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叶红于二月花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3-09-19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培养世界公民,做豪迈的中国人。

    课堂教学方式改革,激发学生自主学习。

    学校学生参加长沙市自编操比赛获得一等奖

    全国中小学新型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现场会在学校举行

    金秋时节,古城长沙岳麓山上枫叶如火,层林尽染。今年的枫叶格外红火,漫山遍野的枫叶成为长沙麓山国际实验学校校庆20周年最喜庆的布景。

    上世纪90年代初,《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顺时而出,从此波澜壮阔的教育改革和实践在中国大地汹涌激荡。长沙市政府部门正是在这样的历史大背景下,为教育发展破冰探路,长沙麓山国际实验学校应运而生。

    1993年10月2日,长沙麓山国际实验学校迎来了第一批学生。2001年11月,学校与百年名校——长郡中学合并组建成湖南省首个基础教育集团——长郡教育集团。2012年9月,学校转为市属公办。

    “麓山”从借址办校,到填湖建校,从“国有民办”到完全“公办”,从252名小学生到现今8479名中小学生,学校规模不断扩大,办学品质不断提高,成为了三湘基础教育一颗镶嵌在长沙岳麓山下的璀璨明珠。20年来,可谓是一路风雨,但教育创新之脚步却从未停歇,一如那漫山的红叶,历经风霜,才有满眼的惊艳。

办学模式创新

开“国有民办”先河

    湖南是一个内陆省份,但湖湘儿女自古就心忧天下,敢为人先。1993年初,时任长沙市领导亲自带队远赴美国考察,他深深地感受到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的教育存在着较大差距,认为有必要在长沙创办一所与国际接轨的实验性学校。20年前的7月17日,长沙市教育部门向长沙市递交《关于创办长沙麓山国际实验学校的请示》,请示发出后立即得到市领导签发,同意创办“长沙麓山国际实验学校”。老校长陈绪常、舒明华等学校创业者们肩负着长沙市政府部门对教育改革创新的重大使命,以“追求卓越、永不满足”的精神,带领全体教职员工艰苦创业,一所“学校国有、校长负责、经费自筹、办学自主”的“国有民办”学校逐渐壮大,其新型的办学模式开创了湖南基础教育创新发展的先河,给学校发展带来了勃勃生机。

    在生活管理上,学校采取全寄宿制管理,中央空调和热水直接入寝,生活学习用品统一配备,四季校服统一定制和洗涤,生活老师、医护保安全天候守护,每周定时定点校车接送,每天配备“三餐三点”,为学生提供优质的生活服务。

    在学制结构上,学校实行小学、初中、高中教育教学管理一体化,十二年一贯制的办学结构,使许多学生在这里从懵懂童年,迷茫少年,成长为有志青年。学校还实行小班额制结构,每班控制在30人左右,除配备班主任外,还配备副班主任,教师每晚下班辅导,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教学服务。

    在课程建设上,学校着眼于与国际接轨,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从小学一年级起,开设了英语课程;从小学二年级起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各年级还分别开设了书法、形体等校本必修课程及美术、钢琴、足球、厨艺等20多门校本选修课程,着眼于形成学校特色。同时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让学生享受学校生活的愉悦,成长的快乐。在教材选用上也与众不同,语文和数学选用了未来教育教材编辑委员会编写,富有时代气息和创新色彩的《新世纪小学教科书》;英语选用了香港朗文教材。同时,不少校本课程的“教材”都是由学校教师自己编写。学校还倡导“赏识教育”,推进教学改革。  

    在用人机制上,长沙市政府部门给予了政策支持,实行全员聘任制,骨干教师拥有事业编制,以优劳优酬、相对灵活的用人机制,广泛吸纳省内外优秀教师。

    创立初期的长沙麓山国际实验学校,不仅硬件设施绝冠三湘,其前瞻的办学理念,以及从课程教学到后勤服务所形成的办学特色均领当时湖南基础教育之先,使学校很快成为了湖南省对外开放的“窗口学校”。

办学方略创新

服务与质量并重

    2001年,以吸纳家长教育储备金起步的长沙麓山国际实验学校,随着湖南省政府部门规范民办学校办学行为,叫停教育储备金的融资方式,导致学校资金链断裂,2.3亿的负债和资金周转的困难,成为学校生存和发展的瓶颈。

