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实保障师生温暖安全过冬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4-01-13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本报讯(记者 宗河)日前,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派出8个专项督导组,分赴13个北方省份,随机抽查了26个县共计104所中小学校,通过听取汇报、实地检查、走访座谈,对各地中小学校冬季取暖工作进行了实地督导。所抽查学校和教学点位于县城、乡镇、农村不同区域,涵盖小学、初中、高中不同学段,其中绝大部分是国家级贫困县、民族自治县的农村偏远地区中小学校和寄宿制学校。

    目前,我国通过中央财政拨付、地方财政配套和补贴、学校从公用经费筹划和列支的方式,解决北方地区中小学校冬季取暖资金问题。督导组通过督导了解到,中央财政能及时拨付到位,地方按一定比例进行配套,根据财力确定不同补贴额度,学校根据实际情况从公用经费中安排并使用取暖经费。2008年,为解决因煤价上涨等因素导致中小学校公用经费紧张的问题,国家通过调整系数的办法,提高了北方有关省份公用经费的补助标准。2013年,国家追加了部分省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公用经费中央补助资金,提高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取暖费补助标准,有效解决了北方有关省份农村中小学校取暖经费不足的问题。

    从有关省份自查报告和督导组实地督导情况来看,各地各校普遍重视中小学校冬季取暖工作。一是完善制度落实责任。各地围绕取暖资金划拨、燃料购买、取暖设施设备购买、维修以及取暖安全防范与教育等,制定工作制度,完善工作机制,层层落实责任。二是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各地在落实中央取暖资金的基础上,加大地方配套补贴资金投入力度,强化监督检查,确保资金拨付到位、专款专用。三是积极开展取暖工作。各地政府部门积极研究部署中小学校冬季取暖工作,明确责任,层层推进。各校普遍做到提前筹划,落实冬季取暖各项准备工作。四是强化安全防范教育。各地各校建立健全安全取暖规章制度,采取多种形式对师生进行安全取暖教育。五是认真落实自查整改。各地认真进行全面自查,积极排除隐患,扎实落实整改。

    督导报告也指出,我国北方广大农村地区主要采取火炉取暖,取暖方式简单,设备普遍简陋,取暖效果不甚理想,存在环境污染和安全隐患。一些学校甚至只能满足教室取暖,学生宿舍和功能教室没有取暖设备,学生在宿舍只能依靠热水袋取暖。一些学校部分教室背阴或采用单层玻璃、木质窗框,取暖效果差。部分采用锅炉或空调、电暖气取暖的学校,取暖设施落后、设备陈旧、管道锈蚀或线路老化的现象较为突出,且存在不环保、能耗大等问题。个别学校对高压锅炉司炉工资质审核或培训重视不够。

    督导报告提出,各地应落实中小学校冬季取暖工作的牵头部门,明确责任单位,结合本省实际,统筹规划、科学安排中小学校冬季取暖工作。应在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中,结合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等项目的实施,加大取暖设施设备改造和升级换代的力度。应引导、鼓励各地各校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取暖方式开展冬季取暖工作,在试点基础上探索安全高效、节能环保的取暖方式并逐步运用推广。(督导报告全文见十二版)

    ■短评

 聚焦教育民生 践行群众路线

王亮

    日前,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派出督导组,对北方地区中小学校冬季取暖工作进行了专项督导。这是继开展甘肃定西灾区学校开学专项督导后,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进行的又一项聚焦教育民生、回应社会关切、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督导任务,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体现,是对“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生动诠释。

    北方地区天气寒冷,“别让孩子们冻着”是广大群众的一致愿望,开展专项督导有助于促进学校取暖工作,确保广大师生安全过冬。当孩子们能够在冬日的教室里安心上课,温暖自然也会留在群众心间。学生健康成长是教育的出发点,人民群众满意是教育的落脚点,教育督导要把群众的期盼作为努力方向,把群众的满意作为最高标准,责无旁贷地关注民生,切实解决教育中的民生问题。

    从督导情况看,虽然各地在开展中小学校冬季取暖工作中做了很多努力,广大师生温暖过冬基本得到保障,但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各地应按照此次督导意见,以督促改,加大投入保障力度,提升取暖工作水平。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应加大取暖设施设备改造和升级换代的力度,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取暖方式开展冬季取暖工作。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