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是否患上了改革疲劳症
■赖配根
近日,北京市少年宫招生爆棚的现象,引起媒体关注。据报道,为了给孩子报上名,有的家长竟半夜排队;原计划四天的报名时间仅用一天就招满,火爆场面堪比春运。
为什么北京市少年宫如此受家长热捧?有人认为是校外优质教育资源稀缺,口碑好的少年宫便人满为患;有人认为是北京市少年宫品牌好,与一些社会培训机构比,收费又低,可谓“物美价廉”,自然就挤破头。
这些都言之有理。但在笔者看来,少年宫报名如此红火,校外教育培训机构尤其是面向中小学生的培训市场欣欣向荣,实质上都折射出一个问题:当前的学校教育缺少活力,缺乏魅力。对此,每一位教育者尤其是中小学校长、教师,都应该好好反思。
中小学还能够“躲进小楼成一统”吗?一个充满活力的教育体系,必然需要丰富多样的校外教育资源作支撑。多年来,教育部门不重视乃至忽视校外教育资源的作用,导致学校教育与校外教育两张皮,学校教育在体系内循环,自我封闭,自我欣赏,其活力因而大大降低。要焕发教育的活力,就要提高学校的开放水平。一方面,行政部门要为学校解除开展校外活动的顾虑,不能因为学生安全问题因噎废食,同时还要大力协调、整合、建设丰富的校外教育资源,为学校教育提供“施展拳脚”的广阔空间;另一方面,校长、教师要拓宽视野,在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时,自觉统筹考虑调用校内校外教育资源,努力让学生的学习在更广阔的背景下发生,以丰富他们的体验、激发学习的兴趣。
家长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对立面吗?在一些教育者和媒体的眼里,素质教育不能深入实施,应试教育大行其道,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家长不买账;学校教育改革的重大阻力,就是来自家长。到学校采访,有的校长、教师抱怨,家长的理念跟不上教育改革的步伐。少年宫受热捧,校外兴趣班的流行,可以纠正我们的偏见了:家长原来不只是看重分数,而是渴望孩子基本素养的提升、身心更为均衡的发展。实际上,不是家长落伍了,而是学校教育与家长眼里的素质教育常常背道而驰。要让学校教育富有吸引力,就不能把家长推向对立面。校长、教师或许应该放低姿态,去倾听、理解家长的需求,并试图从社会、家长的角度重新理解教育。苏格拉底说,自己之所以比别人智慧,就是承认自己无知。一个智慧的教育者亦如此,不是处处傲慢地炫耀自己的专业、高明,而是谦恭地谛听社会、时代的声音,从而真正把握教育的大势。
学校是否患上了改革疲劳症?传承文明的学校教育,需要保持基本的文化品格,坚守教育良知和理想,不做“墙头草”。但是在转型社会,改革是保持一个单位、一个系统活力的必要条件。教育不可能脱离社会而存在。当社会的大潮向着某个方向浩浩荡荡前进时,学校教育必然要作出适当的反应、调整。几十年来,我们的社会日益开放、民主,人们的思想日益活跃、多元,社会、家长对教育的需求日益多样,尤其是对学校教育的内涵、品质更为关注乃至挑剔。
可是,一些教育部门、教育者依然故我,沿着惯性重复昨天的故事。由此,本来格局宏大的课改竟窄化为改课,“教育规划纲要”的伟大蓝图也被个别地方、学校束之高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出来后,一些民办教育机构负责人闻风而动,比如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表示,要调整培训教育的方向,“从简单的励志教育拓展开来,逐步回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与之形成对比的是,一些公办中小学校长“见惯不怪”,对国家教育重大改革信息置若罔闻。多一分这样的麻木和惰性,学校教育就将少一分生气和活力。
学校是教育系统最关键的细胞。学校有活力,一个国家的教育才有魅力。解放校长、教师,激发他们自我革新、自觉创造的热情,从而唤醒每所学校澎湃的活力,乃是当前教育改革紧迫而伟大的任务。(作者系中国教育报刊社新闻研究中心主任、编审)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