叩问诗性教育
让我和天地万物一起生长。 CFP供图
诗性教育是对教育本质的一种读解方式,是对当代教育中的情感缺失所做出的有力补正。
诗性教育追求本真的教育,希望成就本色人生,可以看作是对现时功利教育、功利社会的抗争。这个时候,需要一点堂吉诃德的精神。即便明知是“与风车作战”,也勇往直前。
■朱小蔓
近年来,江苏省苏州十中的办学实践被喻为“诗性教育”,这是国内第一次将一所学校的整体教育实践概括为“诗性教育”。
苏州十中的诗性教育是师生员工创造出来的一种生动活泼、富有诗意的教育形态,它满足中学生青春年华对诗性生活的渴求,释放出青春少年创造与审美的生命力量。我感受过这所学校的建筑文化与人文文化,古典园林的传统典雅与现代少年的书生意气浑然相映,相信这种诗性文化对于应试模式的教育是一种积极的抗衡力量,也相信诗性教育是十中人对教育本质的一种读解方式,是对当代教育中的情感缺失所做出的有力补正。
情绪、情感是人类精神生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人类经验中最亲近的体验,也是人类行为中最复杂的感受。情感作为人的一种感性表达形式,在人的生命及成长中具有优先性。它的发育、使用相比理智更早、更强大。生命早期在各种关系中所形成的情感倾向或曰情感反应模式,成为日后道德审美与创造情感及人格的重要基础。
看不到情感的这一优先与基石作用,不恰当地强调理性、逻辑的重要,会导致人的畸形发展。多元智能理论提出者加登纳研究发现,当一个人的感性经验没有积累到足以强大的时候,如果过多地运用逻辑认知,他的感受能力会下降。达尔文也曾谈到,他写作《进化论》最大的损失是,艰苦的脑力劳动使他没有时间听音乐、看小说,完稿后,他感觉自己的道德感和美感下降了。
因而,保全了情感,便保住了珍贵的生命之源。具有情感素养的教师,善于调动学生全部感觉器官进行学习,也能够觉察学生的情感反应,并把这种时刻变成教育契机。相反,如果我们过分强调逻辑、理智,忽略人的情感状态、情感表达,忽略那些有正面价值的情感的生长和积累,教育就不可能培育出功能完整的脑,更不能培育个性完整的人。苏霍姆林斯基在上世纪60年代就不断强调,情感的培养并不是局部的、狭隘的任务,而是儿童道德面貌形成过程的本质。情感教育在今天的中国教育中亟待加强。
如何保护和培育儿童正面、积极的情感,锻炼他们应对人生的情感能力?作为情感教育的一种实践形态,诗性教育有自己的回答。
苏州十中的教育实践之所以被称为诗性教育,在我看来主要有以下几个理由:
一是诗意校园,这是诗性教育的空间表达。
这所学校是苏州织造署旧址,保持了苏州园林的风貌。校园里有灵石、清泉、古井,亭台楼榭多以校史上的人物命名,季玉厅、元培楼、时璋楼、璀廊……被誉为“最中国的学校”。庭院深深、曲径通幽、美石奇崛,景致有限而境界无穷。诗性教育,就是在这样一个空间里展开的。
二是诗意的学校文化,这是诗性教育的文化逻辑。
这所学校的学校文化,承继着学校百年的历史文化。清朝末年,老校长王谢长达以“进德修业、面向社会、发展个性、培养能力”为理念创办该校。后来,校董蔡元培的“以美育代宗教”,校友费孝通的“文化自觉”,也深刻地影响了学校办学理念。根植于时代土壤,学校又锤炼出新的教育理念,比如,追求“质朴大气,真水无香,倾听天籁”的文化精神;追求“本真、唯美、超然”的教育内涵;秉持“以生命为本”的教育生命观;提倡“以校园的每一天成就每一个师生的本色人生”;倡导“不圈养每一位教师”、“以诗心化育学生”的师生观等。
三是诗性课程和审美课堂,这是诗性教育的主要载体和绽放之地。
在学校教育中,课程意味着育人目标的具体实现,意味着基于育人目标的知识及方法选择。课堂是实现育人目标的主阵地。校长柳袁照提出“审美课堂”,就是要教师力求在一种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状态下教学,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学习”状态,进入“化境”去探求知识、发现真理、体验愉悦。
