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行等级分制是“减负”突破口
■林奇青
近日,教育部推出《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并公开征求意见,其中第六条规定,实行等级加评语的评价方式,采取“优秀、良好、合格、待合格”等分级评价,多用鼓励性评语,激励学生成长。全面取消百分制,避免分分计较。
其实,等级分制并不是什么新东西,民国时期和解放初期的中小学普遍采用五分制,那时学生之间的学业竞争并不激烈。竞争发生在校外,是学生家庭经济状况的竞争,很多人上不起学,别说九年义务教育,甚至四年初级小学教育也没普及。当时,上中学、大学的竞争也不激烈。
新中国成立后,小学教育开始普及,1986年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近年来,高中阶段教育基本普及,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规模大了,竞争激烈了。教育成了“竞技场”,考试成了“指挥棒”,教育被考试异化。曾经在很长一段时期,我国的教育一切围着考试转,教师管理学生靠分数排队,校长管理教师靠分数排队,教育局管理学校靠分数排队,社会评价学校也看考试排名。一句话,教育管理靠考试维持,没有了考试,教育便无所适从。
那么,取消了百分制,实行等级分制,淡化了考试和排名后,教师该如何教好学生?学校该如何管好教师?这就逼着教师和教育管理者,必须下决心进行一系列变革。可以说,这就是一种倒逼机制,是数以亿计的少年儿童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地被动学习,丧失快乐童年的无奈状况,引发的社会效应。
如何进行变革?一些中小学的教改实践证明,只要下决心去做,就可能创造奇迹。全国特级教师马芯兰,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就积极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改革实验,在实践中创造了以“开发学生智力、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为主要目标的独具特色的“马芯兰教学法”,创造了学生轻负担高效率学习的奇迹。马芯兰认为,如果没有高效的课堂教学,而单单从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作业量上提出具体的“减负”要求,很可能达不到政策设计的初衷。
回过头来再看等级分制,笔者认为,这是当前实现中小学生真正“减负”的一个突破口,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应当抓落实,否则,等级分制可能会失败。回顾过去,实行等级分制有着失败的历史。2000年1月,教育部就曾印发关于在小学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紧急通知,其中提出,“小学生学业成绩评定实行等级制,取消百分制”。13年过去了,等级分制并没有很好地实行。原因何在?主要是教育部门和学校对实行等级分制的“减负”突破口的作用认识不够。实行等级分制虽然不是“减负”的灵丹妙药,但是通过实行等级分制,取消了按分数排名,也不能按分数排名评价教师,教师给学生补课、大量留家庭作业的原动力就丧失了,从而倒逼出新的教学评价机制。
减轻小学生课业负担是上至党和国家领导人,下至普通百姓人人都关心的事情。如今,教育部再次高调治理“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这个顽疾,深得民心,也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教育活动边整边改的重要行动。让我们期待借实行等级分制的突破口,“减负”最终能取得实效。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