的毕业生,近3年,已有255名学生获得总额35.7万元的奖励。对在基层就业的毕业生,北交大还在研究生入学、在校奖学金等方面制定了优惠政策。

    在学生创业方面,北交大初步形成了“创业教育—竞赛选拔—政策支持—项目孵化”一体化的大学生创业模式,3年来,共有22家学生企业入驻大学生创业园。大学生创业企业注册资本金达到470余万元,累计产值2100多万元,缴纳利税60多万元,安置就业70余人,为大学生提供实习岗位300余个。

    校长宁滨表示,就业工作实质上是人才与社会需求的匹配工作,匹配的效率越高,实现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几率越大。对毕业生就业工作,学校已经形成了明确的指导思想:以学生为主体,以人才培养为依托,充分发挥就业平台效能,挖掘校内外就业资源,促进毕业生科学、合理、优质就业。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