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食堂与“菜园子”咋对接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3-09-1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付业兴?绘

????北京市教委连续多年组织举办直供基地暨食堂原材料联合采购招标大会,高校与企业通过“背靠背”的方式采买米、面、油等食材。据了解,去年北京市70所高校因此而节约采购资金4500万元。CFP供图

    蔬菜、肉蛋、大米等价格不断上涨,但食堂饭菜价格要保持稳定,高校后勤集团处境艰难。“农校对接”是减少中间环节、降低食品原材料采购价格的一个好办法,但是传统的“农校对接”模式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却遭遇种种难题——

    ■见习记者 刘博智

    眼下,随着各高校新生陆续入学,高校后勤部门开始忙碌也开始发愁了。前段时间,全国遭遇大面积高温“烧烤”天气,导致蔬菜减产,蔬菜及部分主副食品价格上涨,保持学校食堂伙食价格稳定的矛盾更加凸显。日前,第四届全国“农校对接”洽谈会在长沙举行。“农校对接”能否为高校提供价格较低而又安全卫生的蔬菜食品?过去“农校对接”中遇到的各种现实难题如何破解?这次洽谈会上,利用互联网金融等手段搭建电子交易平台等创新举措浮出水面……

    食堂采购成本居高不下,怎么办

    “农校对接”,就是尽可能地在从农户地头到学校“菜篮子”的交易环节和空间距离上动剪刀。减少交易中间环节是为了控制价格;“校地共建”直供基地、建立全程冷链运输、缩短空间距离则是为了保证农产品的新鲜和安全。

    盯着上半年的CPI(消费物价指数)一路飙升,宁波大学后勤管理处处长夏良明的心也像坐上过山车。“CPI一路看涨,我们食堂也‘压力山大’。学校采购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到8月,学校食堂主副食品采购成本近1209万元,去年同期的采购成本约1023万元,同比上涨了18.2%。”宁波大学的情况,基本上代表了高校后勤集团面临的艰难处境。

    面对成本激增的压力,河北某高校的采购人员向记者倒苦水:“尽管进货价一涨再涨,但学校规定,餐厅菜价雷打不动。高价进、平价出,卖得越多亏得越多。”

    涨价,还是不涨价,这是一个问题。

    夏良明解释了学校食堂进退两难的处境:“一方面,学校食堂要坚守公益性,不能随便涨价,另一方面,学校食堂要在市场经济大背景下生存,如果跟市场脱节太厉害,难免会带来亏本经营、菜量减少等问题,甚至有一些高校食堂低价采购不合格的食品,触碰了食品安全的红线。”

    今年8月,媒体曝光了北京房山区一处非法病死生猪屠宰点,据报道,在长达一年的时间内,近3万斤病死猪肉源源不断地流向高校的食堂。臭气熏天的冷冻室、发黑的冻肉、变质的猪内脏……这样的场景经媒体曝光,令人震惊不已。

    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压低进价成了高校食堂采购的共同诉求。一些地方也出台了相关措施确保食堂正常运行,如浙江省出台学校食堂相关餐饮补贴政策,当月CPI上涨指数超过3%时,就启动餐饮补贴,标准为每生150元(当月)。

    但在夏良明看来,这样的政策虽能治标,但很难治本。“学校食堂采购成本居高不下的原因是学校和供应商之间隔着‘千山万水’,一层层的分销、经销费用都摊进了菜价,所以能否实现‘农校对接’才是问题的关键。”

    夏良明所说的“农校对接”是一种从农村“菜园子”直达高校“菜篮子”的高校食堂原材料采购方式,是政府在借鉴“农超对接”成功的基础上,打造的又一间农产品直销“样板间”。

    “农校对接”工作启动至今已历时5年。“农校对接”在减少流通环节、降低学校食堂采购成本方面的好处,自不待言。据统计,5年来,高校粮油肉蛋的采购价格降低了5%—10%,蔬菜价格降低了10%—30%。除此以外,在保障学生食品安全、稳定农产品销售渠道和价格、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农校对接”也功不可没。

    将整个食堂采购纳入到“农校对接”的框架中重新打磨,已经成了许多高校的共识,但由于学校自身情况千差万别,每个学校的对接手段也各不相同。

    聊城大学捏紧十个指头,打出组合拳。2012年初,聊城大学牵头组织聊城市5所高校,创建“聊城高校联盟”,通过“联采联购”,与周边的叶菜基地、瓜果基地、根茎基地建立直供关系。截至目前,聊城大学开展“农校对接”的有豆角、黄瓜、菜花、卷心菜、土豆等10多种蔬菜,累计采购量达到50万公斤,价格比上年均降5%左右。冷鲜肉价格下降5-6%,其他产品价格均降2-3%。

