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求校企在教学层面上深度融合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3-07-02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承德工业学校汽车系高级讲师谷春舒在为学生讲解汽车构造。  梁志强 摄

    “凡是成功的职业教育,都离不开校企深层合作,特别是学校和企业双方在教学层面上的深度融合,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教学脱离实际、脱离生产、脱离企业需求的问题,才能满足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让毕业生更加受到企业的欢迎。”

    ■本报记者 钟伟 通讯员 敖海军

    “今年校企合作论坛的重点,就是寻求学校和企业双方在教学层面上的深度融合,深层次研究如何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等问题。比如,订单培养、企业冠名班,要把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无论是基本素养方面还是技能水平方面,都融入到教学中、进入到课堂里,体现在对学生的直接培养上。”日前,北京中盛恒信检测有限公司、天津大港油田公司等企业与河北省承德市的78家企业受承德工业学校邀请,参加了该校第十届技能节闭幕式暨第八届校企合作论坛。该校校长卜立新说,离开社会环境、离开市场、离开企业,职业教育的发展就会失去根基、陷于盲目。“让毕业生更受欢迎,让企业发展更有人才支撑,只有校企深度融合,才能互惠共赢。”

    这已经是承德工业学校第八次举办校企合作论坛,今年的论坛取消了大会场的交流形式,变为直接的专业系部与企业交流,这样更具实效性,更易于把论坛的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教育教学资源。2场大会、6场分论坛,来自企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主管、生产一线专家与学校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一道,就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探讨。

    参加论坛的盛世双元酒店经理盖晓波几天来异常忙碌,因为此次论坛是酒店自今年6月开业以来,第一次接待大批次客人。酒店的前台接待、宾馆客服和中餐厅、西餐厅服务员,有70%都是学校酒店管理与服务专业的学生。盖晓波有着多年酒店管理从业经验,如今他既是酒店经理又是学校酒店管理与服务专业的兼职教师,他说:“学生在这里全真实习,既节约了酒店成本,又提高了学生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凡是成功的职业教育,都离不开校企深层合作。”据卜立新介绍,为发挥骨干带头作用,从根本上解决教学脱离实际、脱离生产、脱离企业需求的问题,学校在校企合作方式上进行了深入探索,形成三种校企合作模式,基本满足了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毕业生也更加受到企业的欢迎。

    一是校企互为基地的长效合作机制,学校是企业的人才培养基地,企业是学校学生的实训基地。企业基地均作为学校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改革的参访企业和企业专家来源地,支持并推进学校相关专业建设。

    二是赋予全新理念的订单培养、企业冠名共同育才的合作形式,这是基地关系的深化。学校在开放性的课程中融入合作企业的培养内容,同时企业派人到校从事部分教学工作,并提供相应设备,学生也进入企业进行阶段性、针对性的实习培训。这种新的合作形式,使课堂教学对接企业生产,在对学生的培养中渗透企业的专业技能要求、员工素质要求和企业文化特质。

    三是形成“校中有厂、厂中有教、学练相长的教学工厂”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在校内创建双元校企集团公司,对应每个专业成立全真生产运营的分公司。目前,学校已陆续成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双元公司、盛世双元商务酒店、双元机加工厂等8家教学工厂,使学生不出校门就能在真实的生产环境中学习。人才培养方案由系部和教学工厂共同制定、课程由系部和教学工厂联合开发、教学由系部和企业共同组织实施、评价由系部和企业共同完成,教师既承担教学工作,又承担生产任务,学生跟着老师自然顺畅地融入企业的生产中,参与生产、管理、经营等工作。

    据双元校企集团公司总经理张殿顺介绍,近两年来共有1080名学生在教学工厂完成全真实训任务,教学工厂变消耗性实训为效益性实训,为学校节约、创收资金近百万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如今,承德工业学校的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新课程的特点是变学科课程为典型工作任务,任务的确定来源于企业、来源于生产、来自于企业专家。新课程鲜明的开放性特点,使教学内容可根据不同企业对人才需求的差异性随时调整,可针对产业、产品的升级变化而不断更新,随之带来的是该校办学质量和效益的显著提升——2008年被人社部确定为全国高级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2009年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2010年获得国家技能人才培养突出贡献奖,2011年被列入全国首批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并以河北省排名第一的优异成绩获得中央财政资金支持,2012年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殊荣。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