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手写好汉字是一种文化担当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3-08-23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蒋信伟

    日前,央视科教频道推出了“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它让人们惊叹汉字达人超强的听写能力之余,也敲响了汉字手写的警钟。面对现场只有30%的观众写对“癞蛤蟆”、“间歇”一词的差错率高达40%的情况,笔者身边的一些语文老师不禁感慨:“汉字手写在远离我们的生活,哎,这都是键盘惹的祸!”

    “提笔忘字”自古有之,难道当下不会手写的现象都应该归罪于“键盘”吗?客观地说,大量的键盘操作,的确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人们手写汉字的意识和能力,也降低了汉字本身手写的实用功能,让“手写”在签名之余成为一种奢侈。这显然是一种悲哀!

    汉字手写作为母语表达的基本能力,随着其实用功能的淡化而弱化。可以想象,在快节奏、高频率的信息表达时代,汉字手写已经被挤兑到了何种地步。其实,越是基础的,很可能越重要,就像空气和水。单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来说,任何一个国家的“文字”,都相当于空气与水。问题是,越是基础的,就越容易被忽视,正如我们在生活中经常忽视空气和水的存在一样。

    “汉字书写危机”的背后,也有语文教育的深层次原因。对于识字教学,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往往只是把汉字当作一个符号来教,强调的也只是笔画和笔顺,这就导致识字成为一种反复的机械的训练,其记忆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而科学有效的识字教学,应该从“字理的层面”和“意义的角度”教学生这个字为什么会这么写,强化的是汉字的表意功能和学生的“深层记忆”。

    语文教育在从文字教育到文学教育的递升过程中,“听写”因其基础性的阶段特点而被抛在教学要求之外,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学生对汉字手写重视程度的降低。此外,现代教育技术的冲击造成一些教师过分依赖多媒体,弱化了板书的教学效果,也或多或少对汉字手写增加了些“负能量”。再则,整个语文教育的式微,也使得汉字手写“雪上加霜”。

    应该注意到,汉字手写的“冷”与听写大会的“热”形成的鲜明对照,恰恰折射出汉字手写本身作为母语表达能力存在的一种文化焦虑。央视科教频道总监金越说,“节目呈现出来的状态可能非常单纯、简朴,却可以吸引观众在电视机前同步参与,在充满紧张感的游戏中学习知识、领略汉字之美”。把“学习知识、领略汉字之美”作为听写大会这个节目的定位,显然还没有上升到文化担当的高度。

    汉字作为一种表意文字,在书写的过程中潜含着民族记忆和文化烙印,蕴含着情绪浸染和生命体验。作为个体而言,汉字书写容量的增加和准确度的提高,不仅体现出文化水平的提升,更显示出文化传承的延续。作为社会而言,汉字手写重视程度的提高和氛围的浓厚,则彰显出这个民族的文化向心力和认同感。

    值得关注的是,教育部、国家语委曾6次向社会发布的年度语言生态报告称,“学生的汉语能力、汉字书写能力在退化,需要引起注意”。已颁布的《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征求意见稿提出“语言文字事业”的概念,首次将其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这无疑给我们提振汉字手写能力的信心释放了一个良好的信号。

    中华文化正在走向世界,作为文化载体的汉字却在遭遇“书写危机”,这是不是在考问我们的文化自信力呢?愿我们绷紧汉字手写的那根弦,让汉字在自信、从容的手写中绽放出中华文化的美丽精神!

    (作者系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教师)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