    宁波大学也是联合采购的受益者,学校成立联采中心来推进学校食堂物资的联合招标采购工作。在夏良明看来,联采联购最大的优势在于,由于联合采购的需求量大,加大了高校食堂在价格谈判中的话语权。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规范的联合招标程序,对商家进行资质审核和现场考察,提高供应商的资质准入门槛,严把食品安全和质量关,确保食堂食品安全。

    说白了,农校对接,就是尽可能地在从农户地头到学校“菜篮子”的交易环节和空间距离上动剪刀。减少中间环节是为了控制价格;通过“校地共建”直供基地、建立全程冷链运输、缩短空间距离则是为了保证农产品的新鲜和安全。

    宁波大学另辟蹊径,依靠自己学校的110亩“自留地”,零租金引进菜农,将生产基地搬进学校里面,这样不仅能按照食堂需求种植不同季节的蔬菜,还能控制农药的使用,所种蔬菜直接供应学校食堂,从而降低成本,实现“农”与“校”零距离无缝对接。

    农校难以对接,症结何在

    “砍掉中间环节,实现从农村“菜园子”到校园“菜篮子”零距离对接,看起来挺美,走起来却举步维艰。农校双方都被各自先天缺憾和特殊需求所束缚。农户进不了高校的“高门大院”,高校的大门想开又不敢开。如何让“农校对接”走出围城,成了摆在政府、学校、农户之间最棘手的问题。

    将自己优质的富硒米卖进高校,一直都是熊桂华的愿望。这位常州市鼎城区勇福农产品合作社的法人代表自己掏钱参加第四届全国“农超对接”洽谈会,希望以此为敲门砖,迈进学校的“高门大院”。熊桂华说:“其实削尖了脑袋想往高校挤的原因很简单,就是看中了学校食堂巨大的市场,供货量大,而且一旦建立起合作关系,走货渠道相对稳定。”

    但事与愿违。眼瞅着着自己杯中的茶水由深变浅,桌上的材料和名片由厚变薄,在自己的摊位上整整守了一个上午,熊桂华也没有接到高校抛来的橄榄枝。“咨询的人倒是不少,但有合作意向的并不多”,熊桂华语带疲惫。

    和熊桂华的尴尬处境相同,在农村合作社专区,许多规模较小的合作社和菜农也是颗粒无收。

    “其实,农户和学校的直接对接,在学校后勤采购体系中只占一小部分。”在熊桂华摊位前驻足良久的于经理告诉记者,他是东南大学的后勤集团的采购负责人,他说:“他们的大米价格便宜,但我们食堂每天要提供将近5万人的饮食。单靠一家合作社的供应量远达不到学校的要求。再者种类太少,如果每种产品都从源头生产商直接采购的话,虽能降低一部分采购成本,但会额外增加管理成本。” 

    而在京津这些种菜成本相对较高的地区,“农校对接”后成本不降反升的怪事更为常见。天津大学后勤集团食堂负责人张超英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和合作社对接,虽然中间流通环节被砍去,但是运输环节并没有省掉,把运费摊进去,菜价自然水涨船高。”天津大学曾和天津市静海县、西青区等地的农业合作社开展过“农校对接”的尝试,但因为成本太高,最后只得放弃。

    宁波大学也曾尝试过和当地的农户、生产合作社建立订单产销关系,但是几轮下来,学校发现,农校直接对接有三处软肋急需解决:一是农户种植的蔬菜品种比较单一,只能提供时令蔬菜的供应,不能满足食堂品种多的要求;二是农户的种植面积不大,蔬菜的产值不高,其供应量不能满足食堂的采购需求;三是农户配送的蔬菜虽然新鲜,但是因技术等原因,种植的蔬菜质量不优,规格各异,不太符合食堂的使用标准。

    有人把学校食堂采购比作撒网捕鱼,撒下“大网”,网起的是大型的生产基地和经销商,剩下的则是农户和小型的合作社这些“漏网的小鱼”。以宁波大学为例,宁波大学主要通过合格供应商定点采购和联合招标采购两种方式开展采购工作。但无论是联合招标还是定点采购,能够进入宁大采购名单的大多是一些大型的生产基地和大型经销商,“农校对接”的农户只占很小一部分。

    “散户”无法满足学校的“胃口”,无奈之下,高校只能求助于大型经销商,但经销渠道并不是高校食堂平抑物价的良药。居正伟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赵春雷说:“经销渠道意味着中间环节的层层剥皮,每一级的经销都要加价8%—10%,这样下来,农产品真正到了学校那里,价格和源头供应商相比已提高了1/3。”

    一些所谓的高校与大型供应商“直供”对接的模式背后也充满了猫腻。中国农校对接服务网赵志宏主任在河北调研时发现,某些高校号称由中粮集团直接供应,但是细究下来才发现,这些供货商只是中粮的三级经销商,层层加价后成本提高了22—25%。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