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逸夫 万千桃李
邵逸夫:人生比戏更精彩
“国家振兴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培养人才是民族根本利益的要求。”
■本报记者易鑫综合报道
维多利亚湾清风吹过,太平山静静守望。
1月7日清晨,107岁的邵逸夫先生,在香港安然离世。10日,他的追悼会举行。
叱咤娱乐圈大半个世纪,邵逸夫一手打造了邵氏和无线两个影视王国,出品了数千部脍炙人口的影视作品。
然而有人说,邵逸夫浪潮起伏的百年人生,比他所拍摄的任何一部影视作品都更为精彩。
仅从邵逸夫的身份介绍中,人们就可以看到多个表述:著名的爱国人士、香港知名实业家、慈善家……
如今,百年的岁月随风而逝,使邵逸夫的名字闪耀神州的,却是他的“慈善家”身份——自1985年以来,邵逸夫连年向内地教育捐赠巨款建设教育教学设施,迄今赠款金额近47.5亿元港币,建设各类项目6013个,大多以“逸夫楼”命名;他设立“邵逸夫奖”,以奖励做出贡献的科技人才,被称为“东方诺贝尔奖”。
在邵逸夫的眼里,人才是国家振兴的基石,人才培养靠教育。他的心愿,就是用慈善的力量推动国内教育不断前行。
因为,与影视一样,教育慈善对他而言,也是一份一生不了情。
“楼主”邵逸夫
据说,邵逸夫是出了名的“小气”。
一次拍戏时,剧务向邵逸夫申请20元餐费去买100个生煎馒头,结果邵逸夫没批,因为公司内部食堂的馒头才一毛钱一个。
生意场上极其“吝啬”的邵逸夫,在做教育慈善时,却一掷千金。
1986年,邵逸夫一次性捐助一亿元,给香港中文大学兴建第四所书院,这已是他第二次以巨款捐助该大学。
当时,记者就此事采访邵逸夫时,邵逸夫说:“讲到培育人才,最紧要的就是要快。香港的人口越来越多,学位有限,后生们求学不易。所以去年我到中文大学时,马临校长告诉我校园内有地,打算建第四学院,可惜没筹到钱。我回去后,同大家商量了一下,一个星期后就告知马临校长,我捐一个亿!你看,再过几日,中文大学第四学院就要动工了,明年春季落成。第一批600个学生可以入学,你说我有多欢喜呢。”
有人说,邵逸夫的行为,与他三哥的去世有关。
1985年,邵逸夫的三哥邵山客在新加坡病逝,享年88岁。邵山客作为当地富商,很少支持公益慈善事业,病逝之后,空留下巨额财富。从此,邵逸夫开始萌发捐钱办学及提高医疗水平的念头。
但事实上,早在1958年,邵逸夫和邵山客,就在他们艰苦创业的地方——新加坡,成立了邵氏基金会。当时,基金会每年都要给新加坡、马来西亚的教育、医疗机构捐赠款项。
邵逸夫到香港创业之后,又于1973年,在香港创立了“香港邵氏基金会”,致力于促进社会福利事业的建设。同年,邵逸夫以“校董”的身份,给香港“苏浙公学”捐款50万元港币,资助该校新建一座图书馆。
作为一名商人,也许邵逸夫倾心于慈善事业,最初只是为了散财聚德,但随着时光流逝,邵逸夫越发把教育慈善当成事业来经营。他在多个场合表示:“中国很穷,需要很多金钱来办学校发展教育。”
邵逸夫开始把目光瞄向内地的教育事业。上世纪80年代,我国教育事业处于恢复状态,师资力量极为匮乏。邵逸夫做了详细的调查,并通过有关部门进行多方了解后,最后决定花大力气捐赠师范大学,以培养内地师资力量。邵逸夫说:“主要多捐给华东、华北、华中、西南、西北的师范大学,帮助他们多培养师资。一个先生可以教50个学生,10个可以教500个,这样作用就大了。”
在之后的20多年中,邵逸夫以“奔跑”的速度在内地源源不断地援建教学楼、图书馆、科技馆……
有人说,你可能不知道邵逸夫的长相与生平,但你不可能没有听过“逸夫小学”、“逸夫楼”;
有人说,来自五湖四海的中国学子都能找到一个共同话题,那就是在他们就读的小学、中学、大学,都有一座“逸夫楼”;
有人说,在中国地图软件中搜索“逸夫楼”,会发现其密密麻麻,遍布神州大中小学;
有人说,我们每个人都在“逸夫楼”里拿过奖,看过毕业典礼,读过书;
