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有一条美丽的“小河”
【陶继新】我欣赏您所说的“悦读”。古人说得好:“布衣暖,菜根香,还是读书滋味长。”快乐莫过于读书啊!读书习惯的养成,在孩子时代。这个时候爱上书,往往可以终生与书为伴,一生快乐。
【王素萍】学生的“悦读”是指从兴趣与需要出发,指向学生精神的建构、促进人格完善的阅读。我们启动了6年读100本书行动计划,实施了“书香浸润成长”工程,构建了以经典文化阅读、学科文化阅读、大主题文化阅读、年级系列阅读等为主要领域。以课堂、班级、亲子、自主等为主要阅读形式,以展示、星级阅读评价激励机制为主要支撑的学生阅读文化生态。
【陶继新】学生的悦读不仅涉及语文学科,还涉及数学、科学、历史等学科。让孩子们在文化的视野中观照这些学科,知识会变得美丽起来。
【王素萍】我们长期坚持清晨一诵、午间一读、晚间一省、每周一课、每班(人)一集及学年一节的“六个一”,还把每周三定为“小河读书日”。通过“童话月”、“诗词月”、“人物传记月”、“科普知识月”等主题读书活动,形成了学校的传统特色。
【陶继新】当学生有了自信心与自豪感,不但会在自己的爱好特长领域里摘取成功之果,还会将这种情绪延伸到学习之中,从而提升学习的成绩。你们让孩子如此收获读书的成果,久而久之,读书就会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一种追求,一种不可缺少的精神享受。
【王素萍】我们邀请名作家来校举行“小读者VS大作家对话”活动,秦文君、梅子涵等孩子们喜爱的诗人、小说家、学者走进校园。为了放大这一课程资源,我们把握“期待——活动——延伸”的链效应,整体策划。譬如与科幻作家杨朋见面会:见面前,引导孩子们提前阅读他的作品,撰写“在星球大战中寻找飞翔的力量”心得体会。见面后,通过对话、互动探究作者创作的心灵历程,对书籍进行深层次的思考。见面结束,描述与作家亲密接触的情景,给拍摄的相片写文字纪念,阅读作家推荐的好书……又意味着新一轮阅读热潮的开始。
【陶继新】读书也是需要一种场,这些活动,为学生读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精神场,它让读书变得更加热烈,也更有情趣,因为孩子喜欢活动,特别是在活动上能一展风采时,就会更加高兴。
【王素萍】我们主张“图书馆”一定要办成“读书馆”,学校的“若水读书馆”是孩子们最向往的地方。我们将每周一节阅读课搬到图书馆去上,将课外阅读纳入课程表,使语文教学走出了只读一本书的怪圈。
【陶继新】你们把图书馆占座儿的学生多不多看作学校素质教育重要组成部分。杜绝了光藏书不借书、光开架不阅览、光参观不适用的现象。无论在学校的哪个角落都有学习的氛围,学生处处都看到书和正在学习的人,他们就会觉得学习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每个学生就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读者”。
【王素萍】我们要求孩子们围绕童话、亲情、生态、民俗等主题开展“大主题阅读”。每个学生在完成《红领巾阅读银行》的基础上,每学期至少完成两次“阅读报告”来进行交流。《读书采集》、《书海采贝》、《精彩书册》、《好书大家看》这些漂亮的书名是孩子们的阅读报告,是孩子们写作“自己的书”。
【陶继新】这是融推进、指导、积累、表达于一体的读书交流形式,是读书活动中由一本儿童文学书孕育而成的“延伸书”。出书、成为作家,这是很多学生的梦想,你们圆了学生的梦。尽管没有正式书号,可在孩子看来,这就是“自己的书”,是他们的最美好的精神成果。
【王素萍】学校的读书节、艺术节、科技节、英语节、体育节及智慧园的“五节一园”活动,是学生展示的大舞台。在读书节上获奖的同学门类就有上百种,全校2000多名学生人人都能捧上大奖状。每年我们“小河八大家”——“小小安徒生”、“小小李白”、“小小司马迁”、“小小朱自清”、“小小哥白尼”、“小小曹禺”、“小小华罗庚”及“小小曹雪芹”等,涌现出一大批“明星”。
【陶继新】孩子捧着“成果”回家,得到长辈的赞扬。这期间同学们的兴奋与愉悦,绝非一般的美味食品和奖金所能相比的,学生在自己爱好的领域里尽情驰骋,沉浸其中乐而忘返,校园就会出现“明星辈出”的景观。