我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研究道德情感、情感教育。随着时间推移,愈发觉得情感教育之重要,以及它在现今教育中依然严重缺失。所幸本世纪初,情感已明确成为体现课程完整功能观的“三维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之一,中小学各门学科都要努力实现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影响。其中,语文学科首当其冲,历史、品德、音体美都富含情感及价值观教育的养料。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理科课程及教学其实也并不枯燥,无论是内容,还是教学方法都可以做到科学与人文的融合。唐代诗人王维的诗句“长河落日圆,大漠孤烟直”,就是极好的例证,画面很美,涉及线条、角度、圆和切线等数学知识。如果学科教师能够用故事、人物、诗歌、画面唤起、充盈孩子的正面情绪、情感,逻辑、理智便不会抑制他们的感觉能力、感性能力、情感能力。教师本人对学科的兴趣、热爱和执着的情感也会奇妙而深刻地影响学生的情感。
四是诗人校长,这是诗性教育的思想灵魂和领跑者。
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所学校的发展方向和办学品格。柳袁照是位诗人,诗人总有一种诗化世界的冲动,诗人的思维方式是一种诗性思维、诗性智慧。这种思维把生命定格于一个个意象,凭借意象表达情感,寄托理想。校长、教师和学生一起写诗、咏诗、论诗,可以想见那是一种怎样的情感濡染。柳袁照的诗人气质和诗意风格引领着学校文化具有浓厚的审美意趣,产生浸润、涵养学生积极生命的教育功效。
教育本真的缺失必然导致人性和精神世界的贫乏。贫乏,可以由诗来丰富。德国哲学家谢林说:“不管是在人类的开端还是在人类的目的地,诗都是人的女教师。”
诗性教育希望唤起生命的灵性,希望对那种忽略感性、忽略生命真情的教育形成一种抗衡。这与情感教育是一致的。
诗性教育与情感教育一样,张扬情感的价值,以情为本。诗歌王国的建构法则是情感,诗歌尽情挥洒情感,引发、调动人的情致、情愫,给人留下深刻的情感性记忆,那里包孕着优美、高尚情操的种子。
当然,在人的成长中,理性很重要。正是情感与理性的相互支撑和交融,才使幼小的生命成长为有美善情感并富有理智的人,健全、活泼的人。诗性教育和情感教育并不贬低理性反思的作用,只是反对那种刻板的、冷冰冰的理性。德国哲学家诺瓦利斯说,人们通常称为理性的东西,不过是理性的一个浅薄而且乏味的类别,他呼唤一种醇厚的、火热的理性,而这种理性会出现在诗人身上。
因此,在过分追求逻辑化、程序化、标准化的时期和场所,诗可以作为一种抗争力量,使理性和感性,理智与情感获得平衡,成为人性完整性的绿洲。
其次,诗性教育尊重生命及生命体验,以激发学生的生命活力为旨归。
诗总是具象的,充满画面感,具有诗情画意,引人同感、共鸣。诗讲究节奏,诗的节奏与生命的节律有共振和契合。当诗激发人去体验生活时,人的生命一定是在场的。诗活化、光鲜了人的生命之感,诗涵养生命之源。青少年是做梦的时期,是生命力最旺盛、最自由、最需要释放的时期。这个时期施以诗性教育,它就是生命情感教育,是青春生命的保护神。
再其次,诗性教育激发、涵养着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想象和情感一样,是诗性王国的建构法则之一。诗的表达手法多种多样,诗人大量运用隐喻、比附、拟人、倒装等,使诗充满浪漫的想象。在古希腊,诗人与创造是同根词,现代脑科学和心理学不断证明着想象与创造之间的关系。钱学森曾谈到,他每一次重要的发现都是先有灵感想象的画面,尔后才有细密的逻辑论证。晚年的“钱学森之问”实际上是对现行学校教育压抑了学生创造性的尖锐批判。
在青少年最有想象和创造活力的时期,教育必须为激发、保护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做出努力。诗性教育因其张扬诗的想象与创造,对目前学校教育在培养创造性方面的缺憾,是一种重要补救。而这也是情感教育的旨趣之一。
诗人是时代最敏感的触角。台湾诗人郑愁予说,诗人都有群居的性格,诗人的本质是关怀别人,诗应该为柔弱的人群而写。诗人不会在意自己的名声与利益的增长。
是的,诗性之心超脱日常生活的平庸和委琐,摆脱物质和眼前利益的羁绊,使自己处于一种融入了道德要素的审美境界,呈现出独立不羁的人格状态。因此,诗性教育能成为超越功利的教育、不受利益驱动的审美教育、追求“本真、唯美、超然”的教育。学校教育要还原它原初的使命,即构建好的生活、好的文化,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面对社会、面对生活、面对人生所必要的、超然脱俗的情怀和态度。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