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代青岛师生作家学术揭秘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4-02-2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由青岛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翟广顺撰写的新著《20世纪30年代青岛教育界作家群研究》最近由青岛出版社出版。该书是翟广顺主持的2013年度山东省人文社会科学课题“历史文化名人与青岛教育人文生态研究”的成果之一。

    这是一部充满哲理与思辨且文气盎然的学术著作,该书全面系统地挖掘并展示了20世纪30年代青岛教育界的作家群生成、勃发、衰落的历史进程。具体呈现为4个板块:研讨了闻一多、梁实秋、沈从文、老舍、洪深、孙大雨、台静农、方令孺、陈梦家、吴伯箫等青岛高校教授作家的文学造诣;解读了孟超、汪静之、张友松、王亚平、袁勃、李劫夫、王度庐等青岛中小学教师的文学活动;探寻了臧克家、徐中玉、蔡天心、赵瑞蕻、周浩然、于黑丁、李白凤、李普、黄宗江等新生代学生作家的成长轨迹;再现了王统照、顾随、陈翔鹤等作为青岛新文学先声的教师作家的引领作用。

    作者以深厚的文化功底借助“现象—解释学”等前沿理论,不仅突破了以往青岛乃至山东或全国类似研究者某一群落或个案性研究的狭小空间,构建起全景式的群落图像;而且致力于揭示20世纪30年代青岛教育界作家群的成因,所提出的青岛开埠后25年德租日治的历史形态和由此形成的“后殖民”文化特征,以及对青岛大、中、小学教师作家及学生作家人文生态的诠释,既为青岛与中国其他沿海沿江城市的差异做了区别间隔,又将青岛特定历史时期的教育和文化研究引向了深入。 

    掩卷沉思,不难发现,一个城市经济社会更高水平的发展,须与文化的繁荣和教育人才的聚集形成互动共生的关系。国人时常抱怨中国母语教育出了问题,其实根源恰恰是文学教育的缺失。师生从事文学创作不仅是一种纯正、良善、高雅的校园文化现象,而且起到了促进城市文化繁荣和教育发展的作用。(孙军)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