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游戏”课程激发学生灵感
■本报记者 缪志聪
江苏省常州市第一中学高一(11)班学生严程最近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天晚上回家都要上学校的微课程专题网站,花半小时看老师制作的微视频,将不懂的地方记下来,上课去问。
严程说,现在班上大多数同学已经开始习惯使用这些专门讲解知识点的微视频,“预习用,课堂自主学习用,课后复习也用,再也不怕缺课了”。
在常州市,利用信息技术的发展,不少学校的课堂正在悄然发生着变化,以往梦寐以求的“先学后教”、“基于评价的学习”、“家校一体化”等都正在这里逐渐变成现实。
常州市教育局局长丁伟明表示,随着该市“微课堂”与各类教学服务平台的开发,各个学科已经开始了数字化改造,学生的学习方式正在转变。
今年暑假,常州一中副校长李万龙带着校内的骨干教师们开始对微课程进行文献研究,并建设了微课程专题网站,开发了100多节微课程视频,对学生和家长开放。抱着简单易操作的理念,李万龙团队尝试了很多方法,最后找到了录屏软件与电子白板相结合的方式,即在电脑上安装一个录屏软件,教师在电子白板上操作或书写,用麦克风输入声音,这样录屏软件就将教师在白板上的操作或书写与声音同步录制下来。“这种方式对于教师来说几乎是‘零技术’,非常适合在学校推广。”
新学期开始后,常州一中先后进行了3次培训,现在高一、高二的绝大多数教师已经能够比较熟练地使用这一方法来制作微课程视频。与此同时,该校又开始建构学习地图与学习工具,以提供互动交流的方式,记录学生在网站的操作行为和学习时间,反馈学习效果等,建成真正意义上的微课程。
微课程的制作与应用,使常州一中的团队对教学有了新的认识。“我们感觉到一节课中真正的核心知识或重要难点并不多,最多用两个微视频就可以讲解完,一些常识性的知识完全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或者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或当堂训练中完成,这样节省下来的时间可以用于培养学生的高级思维能力。”李万龙说,传统的教学是“教师白天课堂上讲,学生晚上回去练习”,现在已经完全翻转过来。
近日,记者走进常州市局前街小学,听了一堂美术课,学生们在美术老师的指导下,先看了一段无声视频,看到手的各种变化,有猎枪、各种动物等,吊起了小朋友们的“胃口”,然后复述了一下内容,同学们就开始在iPad上演示手的各种变化,通过图形的内部充实和外部添加,一个个生动的画面就活灵活现地展现在了老师的大屏幕上,大家不仅体验全过程,更看到了其他小朋友做的设计和自己的到底有什么不同。
常州市北郊小学有两间数字化学习教室,一间摆着几十台iPad,一间摆着几十台电脑,这是孩子们平时最喜欢去的地方。二年级学生胡铭泽做完数学题,兴奋地告诉记者:“10道题做完,这关就通过了,我今天至少还要再过10关。”在iPad上,轻轻一点就会出现一个数学闯关游戏,上面记录着每个学生的游戏分数。
“游戏是一种多媒体的体验过程,它的元素包括图像、音响、色彩、振动、效果、符号、角色、情节,当然也包括文字。”北郊小学校长徐青说,通过探索来赢得游戏的胜利,享受游戏的快乐,这与学习的过程十分相似。
在整个“iMath课程”中,北郊小学的教师设计了很多“类游戏”的学习课程。在这些课程里,教师手里的苹果手机不仅仅是通讯终端,还成为课堂教学中学生现场成果的“采集器”,只要一按,就能将学生们独特的想法“并列”呈现在教室的大屏幕上,供全班师生分享、比较。这种随时随地进行的交流与竞赛,让整个学习过程显得趣意盎然。
丁伟明说,将来不仅有学生的数字化学习,还会有教师的数字化学习,以及师生互动的数字化大平台,“这是常州教育未来发展的方向”。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