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愿一辈子以校为家”
????王月娥(左三)与本报编辑记者交流。本报记者?樊世刚?摄
本报讯(记者 李凌)“从2003年至今,中国教育报先后采访报道我10多次,没有中国教育报,就没有我和学校的今天。”谈到中国教育报给自己带来的改变,全国模范教师、湖北省阳新县王英镇希望小学校长王月娥深情地说。7月8日,中国教育报“请读者回家”活动邀请王月娥与曾经采访报道过她的退休记者张真弼回“家”看看,追忆往事。
张真弼至今清楚地记得第一次采访王月娥的情形:一名瘦弱的年轻女教师,只身一人在库岛上办起一所希望小学,用微薄的工资资助贫困学生,每天摇着船接送学生。
“我一下就被感动了,这样的好教师,我不宣传好,愧对鄂东老区的教师。”张真弼说。
2001年10月2日,中国教育报二版头条刊发张真弼采写的人物通讯《青山碧水荡欢歌》,报道了王月娥办好库岛学校的故事,立即在全国产生了广泛影响。2002年,中国教育报刊社与宝钢教育基金会联合举行“全国中青年十杰教师”评选活动,王月娥成功入选。报纸再次刊发了她的事迹报道《魂牵梦绕恋库岛》。
“报纸的报道,扩大了我的社会影响力。2003年到2013年,我当选为十届、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让我有机会更好地改变库区教育,促进当地的发展。”王月娥说。10年来,她提交了120多条建议,涉及到支教、营养餐等教育问题,有70多条被采纳。
如今,库岛上的教学点,已经合并到岸上的王英镇中心小学。当年漏风飘雨的危房,也已被坚固的教学楼、师生宿舍、餐厅所取代。库区的办学条件发生巨大变化,但是不变的是王月娥扎根库区学校的情怀。“这么多年来,也有离开库区的机会,但是我没有动摇,我愿一辈子都住在学校,以校为家,把生命都献给农村教育。”王月娥说,“看到学生的试卷取得好成绩,比自己拿了奖金还要高兴。我喜欢这样淳朴、无忧无虑的生活。”
中国教育报是“娘家报”
■王月娥
我的教师生涯是从1983年3月份开始的,到现在正好30年,与中国教育报同龄。可以说,我是与中国教育报共同成长的。30年,中国教育报从黑白印刷的周一刊到日报,再到彩报,我也从一名民办教师成长为公办教师,成长为一名校长。
中国教育报是“娘家报”,什么都可以对它说,还是一份智慧报,从上面能够学到很多教育政策、知识和技巧。学校订阅了两份中国教育报,教师们都是看着报纸学习交流教育政策、教育知识。对我来说,中国教育报还是一份改变命运的报纸。通过张真弼记者的两次报道,让我成为全国教师典型,获得了很多荣誉。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能够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尤其是十一届全国人大会议,我还当选为主席团成员,这都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教育工作,对教师的重视。让我心里有一种沉甸甸的责任感。这是压力,也是动力。激励我时时刻刻严格要求自己,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很多事情都要身体力行,以自己的行动去影响其他人。
这些年来,很多人都说:“王月娥名气大了,肯定会想办法调出去。”但我一直坚持在库区学校,没有第二个职务。教书育人,要做到让家长、社会爱心人士放心。我非常喜欢教师这份职业。每天跟孩子们在一起,把课上好,上完课以后跟孩子们一起玩耍。多好啊!现在,全国各地都有我的学生,真的是桃李满天下,这是教师特有的快乐,也是我们的精神寄托。
前几年,湖北省让我到湖北师范学院脱产3年学习提高,对我很有帮助,提高了我的思维和写作水平。毕业后,我对自己的经历进行了回顾和反思。我想,我只是中国农村教师的一个缩影,是那个年代教师精神的代表。吃苦、奉献、无怨无悔,有这样精神的农村教师还有很多,希望中国教育报能够多报道我们的农村教师,多为农村教育鼓与呼。(本报记者 李凌 采访整理)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