有人说,他是最大的“楼主”,他走了,楼还在,人走楼不会空;
……
原国家教委副主任腾藤说:“逸夫楼均为学校校园内最好、最美的建筑,是师生理想的教学、科研场所,邵先生的博大胸怀和远见卓识,令人敬佩。”
原国家教委副主任韦钰说:“邵逸夫先生的捐赠,数目最大,项目最多,受益面最广,持续时间最长。先生对教育事业的一片深情将永远为人们所铭记。”
“焕焕其业泽天下,巍巍其名耀星光。草木人神共感念,河流山川齐哀伤。邵公逝兮广厦在,德道永兮归苍茫……”
邵逸夫逝世当天,中国矿业大学两位校友,作家薛刚、张思桥代表所有矿大学子,在中国矿业大学逸夫楼前朗诵近600字的《吊邵公逸夫文》。因为在矿大,逸夫楼遍布北京校区、徐州文昌校区、徐州南湖校区。
江苏大丰市第二小学(原大丰逸夫小学)师生齐聚操场,全校行默哀礼。该校曾遭受特大洪涝灾害袭击,灾后,邵逸夫马上为该校兴建教学楼。
湖南省衡阳市南华大学船山学院学生会的学生们,在学校逸夫楼举行邵逸夫追思会。不言而喻,在他们心里,也永存一座“逸夫楼”。
……
斯人已逝,第一次,无数人自发以各种形式悼念一名企业家。他们并没有见过邵逸夫,但他们知道,“逸夫楼”将是人生永不磨灭的记忆。
“东方诺贝尔奖”
除了为学子们盖“万千广厦”,邵逸夫亦有奖励杰出科学家之意。产生这种想法,与邵逸夫在跌宕起伏的影视生涯中所感受到的科技竞争力也许有着某种密切的关联。
上世纪20年代末,中国电影迎来了从默片到有声电影的划时代转变。当时让电影发声,较好的一种技术是片上发音,但这种新技术被美国公司和日本公司所掌握。倘若拍一部新片,向外国公司等支付了巨额设备租金和酬金以后,几乎所剩无几。
这样的经历让邵逸夫认为,一直以来,欧美比东方更重视科学技术,诺贝尔科学奖的得主也多为西方科学家。但21世纪以来,东方人在科技上奋起直追,赶超世界先进。应设立一个奖项,在表彰全球造福人类的杰出科学家的同时,激励中华民族为人类的文明进步再做贡献。
2002年11月15日,在香港中文大学原校长马临的倡议下,“邵逸夫奖”在香港正式宣告成立。“邵逸夫奖”设立数学科学、天文学、生命科学与医学3个奖项,其中,数学与天文学奖是诺贝尔奖所没有的。在邵逸夫及奖项的评委看来,数学是一切自然科学和现代技术的基础语言,天文学则是古老而又年轻的科学,21世纪将是探索宇宙的黄金时期。加上这两个奖项,是对诺贝尔奖的补充。
“邵逸夫奖”的奖金为100万美元,其数额之巨,足以媲美诺贝尔奖。彼时,“邵逸夫奖”甚至被称为“21世纪东方的诺贝尔奖”。
“邵逸夫奖”设立的消息传出时,有人提出,诺贝尔奖是西方的,因而获奖者欧美人居多;“邵逸夫奖”是东方的,获奖者将以东方人特别是中国人及海外华人为主。
但在“邵逸夫奖”的成立仪式上,“邵逸夫奖”筹委会主席、香港中文大学教授杨汝万明确宣布:“邵逸夫奖”颁奖原则是,不论得奖者的种族、国籍、宗教信仰,而以其在学术及科学研究或应用方面获得突破成果,且该成果对人类生活有意义深远的影响为旨要。
于是,我们看到了来自世界各国的科技巨擘摘得“邵逸夫奖”的桂冠。第一届数学奖获得者、美籍华人陈省身;第二届天文学奖获得者、美国人杰弗里·马西;第八届生命科学与医学奖获得者、法国人霍夫曼……
邵逸夫对此奖项的评价让人深思:“我相信人类的伟大在于追求、研究、传授学问,造福人类。”
这让人不禁想起邵逸夫大半个世纪的商海沉浮,从默片到有声电影,从黑白胶片到彩色电影——他的多次成功,不正是得益于不分国别的人类科技进步吗?
而他所设立的“邵逸夫奖”,正如杨振宁所言:“对全球、对亚洲、对中国、对香港的科技发展,都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他的慈善王国
邵逸夫低调地伸展着他的慈善领域。
有人说,对他慈善行为的感动,不是因为捐款的数目,也不是因为捐赠项目的多少,而是因为他的“用心”。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