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为何难走出高水平运动员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3-12-2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高毅哲

    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比赛已近尾声,中国代表团仅获得几枚金牌。习惯了中国军团在各项赛事斩金夺银如砍瓜切菜般的观众,面对如此成绩多少有些不习惯。其实这不丢人。中国的冬季项目一向羸弱,此次中国队参赛的基本都属于大学生运动员,一线职业队员一个没来。

    此种背景下,人们对大冬会代表团当然不会苛责,并且对代表团抛弃金牌思维,坚持不选国家一线队队员,把参赛机会留给大学生运动员还要表示赞赏。然而,赛场上中外运动员表现出的较大差距,还是让人深思。20多年前,国家推进体教结合,是希望可以在高校中培养出高水平运动员,打破举国体制的弊端。20多年后的现实是,不论冬夏项目,高水平运动员依然产生于举国体制的流水线上,由高校培养出的寥寥无几。为什么?真总结起来,一句话足矣:体育和教育还是在两股道上跑的车。

    告别举国体制的残酷,由教育系统培养高水平运动员,本是一个兼顾育人和竞技成绩的好想法。可是高水平运动员是怎么产生的?高水平的教练、科学有效的训练、大量的比赛机会,这是竞技体育出成绩最基本的条件。外国人羡慕咱们的举国体制,是因为国家把这些事情包圆了。但这些最基本而且最重要的东西,高校恰恰缺乏。

    拿高水平教练来说,在竞技体育市场化的今天,一名高水平教练年入百万轻而易举,而有几所高校可以出的起这笔钱?即便有高水平教练愿意执教高校,又有几所高校可以提供训练、科研和后勤保障?在竞技体育科学化、专业化的今天,这是保证训练质量的基本条件。再有,年年砸巨资进去,为了一块不知多少年才能拿到的大赛金牌,国内有几个高校有这样的实力?这些问题,既表明体教结合难靠高校一己之力,也凸显出体教结合的深层机制难题。经费投入和硬件设施谁来保障?体育部门应该发挥什么作用?政府在其中扮演何种角色?这些问题不解决,体育和教育还是“两张皮”。

    体教结合的一个理想境界,是大中小学“一条龙”培养,以解决苗子和训练时间问题。可是,受社会大环境影响,体教两张皮的现象从高校一直延伸到中学乃至小学。升学压力下,奥数、英语还学不过来,多少家长敢让孩子业余时间去搞体育?中小学生连日常的健身活动都难以维系,还奢望去接受专业化的训练?有这么一个笑话。问:如何尽快提高中国足球水平?答:把足球列入高考。这恰恰说明了中国中小学校园体育的悲哀。它从来没有独立于升学之外,反而跟着升学亦步亦趋。它既可以因为升学而热闹一时,也可因为影响升学而被一脚踢开。

    如果,竞技体育没有对教育打开大门,教育也没有真正对竞技体育敞开怀抱,培养高水平运动员只能是水中捞月。如果,体育和教育不能拧成一股绳,我们的竞技体育仍将严重依赖举国体制,仍将有一批批幼童走上体校—地方队—国家队的道路。可见,体教结合依然前路漫漫,期待破题。(作者系本报记者)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