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队伍建设打出“组合拳”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3-08-03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新闻故事

农村学校也能留住骨干教师

    ■本报记者 张以瑾 张东

    “我们的学生在入学和升学时都有‘择师权’,这既尊重了他们学习的选择权,也能很好地敦促教师自觉提升外在形象和内在涵养。”江苏省常熟市石梅小学校长顾泳说。

    每年8月,石梅小学都要召集一年级新生家长开一次“亲师会”,会后家长投票选班。为了实现城乡和校际师资均衡,常熟市实施区域联动策略,将全市36所初中分为4个办学协作区,全市52所小学分为5个办学协作区,分别由城区9所名校牵头,组织开展教学交流活动,成立协作区学科中心备课组。

    “现在农村学校发展不再面临物的问题,而是要想办法解决人的问题。”辛庄中心小学校长万国华告诉记者,他所在的石梅协作区共有11所小学,协作区内采取校长论坛、微型课题科研论坛、骨干送教、教学观摩、共享名家讲座等多种形式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发展。

    “在实现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的基础上,我们还要追求更高水平的均衡,关键要看能否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覆盖城乡学校的教师队伍。”常熟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今年5月,常熟市通过了全国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认定,这意味着教师队伍建设成为今后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

    在组建办学协作区的同时,常熟市“刚柔并济”地推进教师和校长交流。通过校际结对、互派挂职、城乡支教等方式实施教师流动;通过“选、培、挂、炼、流”等方式配齐配强校级领导班子;通过公开选拔、专业培训、挂职锻炼、搭台展示、校际交流等一系列组合拳,全盘提升校长办学理念和管理能力。

    在教师奖励办法上,常熟市财政对农村学校也给予较大幅度的倾斜。以苏州市级骨干教师为例,城区学校每年奖励2400元,农村学校则奖励4800元,此举有力地促进了教师交流的积极性。4年来,全市共交流教师近千人,占义务教育阶段专任教师的15.37%;交流校长、副校长95名,占全市中小学校长的40%。

    “以前农村学校根本留不住骨干教师,现在农村教师反而不愿意调入城区学校。”常熟市教育局人事科科长钱建春说,在一系列均衡举措下,常熟市城乡优质师资队伍正在形成。

    ■专家点评

完善教师专业发展长效机制

北京教育学院院长 李方

    自2010年7月教育规划纲要颁布实施以来,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效显著。其一,顶层设计、分类指导、试点先行、制度创新,把教师队伍建设的热点难点问题解决好。为破解教师队伍建设的瓶颈问题,教育部联合中组部等相关部委颁布了《关于大力推进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等6个配套文件。坚持试点先行,如推进实施部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等。

    其二,整合资源、协同助力、服务需求、创新模式,把“培育育人之师”的教师教育事业发展好。基于实践导向的“示范引领”、服务急需的“雪中送炭”、创新模式的“促进改革”,已成为“国培计划”恪守的价值取向,由此带动地方培训的全面开展,形成国培、省培、县培和校本培训良性互动、优势互补的态势。

    其三,聚焦质量、研制标准、规范管理、督导评估,把教师专业发展长效机制完善好。三年来,教育部始终把质量放在首位,把科学规范的标准研制作为重点,集中力量,逐一攻克;重大培训项目始终坚持招投标、绩效考核与学员匿名评估制度。

    ■政策背景

    2010年7月颁布的教育规划纲要,在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业务水平、提高教师地位待遇、健全教师管理制度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

    2011年1月,教育部出台《全国教育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对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育人才队伍建设进行了整体规划和全面部署。

    2012年8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提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重点任务,加强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和师德建设,大力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建立健全教师管理制度,切实保障教师合法权益和待遇,确保教师队伍建设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2012年9月,教育部等多部委印发《关于深化教师教育改革的意见》等6个文件,针对农村义务教育教师、幼儿园教师、特殊教育教师、高校青年教师、职校兼职教师的队伍建设,联合打出“组合拳”。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