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孔子诞辰为教师节彰显文化价值
大西瓜 绘
■顾骏
日前,国务院法制办公布了“教育法律一揽子修订草案”的征求意见稿,其中明确,教师法的第六条“每年九月十日为教师节”拟修改为“每年9月28日为教师节”。9月28日,是中国教育家孔子的诞辰日。
教师节已有29个年头,要改动自然会引发公众不同意见,想让大家都接受,需要一个站得住脚的理由。中国修改教师节的最大理由,就在于教师节需要一个符号,能让我们将与教育、教师有关的理念和实践,通过特定的人格形象表达出来。比如,“端午节”表达的是爱国情怀和忠诚的价值观,其人格化形象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遗憾的是,人类节日的内在机理在中国教师节中,并没有得到体现。一个在美国都被作为教师节符号的中国伟大先人却在自己的祖国被“闲置”了,这岂不是毫无道理的资源浪费?
教师节选择孔子,并不像许多人认为的是因为孔子是儒家文化的创始人,对中国文化的发展绵延居功至伟。如果纯粹从贡献上看,中国文化并非儒家一统,而是诸子百家各有其功。为人津津乐道的中国模式,其核心要素就是政府及其作用,这无可争议是法家的贡献,而根据美国已故著名汉学家费正清的说法,中华文化对人类文明的最大贡献之一就是政府形式。至于哲学思辨的深刻,老子更显突出,据说美国出版中国著作的版本包括再版,最多的就是《道德经》。兵家代表作《孙子兵法》则在全球军事思想和战略战术领域占居无可动摇的崇高位置。如此等等,不胜枚举。
中国人把孔子尊崇为“至圣先师”,有着繁复的理由,无须赘述。但有一条不能不说,而且正是这一条才使得孔子在世界范围被推崇为最有贡献的教育家之一,甚至去掉“之一”也不为过——那就是孔子在人类历史上最早提出并实践了“有教无类”教育理想,同时独立提出并实践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在孔子的年代,全世界几无例外,教育都是上层人士才能享受的特权,即便到了以知识经济为特征的21世纪,人类仍未彻底解决所有人平等享有教育权利的难题。如果说中国文化曾经领先世界,那么以公平为旗帜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制度的领先应该是最明显且无可争议的,而孔子就是最先举起“教育公平”大旗的旗手。
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及其教学方法论价值同样得到世人的公认,但人们往往将其归入“工具性”范畴,未能发现“因材施教”同样关涉教育基本理念,并同“有教无类”一起,为建构教育科学提供了重要构架。如果说“有教无类”要求所有个体无差别的受教育权利,那么“因材施教”则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受教育者内在的个性差异。宏观层面的社会权利无差别和微观层面的人格差别性,这一对看似对立,实为互补的概念及其内含的张力,构成教育科学基本问题的一个具体面相:为了避免权利差异,国家需要一视同仁地为所有公民提供受教育机会,而从个人先天禀赋的不同出发,又要求个性化的教育内容和方法。这一悖论式的难题不要说当下中国尚未解决,就是发达国家也没有完全解决:公立学校保证了学生的受教育权利,但缺乏个性,而私立学校虽能提供更多个性化教育,但在“一视同仁”的意义上,仍然愧对贫寒家庭的孩子。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的人比解决问题的人更伟大。孔子就是一个最早提出教育核心问题,并尝试解答问题的“至圣先师”。以孔子为中国教师节及其传递的理念与价值观的人格化象征,不仅表明中国人不忘传统,感恩先人,更表明中国教师始终牢记“有教无类”的宗旨,对所有学生给以一视同仁的关心和教诲,牢记“因材施教”的原理,探索最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内容和方法,而且时时都在提醒中国教育科学界乃至整个教育界要在解答“差别与无差别”悖论上,作出有全球价值的开拓和创新,重现当年领先的辉煌。据此而论,以孔子诞辰日为中国教师节可谓“善莫大焉”。(作者系上海大学教授)
【媒体观点】
教师节改期意在传承中国文化
以孔子诞辰日为教师节,意义在于继承、弘扬根植于中国文化的教育传统,让教师重新承担起传承中国文化的职责,让教育重新成为培育中国人想象力与创造力的精神摇篮。当然,真正实现寓文化传承于知识传授,还需要改革现有的知识体系,让承载中华文化之“道”的知识成为中国教育的重要内容。大道之行,正是中华民族复兴之梦的实现之时。
《环球日报》9月10日 作者:吕嘉
教师节的内涵比日期更重要
就教师节而言,时间只是一个符号,尊师重教,我们要做的远比选定一个日子要多得多。一直以来,不少有关基层教师生存现状的新闻,凸显了许多教师的权利困境。与此同时,在不少城市,教师节送礼成风,陷入“家长不得不送、老师不得不收”的怪圈难以自拔。这又说明,在功利世俗风气熏染下,一些人对教育精神、教师价值的认识出现了误区。面对这些现实问题,重新审视和建构我们已经习惯的教师节,丰富和增厚节日内涵,其实更有必要。
不得不说,我们的教师节设立,还有一个特殊历史背景。上世纪80年代初期,知识分子地位上升,但很多教师还对过去“臭老九”的痛苦经历留有心理阴影。因此,从1985年开始设置的教师节,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人们对历史的反思、对师道尊严的重拾,以及对未来的期望。在社会深刻转型、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我们需要通过新的方式,赋予新的内容,以呵护教师群体的发展权益,重塑教师职业的尊严与魅力。
《京华日报》9月7日 作者:陆文江
借孔子“代言”育尊师重教风气
以孔子诞辰作教师节,并非只是拿孔子作“生招牌”,而是借助孔子的“代言”,培育尊师重教的风气,教师以先贤为榜样,全面提升职业的神圣感、道德感、责任感,从而让学生对教师产生发自内心的敬意。只有这样,才有助于重建教师与学生、家长、社会的关系,才不至辱没孔子“至圣先师”的美名。
《澳门日报》9月10日社论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