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童话”能许孩子怎样的未来?
■郭文婧
在安徒生的童话中,丑小鸭最后变成了白天鹅,可网上流传着丑小鸭的另一个悲惨结局——成为了盘中餐。无独有偶,“睡美人”变成了邪恶的复仇女巫;“灰姑娘”遭遇火刑成为了王子的陪葬者……恶搞的“黑暗童话”遭到家长吐槽,专家却表示“也不必过于惊讶”。(7月18日中国新闻网报道)
经典作品与经典文化,代表着一种厚重的历史感,其文化品位和故事情节蕴含着潜移默化的示范作用,它给予读者的不仅仅是阅读体验,更是一种潜移默化的价值源泉,塑造着每一个读者的灵魂与精神家园。经典童话给予孩子心灵的,是一样的向往,一样的美好,一样的怜悯和同情,在庄严的经典熏陶之下,会逐渐形成一种稳定的思维方式和主流价值取向。
然而,当恶搞无所不在,在读经典童话的同时,还有“黑暗童话”冲击着孩子的思维;在想到经典名著的时候,同时想起的是被颠覆的解读,至于会否“伤害到孩子幼小的心灵”,虽然不必过于担心,但对孩子价值观的影响,我们却不能忽视。经典失去神圣,也就是历史失去庄严;结果可以任意想象,情节可以随便篡改,实质上代表着大是大非判断标准的模糊;这样也可,那样也行,最后导致的结果就是孩子对社会主流价值观无所适从。
文化是一条充满历史气息的长河,携带着价值观的遗传基因,滋润着一代代人的心田。在其奔淌不息的前行过程中,基因会新生,推陈出新不可避免,基因会变异,发生恶搞也不足为奇,因为这是文化本身的法则,更是自然生长的法则。但是,当恶搞经典成风,进而演变成简单的感官刺激和娱乐至死,它的人文价值和教化功能就会逐渐丧失,人们就会在繁荣与混乱并存、狂欢与堕落同在的文化语境中,不自觉跟着感觉走、去过把瘾。
如果恶搞经典仅仅是网友的偶尔为之,抑或是娱乐圈的偶尔奇招,我们大可不必惊讶与担心。但问题是,现在社会恶搞之风与学者推波助澜合流,“孔子是丧家狗”,“李白是大唐第一古惑仔”,“诸葛亮是中国最虚伪男人”,“梁山108将里43位不是好汉”……恶搞已成一种社会风气,随之而来的,是庄严的都去戏谑,崇高的就去贬损,庸俗的就无理找理去褒扬……一步步迈向了文化虚无主义的深渊。
面对“黑暗童话”,专家说经典童话讲的是“善”,黑暗童话流露的是“成人心态”,能接受的孩子看看也是一种认知。话听起来似乎没有问题,但总让人感觉不舒服。“成人心态”应该给孩子怎样的引导?以“黑暗童话”认知的孩子会怎样发展?专家的无语,实质是一种对经典的冷漠,是一种可怕的价值中立。如果教育也是这样,我们的孩子就会因为缺乏明确引导而陷入判断、选择的价值迷茫。
经典是文学,也是历史。新解应该得到鼓励,恶搞却断然不值得提倡。恶搞经典,体现的是今人的思想空虚;背弃历史,是在给我们自掘坟墓。面对恶搞经典的社会之风,专家的失语与冷漠,无疑是在为价值失落、价值混乱、价值扭曲助力。社会主流价值应该得到足够的尊重,作为社会主流价值源头的经典,更应该得到敬畏与爱护。对恶搞的“黑暗童话”,我们当理直气壮地说不,教育者应毫不迟疑地加以引导。(作者系媒体评论员)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