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改革发展探索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4-03-2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教育改革必须从实际出发,而不能只是在概念上争论。不从实际出发就理解不了事物,也解决不了问题。改革创新和实事求是是统一的,不是想改革就改革,是实际需要怎么改就怎么改。改革开放既要改变一切不适应的东西,又要坚持一切应该坚持的东西。改变什么,坚持什么,都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正因为这样,中国的改革开放创造了中国历史社会发展长河中从未有过的最大的活力。如果不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我们国家的国体、坚持一切成功的东西,如果不是改革不适应的旧体制、旧制度、旧方法,那现在这些新的东西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啊?教育同样要放到历史社会当中去,坚持从实际出发推进教育的改革。 

    教育改革的每一个步骤,各个层面,做什么事情,都要让人民在这个改革当中得到利益。如果不让人民看到实际利益,就不要改。人民需要教育怎么办就怎么办,不是我想怎么办教育就怎么办。所以教育改革的每一步、每一个措施,都要既积极又稳妥,不能“翻烧饼”。你一“翻烧饼”,改革就要推迟好多年,群众不干,不接受。

    

    我到国家教委后考虑和投入精力最大的一件事,就是根据中央要求,主持制定了一个既解决当时教育难题又面向21世纪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这是我国第一个教育改革发展纲要。为此,教委很多同志参与做了大量历史和现实的、国内和国际的调查研究,从中国经济、科技体制等方面改革的趋势和走向出发,探讨中国特色教育改革发展的道路。《纲要》于1993年2月由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印发,到现在整整20年了。

    《纲要》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主要原则,共有八个“必须”。这是历史经验和改革开放以来现实经验的高度总结,是我国教育必须长期遵循的原则。

    《纲要》明确地表述了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必须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方针后来写进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纲要》确定了20世纪90年代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主要目标、重大战略和指导方针,比较清晰地提出了教育体制改革的思路和任务,成为指导20世纪90年代及新世纪初教育改革发展的历史性文献。 

    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 

    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我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中国的教育工作,无非是三个问题:方向问题、改革问题和发展问题。 

    ——建立每年一次的高校党建会议制度。为了切实加强高校党的领导,决定高校党建工作由中组部、中宣部和国家教委三家联合管理。建议地方也是由党委组织部、宣传部、高校工委、教委一起来抓高校党建工作。当时提出要连续抓五年,每年联合召开一次高校党建会。这项工作由此成为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一项保证教育方向的重要制度坚持了下来。到2012年,我国高校党建会已经连续举行了21次。 

    ——明确高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1985年以后,部分高校曾试行过校长负责制的领导体制。此后,原则上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党委要把主要精力放到保证中央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加强党的建设和做好师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上。 

    1989年之后,为了稳定当时的局势,决定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两所高校开展军政训练。为什么要搞军训?因为当时恢复正常的高校秩序,一定要有个过渡,没有这个过渡过不了这个坎儿。当时并没有讲要长期这样做,只是讲了它的正面意义。这件事情在当时十分必要。这个举措对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有重要意义。当然,这一做法需要调整完善。如今,高校学生接受军训,已经转向制度化规范化轨道,在全国普遍实施。

    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财、税、费、产、社、基”的教育投入体制

    面向21世纪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当时我们思考和研究最多的是教育投入体制问题。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教育体制改革必须和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解决教育经费问题,只能从我国国情出发。我们提出了“财、税、费、产、社、基”六个字的教育投资体制改革思路。即“逐步建立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辅之以征收用于教育的税费、收取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校办产业收入、社会捐资集资和设立教育基金等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体制”。这种多渠道的教育投入体制有力地支撑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教育振兴,全民有责。在国家增加教育投入的同时,必须调动全社会支持投入教育的积极性。教育投入体制改革是教育体制改革的基础和重点。没有这个改革,困扰和制约教育的最大难题——经费问题,就无法解决,教育振兴也就无从谈起。 

