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风破浪正当时 且歌且行强校梦
校园一景之孔子像
校园一景之海阔凭鱼跃
河北经贸大学是河北省重点建设的骨干大学,发轫于1953年创办的河北省供销合作社石家庄合作学校,1995年由河北财经学院、河北经贸学院、河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而成,今年迎来建校60周年华诞。筚路蓝缕,坚忍不拔,励精图治,特别是合并以来,在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解放思想,锐意进取,乘势而上,谱写辉煌:2004年,国家教育部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2012年,王莹教授的《社会管理创新的伦理路径与制度支持》获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为河北省首次;2012年,学校荣获国家教育部门“2011—2012年度全国毕业生就业50所典型经验高校”称号;建有尼泊尔和赞比亚两所孔子学院;2011年学校党委荣获“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学校荣获“全国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先进单位”。
匆匆六十载,涓涓细流,如今已汇聚成滔滔江河;悠悠一甲子,岁月沧桑,承载着河北经贸大学的坚守与追求。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迎着新一轮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的大潮,河北经贸大学正以大开放的思维,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为实现学校的跨越发展,描绘出科学发展的“路线图”。
明确思路
推动学校科学发展
“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好大学”,始终是学校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作为一所建校60年的地方高校,特别是合校近20年来,既面对着社会需求不断上升的发展契机,也承受着同类高校竞争日益加剧的巨大压力。如何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事业发展全局,抢抓机遇应对挑战,明确办学思路,增强核心竞争力,对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回首往事,我们不能忘记这些重要的历史节点。
2004年,学校在国家教育部门本科教学评估工作中,获得优秀。清晰的办学指导思想和准确的定位,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经世致用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鲜明特色,得到了认可,为学校的科学发展指明了方向。2006年,国家教育部门领导来校考察时,用“三个难得”对学校做了总结:一是学校定位准确很难得。学校培养经世致用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是社会的需要,很有自己特色;二是在2004年本科教学评估中获得优秀很难得。作为地方院校能获得优秀成绩很不容易,说明学校整个基础工作很扎实,成绩很突出;三是有3400亩土地很难得。校园面积大,环境优美,这对学校以后的发展非常有利。国家教育部门领导的肯定,时刻激励着经贸人昂扬前行。
2008年,河北经贸大学党委紧密联系学校实际,深入开展了“解放思想、科学发展,建设高水平大学”大讨论活动。活动中,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重点围绕如何加快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如何更好地融入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等问题,通过与先进高校的横向比较,认清了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质量等方面的差距,进一步激发和凝聚了全校干部群众的智慧与力量。教职员工加深了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与理解,增强了科教兴省、服务地方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定了建设高水平大学的目标追求。
2009年,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学校党委在学习调研的基础上,以“阳光恳谈”为抓手,广泛听取师生员工的意见和建议,认真查找差距,不断深化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涉及办学发展一系列重大问题的认识,形成了思想共识。
2011年,在全面总结“十一五”时期学校事业发展主要成绩的基础上,客观分析了学校新时期面临的形势与任务,制定了《河北经贸大学“十二五”发展规划》。在学校党代会上,校党委书记王莹提出今后5年奋进目标,掷地有声:立足河北,辐射全国,面向世界。全面提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整体水平。努力把学校建设成规模适度、结构合理、学科优势突出、教学质量高、办学特色鲜明、学风优良、管理规范的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的高水平财经类大学。
一幅由3.3万余名师生共同绘制的“科学发展、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和谐发展”的美丽画卷,展现在人们面前……
思想决定行动,思路引领发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河北经贸大学正在围绕重点学科建设、教育教学改革、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三个攻坚战”,乘风破浪,奋勇前行,打一场学校跨越发展的翻身仗。
经世致用
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体系
河北经贸大学,这所承载着河北经济社会发展重任的大学,自建校以来为社会培养了数以万计的毕业生,遍及河北及周边地区各行各业,成为经济社会建设的生力军,很多优秀毕业生成为业界佼佼者。河北经贸大学被誉为经济领域“人才的摇篮”。“留得住、用得上、成骨干、有贡献”,成为用人单位的普遍评价。
