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克明 教育发展宏观战略研究的引领者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3-12-2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就此,她与很多国际著名专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美国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主席、美国教育界的泰斗波伊尔博士临终前,将其教育藏书捐赠给郝克明所领导的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长达10年的交往中,在郝克明的学识与特殊的人格魅力的影响下,这位美国教育界重量级专家对中国产生了深厚的友好之情。

    郝克明广泛联系和团结专家学者,在研究工作中鼓励各种不同意见或方案的争论和比较。

    组织“跨学科、跨部门、跨领域、跨地区”的高水平团队开展合作研究,是郝克明学术研究的显著特色。她倡导创造学术民主与学术批评的良好氛围,鼓励各种学术观点之间的研讨与交流。郝克明自己也是这样做的。胸怀坦荡、坚持实事求是、敢于谏言,是与她共事多年的同志包括一些领导同志对她的共识。原国家教委主任朱开轩曾在一次科研人员座谈会上这样评价郝克明说,她最突出的一个优点是坚持实事求是,敢于发表不同意见,这是对党的教育事业负责任的表现。郝克明在学术研究工作中的民主作风,也是她团结研究工作者,不断把研究推向更高水平的重要原因。

    郝克明在研究中始终洋溢着学者之乐,她崇尚创新,对于新思想、新事物、新技术,保持着一颗年轻的不断求索之心。 

    她把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改革发展研究成果,作为人生最大的追求、幸福和快乐。她主持的课题大大小小几十项,每一项都彰显着创新的亮点。她认为创新是科研的灵魂,没有创新就谈不上科学研究。

    郝克明有一个梦想,所有儿童和青少年将摆脱“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为争上大学特别是高水平大学进行激烈竞争的沉重压力和负担。所有学习者都将能通过各种途径,包括通过计算机、电视和各种移动终端,随时随地学习自己最有兴趣、最需要、最向往的高质量、高水平的课程。

    最近世界教育界正在热议的“慕课”,引起了郝克明的关注和极大兴趣。郝克明说:“这说明,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形势下,广大学习者有机会选择世界最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正在开始变成现实”。几年前,她就多次提出,信息技术与终身学习思潮的结合,将会给人类教育带来深刻变革的重大意义。她对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和北大等高校的同志说,要抓住机遇,打造中国版“慕课”,并反复强调:“我们正处在教育大变革的前夜,应该为这场变革做一点事。”几天前,由她亲自策划的信息技术发展与教育改革国际论坛,居然会场爆满,超计划来了500多位热心于信息技术与教学改革的教育工作者,频频精彩的演讲引起与会人员的浓浓兴趣。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常务副会长张双鼓说:“她始终有着教育改革发展的超前意识。”

    毋庸置疑,郝克明凭借她的睿智和不寻常的洞察力,在推进我国教育信息化方面又站在了时代前列,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资料链接

    郝克明主要课题研究及所获奖励

    《中国高等教育结构研究》,获1990年全国首届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十一届三中全会十周年全国哲学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应用学科高层次专门人才培养途径多样化研究》,获1990年全国首届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

    《21世纪初中国教育发展战略研究》,获首届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一等奖、全国第二届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和宝钢教育基金会设立的教育宏观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

    《当代中国教育结构体系研究》,获2002年第十三届中国图书奖、第三届全国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跨进学习社会—关于建设终身学习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研究》、《独生子女群体与民族竞争力研究》和《教育·社会·未来——郝克明教育文集》,作为郝克明的代表著作,于2012年获全国教育科学研究“突出贡献奖”。

    2004年10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授予郝克明“教育与人类发展杰出贡献奖”。郝克明是接受这个奖项的第一位亚洲专家。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