    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应占国民生产总值多大比例,决定着教育发展水平的高低。当时我们提出到20世纪末要达到4%比例,引起社会共识和期盼。这个比例是经过大量的国际比较得出的,不是拍脑袋出来的。当时欠发达国家这个比例平均在4.1%以上,许多国家达到5%、6%甚至更高,但20世纪末这个比例没有实现。可喜的是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重申了这个比例,并决定将在2012年实现。 

    倡导“人民教育人民办,办好教育为人民”

    在20世纪90年代中国教育舞台上,“人民教育人民办,办好教育为人民”是一句喊得特别响亮的口号。这是我倡导的,但不是我的发明。发明者是我国的人民群众。

    办教育是人民的权利。在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教育成为人民自己的事业。人民有办教育的权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人民群众,首先是广大乡村的农民,他们集资捐资助学兴学的积极性不断高涨。像当年抗战支前一样,人民群众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兴办教育,许多事迹感人肺腑、催人泪下。在中国大地的许多农村,最好的建筑是学校,最美的环境是校园。义务教育本来应该是政府行为、政府投入,但是在政府力量还不能全面保障义务教育的时候怎么办?是中国的老百姓用他们的肩膀支撑了中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大业,是他们首先写下了“人民教育人民办”的豪壮篇章。“人民教育人民办,办好教育为人民”是上下两篇大文章。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在满腔热情地支持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同时,千方百计办好教育为人民。 

    在“人民教育人民办,办好教育为人民”的思想指导下,全国兴起改善办学条件的热潮,中小学新建校舍大量增加,校舍中的危房比例明显下降。农村教育出现了史无前例的兴旺景象。 

    人民教育人民办,不只是人民对教育财力和物力的支持,它还涉及人民需要什么样的教育和怎样办人民需要的教育等深层次的问题。这实际上是一场全方位的教育改革。“人民教育人民办,办好教育为人民”是一个完整的思想。至于它的内涵和实现方式,将会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因地制宜、与时俱进。 

    千方百计抓好教师队伍建设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育问题说到底是教师问题。教师是人类社会进步永不熄灭的灯光。一个国家教师的社会地位直接反映着这个国家教育的社会地位。教师队伍建设不好,地位不高,待遇不高,素质不高,教育改革和发展就是空谈,中国教育就没有希望。必须确立尊重和依靠教师的教育工作指导思想,处处依靠教师,着力建设好、保护好教师队伍,让教师成为全社会最受尊重的职业。当时国家教委的大量工作都是围绕提高教师的地位、待遇和素质而进行的。 

    教师问题主要是三大方面:一是地位问题。应当形成这样一个风尚,即教育事业是神圣的事业,教育工作是光荣的岗位,教师是最受尊敬的人。二是待遇问题。包括四个方面:工资、住房、医疗和退休保险。解决这四大问题可以借鉴其他工种的经验,但必须作为独立的问题研究解决。其中首先应该解决的是工资待遇问题。如果维持教师低待遇工资制度,必然导致低素质的教师队伍和低质量的学校教育。虽然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水平还不高,但教师工资不能落后。只有制定适当的工资制度,才能稳定教师队伍和鼓励教师终身从教。根据当时情况,我们提出,中小学教师的工资水平处于各行业工资水平的四五位左右比较合适,用数字表示就是大概高出平均线20%左右。同时提出教师住房、医疗、退休保障等问题的解决思路。三是提高问题,主要是政治思想水平的提高和业务水平的提高。重点是培养各级各类学校校长,定期对教师进行培训,鼓励教师进修等。师范教育是中国教育的特色,别的国家可以没有,中国必须有,这是我们的优势,不能动摇。要努力使教师成为全社会最受人尊重的职业。 

    实施“两基”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奠基工程 

    在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教育史上,有两个关于教育事业发展的口号是叫得最响亮的。这就是《纲要》提出的90年代教育发展的两大任务:实现“两基”和建设“211工程”。 

    1985年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中国实施九年义务教育。1986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纲要》进一步明确:90年代要在全国范围内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简称“两基”。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