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残巴郎子又有了亲人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3-07-1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马士宝 本报记者 蒋夫尔

    “我把老师布置的作业全做完了,我也会用汉字写警察叔叔的名字了。”前不久的一天,吃过午饭,14岁的维吾尔族巴郎子玉山江·马木提兴奋地跑到边防派出所和官兵告别。在边防派出所过完周末的他又要到新疆阿克苏乌什县国庆中学去上学了。玉山江开心地告诉记者:“巴郎子,在维语里是小男孩的意思。警察叔叔们叫我‘巴郎子’,是因为我们特别亲!”

    玉山江出生在乌什县边境辖区一个特殊的家庭,他出生不久,父母就离异了,双双远走他乡,留下玉山江和年迈的爷爷奶奶。小时候,玉山江活泼可爱,但6岁那年,一场突发的高烧改变了他的命运。

    “刚开始,他的眼睛十分疼,不停地流眼泪,双手不停搓揉,到后来,他连两三米内的东西都看不清了。”玉山江的奶奶告诉记者,医生说是由于遗传和营养不良导致的,可家里没钱给孩子治病。玉山江的病情渐渐恶化,眼睛只能看清楚近处,缓缓走步,但必须有人跟着,稍不留神就会摔倒。

    今年春节,不幸再一次降临这个困难重重的家庭,年迈的爷爷因病去世,留下玉山江和奶奶,而此时玉山江眼结膜炎复发,视力急速下降,玉山江又面临开学。因为掏不出上学寄宿的费用,玉山江的奶奶不得不让读初中的玉山江辍学在家,每天跟着自己到戈壁滩上放牧。

    祖孙两人平时除了放牧,就呆在一间不足10平方米的小屋里。玉山江的奶奶说:“他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上学,但我却没能力满足孩子的愿望。要不是边防官兵的帮助,我的巴郎子真不知道会咋样了,更别提上学了。”

    这一切还得从边防官兵一次不经意的走访说起。边防派出所警官米尔卡米力·库尔班在今年的一次入户走访中得知了玉山江的情况。“尽快为他治疗,才有可能使玉山江重新看清世界,而接受教育,才有可能使他的家庭走出贫困。”米尔卡米力立刻向边防派出所汇报情况。边防派出所教导员孙玉学提出,尽快帮助玉山江重返学校。

    5月初,边防派出所发动社会各界为玉山江捐款,并联系阿克苏人民医院和乌什人民医院为其治疗,帮助其恢复了视力。之后,边防官兵们和学校协商,免去了玉山江的寄宿费,同时约定,官兵们每人每年从工资中拿出100元作为玉山江的助学基金。

    考虑到玉山江上学路途较远,所以遇到天气变化,有些官兵就主动护送玉山江上下学。为了让玉山江的学习成绩尽快赶上来,每周五放学,官兵们把玉山江接到边防派出所,轮流为他辅导功课。

    现在的玉山江每天都很快乐,他说:“边防派出所已经成了我的第二个家,警察叔叔就是我最亲的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