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巴中3万名留守儿童集体认亲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4-03-19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本报讯(通讯员 王志国)“奶奶,我不想回去,我想在刘老师家过年。”1月16日,是巴中市实验小学发通知书的日子,可岳春燕却拉着刘丽娟老师的手不愿回家……原来,岳春燕是一名留守学生,家里住房倒塌,父母外出务工,从2011年9月入学开始就住在结对帮扶她的刘丽娟老师家里,同吃同住,分文不取,转眼已有三年了。

    像刘丽娟老师这样悉心关爱留守学生,与留守学生结成“亲戚”的,仅仅是一个鲜活的个例。在“转作风,惠民生”活动中,巴中市教育系统关爱留守儿童活动已全面铺开,全市3万余名教师与3万多名留守儿童结对帮扶,让山区孩子温暖过冬。

    1月16日,通江县教育局办公室主任杨柳早早地赶到留守学生小丽所在学校,了解小丽一学期来的学习和表现,并为小丽送去棉衣和新年祝福。“能和小丽结成帮扶对子,是因为一封‘求助信’。”杨柳说,信是从某监狱寄来的,写信的是留守学生小丽的父亲。了解到小丽的境况后,杨柳和办公室的同志主动将身处这个特殊家庭的留守学生小丽作为了帮扶对象,专程到小丽家中看望了她,捎去了书包、文具、图书等学习用品。“小丽的变化可大了。以前她总因为爸爸服刑,妈妈离家了而自卑,不爱与人交流,自从有了他们结对帮助后,她硬是变了一个人,不但喜欢说话了,而且学习也特别地使劲。”班主任罗老师在谈起小丽的变化时滔滔不绝。

    变化的又岂止小丽,满怀感激与不舍的又岂止岳春燕。在全市教育系统3万余名教师与3万多名留守儿童集体“认亲”活动中,巴中市中坝小学二年级(1)班的张楠楠、三年级的魏俊梅两位留守学生心里无比温暖,在学校里不仅有两位老师长期担任她们的代理家长,除在生活、学习上得到帮助,学校老师还时常到他们家看望慰问。这几天,两位小朋友手里拿着学校为她们送去的生活、学习用品和慰问金,心里暖洋洋的。与此同时,为了达到长期帮扶的目的,学校还联系了江苏亨利富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法人代表袁闻科作为她们的帮扶人,将一直资助她们至少完成高中学业。

    关爱留守学生是巴中市教育局长期以来主抓的重点工作,也是市教育局“转作风·惠民生”活动的重要载体。据了解,四川省巴中市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市,也是一个劳务大市,每年外出务工人员达120万人,留守儿童比重非常大。目前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36.9万名,其中留守学生19.6万名。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