如此高的美誉度从何而来?校长纪良纲教授说,大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人才,人才的出路是社会适用。为此,经贸大学确立了“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的原则,优化人才顶层设计,着力提高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经世致用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一是注重内涵发展,提高培养人才的适用度。质量是立校之本。“质量优先、内涵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多年来,经贸大学始终以培养经济社会适用人才为己任,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最终实现人才就业竞争力的不断提高。第一,以范式改革为突破口,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已经与新形势下对人才培养的需要不适应,面对挑战,必须突破旧思想观念束缚,勇于创新,为此,河北经贸大学制定了《河北经贸大学课程教学范式改革实施意见》,按照系统规划、重点突破、全面推进、纵深发展的思路,深入推进教学范式改革,实现课堂教学从以教师为中心,向“学生主体、教师主导”转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实践应用能力。按照通识教育和专业特色培养相结合的思路,在全校57个本科专业实施“全校通修课程+学科通修课程+专业发展课程+开放选修课程”模块化课程体系。以精品课程建设为龙头,集成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教学团队、课程、实验中心建设等项目,全面推进教育教学质量工程大发展、大调整,为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自主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以学生为本,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进一步深化学分制改革的基础上,学校于2007年推进按学科大类招生与培养改革,积极为学生自主学习进行探索。为此,学校遵循“因材施教、自主学习”的原则,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加强专业教师对学生思想品德、课程学习、职业生涯规划、就业创业的全程指导。打通院系间的课程设置壁垒,打通学科基础课程,增大选修课程比例,建立文理交融,知识、能力、素质一体化的模块化课程体系。让学生自主选择专业、选择课程、选择教师,为学生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更加宽松的制度环境。此外,在注重知识、能力和素质要素的同时,全面实施分层培养,因材施教,对成绩优异的学生予以认定和鼓励,并授予荣誉学士学位,探索财经类院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学校对拔尖创新人才实行“通识教育+专业教育+个性化教育”的培养方式。
二是突出实践特色,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财经类院校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一直是就业的短板。近年来,学校建立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合二为一、校内实践与校外实践功能互补、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融会贯通、校企(地)合作研学一体的四年不断线多元化实践教学育人体系。建立了ERP实验室、SAP体验室等一系列专业仿真模拟实验室,建成了经管法等五大类实验教学中心,形成校内仿真模拟实践教学特色,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开发与共享。近日,经济管理实验中心被评为国家级实验中心,也是河北高校仅有的一个财经类国家实验中心。2010年学校的实践教学改革项目《经管类本科专业仿真模拟实践教学模式研究》,获得第六届高等教育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建立实习基地,构建“双导师制”。学校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与有关政府机构及企业建立长期联系,在人才培养、科技开发等各个领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如今,建立各类研学基地和实习基地300多个,为教师和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开展专业实习提供了社会资源支持。实行社会导师制,聘请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及专业技术人员作学校的兼职教授,把实践经验和案例送进课堂。
三是以赛促练,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加强学生竞赛与科研训练,研究制定《河北经贸大学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管理办法》,制定《河北经贸大学专业技能竞赛管理办法》、《河北经贸大学大学生实践教学创新项目管理办法》,建立“一院一赛制”和“院际竞赛制”,通过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数学建模、计算机技能、全国大学生ERP沙盘大赛沙盘模拟、“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等大型比赛和技能竞赛以赛促学、以赛促练,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此外,还积极培育和打造在省内甚至国内有较强竞争力的学科竞赛品牌。如已举办两届的会计学院“财务报告分析大赛”、“财税杯”税务精英挑战赛等。
多年来,河北经贸大学始终坚持内涵式发展道路,狠抓教育质量,涌现出一大批教学成果。目前,学校共建有国家质量工程10项,省级质量工程83项。随着办学水平、教学质量的提高,质量就业率连年提高,毕业生越来越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连续多年,毕业生就业率在全省名列前茅,2012年荣获教育部“2011—2012年度全国毕业生就业50所典型经验高校”称号。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