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正大学学风究竟靠谁
■姚跃林
日前,上海大学顾骏教授发表《端正大学学风不妨“关口前移”》一文,指出,“尽管学风问题表现在大学内,其形成却是在中学里”。他又说:“今日中国基础教育中的许多教育工作者,忙忙碌碌在为学生进大学准备一块敲门砖。他们很少思考,一旦学生成功进入大学,敲门砖失去意义之后,还有什么东西可以支撑学生进行学习?”言下之意,今日大学的学风问题,根源于中学教育。
顾先生撰此文缘起于北京师范大学校长董奇关于大学学风问题的相关言论。顾先生虽然表示“大学当然有责任”,但更认为,“不在中学阶段解决问题,进了大学木已成舟,再要改进就事倍功半了”。
学风乃学校的、学术界的或一般学习方面的风气。董奇校长所列之不良学风似乎不完全是“自主学习和创新思考”的能力差所致。换言之,即使能够“自主学习和创新思考”,校风不见得必定优良。这是两个不同属性的问题。自主学习与自觉学习并非同一概念。“自主学习”固然可被视为一种优良学风,但更准确地说,它指的是一种学习的方式方法。简言之,“自主学习”的人照样可能存在学风问题。由此可推论:端正大学学风“关口前移”到中学,不仅缘木求鱼,而且毫无道理,是大学“懒政”的一种突出表现,不免有推卸责任的嫌疑。顺着顾先生的思路,中学也可将不良校风形成的责任推到小学、幼儿园,自然也可以推到家长,家长当然也可以推到社会。最后终于推给一个看不见的“主体”,结果是谁都没有责任。大学如果不能勇敢地担负起学风建设的责任,只想着怎么四下里推卸责任,指望中学将“圣贤”送到大学里成就“学者”,显然是脱离实际的想法。殊不知培养“圣贤”要远难于造就“学者”。笔者倒想问一句:教授造假与中学教育何干?风气形成定有很多外在原因,但正风首责定在自己。
鉴于大学新生不适应大学的学习方法问题,不少学者提出研究“中学与大学的衔接问题”。笔者认为“衔接问题”不是“真”问题,至少不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关键问题”。任何事情,只要能分成若干阶段或若干部分,其间就存在关系问题,就会有衔接问题。中学不因大学存在而存在,正如小学不因中学存在而存在。应当根据中学教育的“独立价值”科学界定其根本任务,改变单一的办学模式和评价方式,全力做好中学阶段应该做的和能做的事。
教育改革要“瞻前顾后”,制度设计要突出内在衔接。基础教育改革“向上看”,高教改革“向下看”,尊重教育规律,尊重人的发展,“衔接”就一定能够自然完成,至少不会出现影响全局的问题。当前的高等教育在尊重规律、尊重人两方面并非没有问题,但基础教育阶段问题更多。所以,高校应当协力推动基础教育改革,甚至要牺牲一些自身的短期利益,以此促进全社会树立正确的基础教育观,这才是大学文化的担当精神。如果高等教育不能在基础教育改革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甚至起相反的作用,则高等教育的质量提高就成为空谈。
大学生不善于学习是中学的责任,大学的学风差还是中学的责任。试问,大学的责任何在?今日中国两千所大学三千万在校生,如果所有的大学都定位为培养“学者”,不仅不可能,而且太不需要。对所有大学来说,培养身心健康、人格健全的“人”当是首要责任!
(作者系厦门大学附属实验中学校长)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