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更坚强”不应成口号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3-12-2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三九木

    12月11日,海门市江海区江南小学五年级学生吴某,在被怀疑盗窃老师钱款而接受警方调查后跳楼身亡。12月3日,广东陆丰市某中学一女生在当地投河身亡。事起前一天,因怀疑该女生偷窃服装,一店主将监控视频截图发至微博求人肉搜索,之后充斥网络的批评辱骂之声成了该女生生命难以承受之重。

    又是一片铺天盖地的针对相关责任人的挞伐之声,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和完善网络制度理所应当,相关责任人也将受到两个花季少年离去之前曾经承受过的舆论重压之苦,可如此恶性循环般的方法终难解决深层次问题。应该想到,面对复杂的社会生态和未知的人生旅途,孩子们为什么选择以主动结束生命来解决问题?我们的青少年是不是过于脆弱?理性成熟面对生活挫折的能力如何才能获得成了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

    “挫折教育”不是什么新话题,事实证明,效果并不明显。其中的主要问题在于,当前“挫折教育”的开展依然过多依赖学校,这实际忽视了教育的系统性和关联性,忽视了其他教育责任主体应负的责任。

    首先,家庭教育的严重缺失造成学生压力排遣渠道的堵塞。当下多数人依然错误地认为,文化课学习是青少年成长阶段最重要甚至唯一的内容和任务。于是,家长将希望完全寄托于学校,放弃大部分家庭教育时间;而一些学校为了追求升学率,刻意延长学生在校的学习时间,主动承包教学和看管的双重责任。这看似两厢情愿的事情却直接导致学生在家庭生活中遇到问题对老师难以启齿,而在学校遇到困难又没有时间和亲人尤其是父母交流,遇到挫折后甚少得到温暖的安慰和成熟的指导,最终造成心理缺陷。因此,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应该各司其职。

    其次,把道德当成知识讲授是学校德育的最大缺陷。学校自然是青少年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但学校教育主要依靠课堂。课堂或许是科学知识最好的教育场所,但相对道德教育,它却不是最好的选择。我们习惯把“简单的美德”变成晦涩的条条框框,让学生当成知识抄写背诵,这往往会使孩子们思考太多,却忽视感受。挫折教育不是教条,需要温度,把道德当成知识灌输给学生,容易让他们产生非黑即白的价值判断和解决思路,缺乏问题出现后应有的敏感和灵活性,面对纷繁复杂的生活难关,难免会做出过于偏激的举动。

    再其次,社会体验缺位让青少年社会角色转换卡壳。必须承认,青少年虽然大部分时间以学生身份在校园度过,但他们依然需要扮演社会人的角色,依然会遇到形形色色难以料想的人生难题。解决这些问题,仅仅依靠家长的说服教育或是学校课堂的“沙盘推演”、“模拟创设”显然不够,学生不该在真空状态下成长,接受必要的病菌并独立与之搏斗最终产生抗体应是学生成长成熟的必经之路,运用家庭或是学校中惯用的思维和解决手段难以应付社会的千变万化,所以应给予学生更多的社会体验时间,更多的社会体验机会。这不仅需要家长和学校“放手”的勇气,更需要社会方方面面接受孩子们错误的宽容。

    “让孩子们更坚强”不应当只是一句口号,更需要社会中的每个人踏踏实实去实现。(作者系媒体评论员)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