    长沙市政府部门和长沙市教育部门对学校面临的困境高度重视,积极想办法寻找出路,他们创新办学思路,将学校与百年名校——长郡中学合并,组建成湖南省第一个基础教育集团——长郡教育集团,实行“名校带民校”的办学方略。

    合并不代表融合,由于办学体制的不同以及对素质教育认识的差异,合并后的麓山国际实验学校走过了一段迷茫期。时任长郡教育集团董事长兼学校校长的王建华先生,组织校领导班子成员,认真反思分析,认为麓山八年办学取得了巨大成就的同时,存在着一些不足,归结起来主要是“学校”与“家长”以及“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被扭曲,教学质量不被社会认同这两个方面的问题。因此,只有将学校从“金钱”的捆绑中解放出来,与家长建立“合作”与“共担责任”的关系,与学生建立“主导”与“主体”的关系,才有可能充分调动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旗帜鲜明地抓教学、管课堂,提高教学质量,才能充分发挥学校的育人功能。

    为了统一家长、教师与学生的认识,形成办学合力,从长郡中学派遣主抓教学的李素洁副校长,组织召开了第一次中学生家长会,坦率地分析了学生的成绩,鲜明地亮出自己的办学理念——考不好的教育绝不是素质教育,得到了全校教师和大多数家长的支持。

    两校实行教学“四统一”,即“教材选用、教学进度、教学检测、考试评价”统一,这是李校长为困境中的麓山学校开出的第一剂药方。然而第一次期末统一考试之后的学生成绩还是让她始料未及,几乎全是三四十分。学生一片怨声,认为拿他们和长郡的学生比,是在难为他们。老师也一片怨声,与长郡比,不是鸡公陪着马跳吗?家长也是一片怨声,花了那么多钱,就买这么一点分数。质疑、不满、退学,此时的麓山学校可谓是雪上加霜,怎么办?

    学校会议室的灯在静寂的校园彻夜长明,决策者们的讨论此起彼伏,大家认为:在当今社会“考选”文化的大背景下,在教育评价体系还不健全的情况下,让学生“不怕考”和“考得好”是衡量学校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如果没有破釜沉舟的决心,没有壮士断腕的勇气,是没有办法在当前大背景中冲出重围的,没有质量保证,学校哪有立足之地?

    学校要立稳脚跟,“抓手”就是教学质量。取得共识之后,学校首先从教学常规管理入手。借助长郡教学优势,邀请长郡教师与麓山教师一起备课,要求教师们虚心学习长郡中学的教学经验。同时,借鉴长郡中学的教学管理经验,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如对教案和作业批改采取随机抽查和定期评比相结合的办法进行监控,对教学质量采取横向对比与纵向对比的办法进行跟踪等等,促进教师提高质量意识。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再次从课堂教学方式入手,特别提出“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向40分钟要质量”的要求。为此,积极引进和实施“EEPO有效教育”的理念与方法,2004年期末,全校教师集中培训,李校长亲自给老师们上示范课,探究课堂教学新方法;她亲自设计体现三维教学目标的新型“教案本”,把传统教案中“以知识为本”的备课思维方式转化为“以学生为本”的备课思维方式;亲自组织和参与构建各学科课堂教学评价方案,提出“以学评教”,“教与学分评”的课堂教学评价策略。经过几年的课题研究,探索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终于将教师引导到以研促教,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道路上,为整体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打造共同探究的平台。

    观念的解放给麓山重新输注了活力,经过持久的“质量”强化,麓山教学质量经教育部门统一检测和评价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近十年来,学校小学、初中、高中教学质量同步提高,小学、初中毕业生参加长沙市统考,平均分、合格率、优秀率各项指标稳居长沙市前列;高中毕业生参加湖南省高考,各项指标稳居湖南省前列,如2013年,高考一本上线率达68.8%,本科上线率达99.1%,学校获北京大学校长实名推荐资格;学生参加市级及以上各类竞赛,获奖达1490人次,教师获奖达118人次,学校团委被共青团中央评为“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少先队被全国少工委评为“全国优秀少先队”,还被省市授予“四好领导班子”“优秀基层党组织”“先进工会”“长沙市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100余项。随着教学质量不断攀升,社会和家长对学校的认同度也越来越高,生源的稳步增长带来了资金的稳定,在偿还家长教育储备金1.4亿元后,迎来了创新发展的契机。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