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生演讲“比穷”有违助学伦理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3-10-19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姜朝晖

    近日,沈阳大学某学院要求贫困生演讲“比穷”,得票最高者可获助学金,引发各界热议。“本来不想让大家知道家里困难,可这样一来全班都知道了。说是为了公平,可让我们当众‘揭伤疤’,这对我们公平吗?”该院学生小刘自从在同学面前讲了自己最羞于启齿的家境后,常常觉得抬不起头来。笔者以为,这种看似“公平”的助学方式,实则违背了最基本的助学伦理。

    高校助学金制度,是我国家庭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帮助贫困学生,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自2007年5月新的高校资助政策实施以来,我国许多贫困大学生都获得到了助学金。从2010年秋季学期起,教育部、财政部又将平均资助标准由年生均2000元上调至3000元,此项政策惠及430多万名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基本上实现了不让一名大学生因贫困而失学的初衷。

    诚然,从助学金实际运作来看,我们有数百万的贫困学子受到了资助,但也不乏有些申请到助学金的“贫困”大学生,用助学金购买奢侈品,也还了解到有不少真正贫困的大学生,因未能获得助学金,生活非常拮据。从每年申请的情况来看,通常申报助学金的同学要远远高于所能提供名额的比例。据统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约占高校在校学生总数的20%,而获得国家助学贷款的尚达不到这个比例。因此,如何实现公平、公正,就成了困扰高校管理者的一大难题。

    因此,贫困生资助金的发放,具体到学校操作层面,不可避免就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比如说,如何界定贫困生标准?如何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公平?对于实施的高校管理者来说,这无疑是一件非常棘手的事情。因此,不免出现许多千奇百怪的“遴选”贫困生的办法,演讲“比穷”即是其中一种。这些不当现象的存在,都是我们亟须改进的问题。

    就贫困生演讲“比穷”方式而言,它的出发点是基于公平,但结果背道而驰,严重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客观来说,助学金的实质,是通过国家帮扶的形式,资助那些家庭真正贫困的学子。它不同于奖学金,更不等于人人都可以获得的“香饽饽”。无论是通过人情关系,或者是演讲“比穷”方式,都违背了助学伦理。这种现象,可能不只存在于沈阳大学,也可能存在于其他学校。

    实际上,演讲被动“比穷”,和主动“炫富”一样,都有违基本的教育精神。在校园里,每一个同学之间,都是平等的。这种平等,不仅包括物质上的平等,更在于精神上的平等。演讲“比穷”,从物质上资助了学生,在精神上却伤害了学生。这种物质上的受益,仅仅止于大学学业生涯,但是精神上的伤害,可能会影响一生。

    因此,好的制度设计必须恪守最基本的教育伦理。对贫困生的资助,高校管理者不能以想当然的逻辑进行操作。在社会征信制度和个人诚信意识均有待完善的时候,高校管理者应该多下些功夫,如充分了解贫困生特点,深入学生中间,去学生宿舍走走看看,平日和学生多交谈聊天,尽量用多种方法综合考量。否则,在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通过演讲“比穷”方式,选出来的贫困生既不符合实情,也伤害了更多真正贫困生的利益。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