【王素萍】最令我们欣慰的是学生的读书欲望,三年四班的王元新同学把高中的历史书读完。四年级的不少同学一口气能把自己喜爱的书写出上百本。四年级贾文旗同学读过的书是满满四箱子。五年级赵舸言同学节假日几乎是在图书馆或书店度过的。三年级学生捧起《时间简史》,五年级学生读完《史记》……
【陶继新】阅读是快乐的,热爱阅读的孩子是最美的天使。最伟大的童书里隐藏着人类最深奥的智慧、最美丽的情愫和最高贵的精神。童书是最美丽的种子,受过童书熏陶的人,会收获幸福完整的生活。
编织美好生活
【王素萍】我们从经典诵读中寻求智慧的元素,把“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人生八德教育,作为“中国红”——根文化教育,开展了“读经典书,做有根人”的实践活动。探索出以“诵、写、画、演、践行”为载体的经典诵读之路。两千多人的琅琅读书声回荡在校园上空,成为校园文化建设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陶继新】“仁义礼智信”迄今仍然不失为精华,忠孝思想是精华,要大力提倡发扬。不懂孔子则不懂中国文化,也很难明白中国政治、经济发展状况背后作为意识形态的本质性支配力量。如果我们数典忘祖,不学经典,不继承优秀传统,还算中国人吗?“国学”思想的陶冶,对于塑造孩子的美好心灵和一生的成长,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王素萍】经典文化中蕴含着真善美,读多了,真善美就流进孩子的心里。要真正形成学校的特色,课程是最为关键的一环。我们除了多年开展的读书课程外,还有“三句话”人生课、才华展示课、八德宣讲课、八大家评价课、优雅风范的礼仪课、合作探讨的研究课,日做十件事、养成十种好习惯的养成课、坚持十种体验的实践课、锻炼思维的围棋课、非物质文化传承的面塑课等等,构成综合性的生活化成长课程,同时形成了科学探究类、综合实践类、阅读口语类、劳动生活类、艺术体育类和道德公益类等六大类非书面作业,把仰望星空的权力还给了孩子。
【陶继新】这样的课程其实就是学生的道德场、学习场、教育场。德育对于学科教学不是渗透,而是融合。道德出志向,志向出探索,探索出智慧。理想、志向、自主、参与、合作、互助、扶弱、责任、真诚、感恩、自信、竞争、创新等等,都是良好的学习品德。课堂作为学生探索学习知识的场所,其道德实践就是对探索学习的有力支持,课堂就成为践行道德教育的基地。
【王素萍】假日阅读早已成为一份特殊的休闲文化大餐,我们提前设计好“假期读书——实践活动计划”。老师们形象地把它称作“眼睛变成放大镜”活动。它要求学生们像学者一样通过一个个的“课题”,在图书馆里查阅和获得立体、全面的知识,然后再去同实践相结合,进而形成能力。孩子们眼中的“小事”做出了“大文章”。看似平静而有序的生活,还真让他们挑出了许多“刺”。如“关于公交站牌指示不清问题的调查与研究”、“市民闯红灯的问题研究”、“校门前拥挤的调查”的公共交通问题;“校门前摊点食品卫生问题的研究”、“山西面食的调查”的公共饮食问题;“关于废旧电池的回收问题的研究”、“节水问题的研究”的环境保护问题,还有“校园安全问题的研究”、“小学生上网问题的调查”……我们感到小学生中蕴藏着“大潜能”。
【陶继新】我们眼前有牛顿,身边有爱迪生。每一双童眼都用敏锐的目光搜索着有价值的研究问题,每一颗童心都渴望发现的问题能够得到更多人的认同。“经历了就会被感动,行动了就会有收获”。孩子们研究的结果并不重要,过程已成为宝贵的成长经历,改变着他们对自己、对生活、对社会的认识。
【王素萍】我们学校就是得益于此。调查表明:上学期看过5本以上课外书的占到85%,感到自己有进步的有95%,对今后学习有信心的占到80%。有了良好的学习心态和自信心,就能克服各种困难。具有自我成长意识、习惯和能力的学生将来的发展无疑也会更有优势。
我记得一位离异单身母亲哭着打来电话,她在校读书的儿子给她打电话说:“妈妈,如果你感到寂寞的话,你就读书吧,读书就不会寂寞了”。读书后,她感觉头顶上猛地撑开了一片温暖明亮的天空!一位劳累一天的父亲,晚上回到家坐在沙发上就睡着了,是懂事孝顺的孩子将他的鞋子脱下,并端来热水为爸爸洗了脚。是孩子帮妈妈走出自卑,是孩子监督父亲戒掉网瘾拿起书本……
【陶继新】孩子们懂得了人要成为太阳去照耀别人,而不是等待别人来照耀自己。我们欣喜地看到,是读书与实践让这些孩子与同龄人相比,站在更高的平台上审视亲情、责任、生命这些严肃的命题。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